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春招:不断应战的独角兽,究竟有多威猛?

最近,滴滴出行启动了2018春招,除了普通招聘形式,还大张旗鼓地开启了内推。

说起这家公司,“青青湾求职”青青君,真是又爱又恨。

滴滴刚出来的时候,的确重新定义了“出行”。出租车司机们竞相欢庆,少跑了好多空车,多了生财之道;小白领们也欢欣鼓舞,终于不用再为打不到车而烦恼。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打车软件的弊端也逐渐浮出了水面。

与其说,在滴滴试图想要结束争斗,形成垄断格局之时,其他巨头死缠着它不放,硬把它又拖下水;倒不如说,滴滴本身还没有好到让人产生敬畏,以至于让其他巨头都心存幻想,还能在出行领域分一杯羹。

恐怕,不断地缠斗,就是滴滴接下来的宿命。

基于此,今天,“青青湾求职”青青君就来写一写滴滴出行,以及它的校招项目。而在前几个星期,我还写过其他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春招项目,需要温习的同学可搜索:

新浪微博管培生 渣浪的还魂术

爱copy的爱奇艺,最爱的人是你吗?

大家可以参照着来看,以期对互联网行业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滴滴出行春招:不断应战的独角兽,究竟有多威猛?

滴滴的宿命 不断的缠斗

滴滴是互联网行业最纠缠不清的公司。

当年,滴滴和快的缠斗,双方都在拼命撒钱,如果哪天没有亏钱,都不好意思活下去的感觉。也就在那个时候,司机们拿补贴拿到手软,乘客们占便宜占到惶恐。

每次,“青青湾求职”青青君打车,都能看到司机们脸上洋溢着由衷的笑容。如果他们“一不小心”摊牌工资,你十有八九都没法摊牌自己的薪水。

那是个普通司机们,轻轻松松赶超普通小白领的好时代。

滴滴和快的的“战争”结束后,我一度以为,打车补贴就要成为往事了,司机们底气十足的笑容就要很快消失;我还一度内心阴暗地揣测,滴滴的高管们肯定开了无数个欢庆趴,庆祝舒舒服服地躺着赚钱的日子就要到来,以及又一垄断巨头的诞生。

结果,Uber进入中国市场,搅了局。

我内心里面是非常敬佩Uber的。原因是,那会儿,你随便在一个社交场合坐下,总有人会聊几句Uber:聊他们家招人的苛刻,非顶级500强、跨国企业出来的,都入不了他们家的法眼;聊他们家出差待遇的优厚,当奇葩互联网公司们还在和你死抠加班费,他们已经抛出超国民待遇;聊他们家进入中国后的狼性,简直不像外企……

以至于,到最后,滴滴虽然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虽然最后吞并了Uber中国,看上去赢下了又一场战争,但网络上却一片缅怀Uber者。

那时那刻,不知道滴滴老总程维作何感想。

他究竟怎么想的,恐怕已经不得而知。

我们知道的事实是,两者合并后,滴滴的确过了一段好日子。打车补贴越来越少,打车费用越来越高,司机们的工资却也没提高多少……一句话,滴滴平台的收费提成高涨,终于奔在了通向盈利的康庄大道上。

只是好日子没有享受多少,半路又杀出来一个程咬金。美团打车开始在上海狂撒钱揽客。于是,“青青湾求职”青青君的手机上又开始每天收到滴滴的短信。滴滴不断提醒你,你有好多优惠券还没用,行行好,快去用掉吧。

于是,我的打车费重新又从两位数变成了个位数。

说到这里,不禁心疼滴滴老总程维几秒钟。

滴滴或许一直都有巨头梦,却是命途多舛。

滴滴出行春招:不断应战的独角兽,究竟有多威猛?

为什么滴滴总是树敌?

如果你要应聘滴滴,那么,不但要了解它的过去,还要知道它的未来。

在“青青湾求职”青青君看来,滴滴短短几年的迅猛发展,成绩斐然。不可否认,这家公司的前景无可限量。

滴滴出行其实很年轻,按照成立时间2012年7月来算,满打满算,也就6岁。但是它的生长发育却够快够猛,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涵盖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及大巴等多项业务在内的一站式出行平台。

