花果園的雙子塔是否對貴陽起到“拔城助長”的效應?

交粗小魚乾來

一時在坊間傳得沸沸揚揚的花果園雙子塔,成為許多貴州人茶餘飯後的談資,這兩座標誌性的地標建築,成為很多人內心深處,貴陽崛起的代表,它們的出現,可以說應時應景。

在曾經的歷史階段內,貴陽的發展增速,並不像近十年間那麼高速,甚至可以說有些遲緩,但自從2010年花果園這樣的大盤啟動以來,如果說得更早一點,其實是在2006年貴陽市政府搬到金陽新區,也就是現在的觀山湖區開始,貴陽的城鎮化進程,就進入了快車道。

包括雙子塔地標在內的花果園這樣的大盤,當時是響應了官方的號召,為推進貴陽整座城市城鎮化進程向前進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可以說,帶著某種“打江山”角色的“拓荒者”色彩,這也就不難想象,為什麼如今花果園這麼繁華熱鬧了,畢竟,資本和居民的信賴利益,保護好了,才能成為助推一個城市發展最根本的可持續性動力。

雙子塔的高度,的確是空前絕後的,而它周邊的樓盤之大,也是世所罕見,這裡是貴陽主城區高樓大廈最為集中的區域,數十萬中產以上階層的購買力居住在此片區,如此大體量的商圈,如果不火,那麼今後,誰還敢大手筆斥資貴陽?可以說,花果園,在某種程度上,與貴陽這座城市的“城運”,息息相關。

要說“拔城助長”,處在風口浪尖的花果園,在市民口中褒貶不一,多數新貴陽人,更傾向於將花果園視為貴陽城市的驕傲,而一些蝸居在老城區破舊老房內的土著居民,則認為花果園延緩了貴陽房價上漲的進程,拖住了他們老房子的利益上漲空間,加之規劃現代整潔的花果園新社區的居住環境和條件,與老城區狹窄的街道相比起來,更加導致了某種不平衡心態,所以,在一些老城居民眼裡,對花果園不排除羨慕嫉妒恨的心理。

但無論人們怎樣褒貶,事實勝於雄辯,花果園雙子塔周邊依舊車水馬龍,各大“網紅”“爆款”財富神話,依然在花果園如雨後春筍般崛起,這裡的住宅租不應求,這裡的寫字樓、門面一鋪難求,有人估算,每8~10個居住在貴陽主城區的人口中,就有1個住在花果園,僅這一個區域的商業繁榮,為貴陽城市GDP貢獻的權重,就令人咋舌,因此,花果園也被一些市民戲稱為“南明區的搖錢樹”、所謂“貴陽繁華看南明,南明盡在花果園”也反映了這裡的繁盛景象。

整一座貴陽城,消費力旺盛,人口結構偏向年輕化,而花果園雙子塔,作為當前貴州最高雙子塔,乃至中國最高的雙子塔,坐落在這個區域,可以說是理所應當的,也只有貴陽花果園,能夠撐得起中國最高雙子塔的高度,反過來,花果園的雙子塔,也為貴陽城市品位的提升,彰顯了新的高度和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