2017年12月21日,滴滴出行宣布完成最新一轮40亿美元股权融资,投后估值已经达到550亿美元。

这样的一个产品,在短短几年内,从无到有,变成一家独角兽级别的互联网巨头,本身就已经是个互联网奇迹。

也难怪,坊间流传,滴滴创始人程维,昔日的阿里巴巴老同事,看到了滴滴的迅速走红以及程维的巨大成功,艳羡不已,也走上了互联网创业之路。可见这家公司的“样板”效应。

不过,取得了现在的成就貌似还不够,创始人程维在2018年年初还曾公开表示,全球最大的出行平台,全世界最大的无人驾驶和新能源汽车运营商是滴滴出行未来的主要目标。国际化与智能交通是滴滴既定的核心战略。

从程维的话语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滴滴并不满足于做一家国内的独角兽,成为拥有全球话语权的巨头,才是它的野心。

只是,梦想太宏大,有时候也会闪了腰。

作为O2O时代的典型代表,滴滴最初是从出租车切入。它的本意是想通过建立一个网络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吸引众多打车用户,继而吃掉出租车市场的巨大利润。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样的模式纵然能使投资人脑袋发热买单,却无法遮盖不争的事实:出租车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非常到位,滴滴很难再进行优化。也就是说,它无法通过出租车赚钱。

于是,才有了快车,又有了专车。于是,哪个类型的车能使平台赚到提成,滴滴就优先推荐哪个类型。

基于这样的前提,饱受诟病的“大数据杀熟”等戏码,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这也逐渐让众人看清,在盈利面前,宏伟的理想就像泡沫,简直一戳就破。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也已经能够理解,为什么滴滴总是有不断冒出来的对手?原因很简单,它还没有完美到无懈可击呗。

滴滴出行春招:不断应战的独角兽,究竟有多威猛?

滴滴内推&重视实战

这次滴滴春招,既有针对2018届同学的春季补招;也有转正比例颇高的“暑期实习生”;还有为技术大牛量身打造的“新锐计划实习项目”。招聘岗位也颇为丰富,囊括了技术类、产品设计类、运营管理类、市场营销类、专业服务类等等。

当然,还有各大公司用烂了的“内推”。说到内推,“青青湾求职”青青君,想说的是,很多公司都喜欢内推,主要是由于通过内推途径推送过来的候选人,通常知根知底,比较靠谱。

要我说,正儿八经的内推,一般都是极小范围的渠道,知道的人也很有限。甚至,有时候根本没有这个招聘需求,只是熟人推荐后,公司觉得合适,也就招人了。

但这年头,内推已经被用烂了。不少公司都打着“内推”的旗号,大张旗鼓地做招聘,唯恐天下不知的感觉,恐怕噱头成分要大于实质意义。

你想啊,一个职位,就只有5、6份简历过来,那才是内推的优势;现在倒好,一个内推职位,搞到几十上百份简历,这和普通网申有啥本质区别?

所以,这次滴滴祭出来“内推”大招,要我说,大家不要存在太大幻想。内推渠道和普通网申渠道,难度系数差别不会太大。很难申请的职位也不会因为内推而变得简单。

此外,大家去应聘滴滴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它重视实战的企业特质。

据传,滴滴的正式员工会定期去北京总部培训,其中就有一项内容,是所有员工培训需要完成的作业。这项内容就是地推。从普通员工到城市经理,任何级别的员工都要去做。

其实,要“青青湾求职”青青君来说的话,滴滴创始人程维就是阿里巴巴的“中供铁军”出身,地推好手;而滴滴的成功,也跟当年招揽出租车司机的地推营销有很大关系;地推还是了解用户对市场看法的最直接窗口。

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能够考察出最基本的执行力,也能淘汰掉一批不大符合公司企业文化的人。

在早几年,滴滴的校招流程中,还曾经出现过最后一轮做地推考核的情况,虽然这两年,貌似已经不再硬性设置,但大家还是要有所准备。

对于大学生来说,实战能力不强,只会纸上谈兵,是通病。所以,如果你想应聘滴滴,可以在平时做一些销售类的兼职积累经验,并且去亲身了解一下这家公司的用户和市场,千万别到了应聘环节躺枪。

滴滴出行春招:不断应战的独角兽,究竟有多威猛?

附录:

2018届滴滴北京站市场管培生面经

总共2天,4轮面试

第一天:群面

12个人一个组,有运营管培和市场管培都在一起群面。

流程:每人15分钟阅读思考,20分钟小组讨论,3分钟总结,最后就是3位面试官提问。

群面题目:5页阅读材料,9个品牌,数据主要是天猫各年龄段/性别等的购买频率,各种品类的购物趋势等,从9个品牌中选择数个品牌做3节归一的品牌推广活动(中秋,双十一,圣诞节)。3个问题:选出哪些品牌?设计slogan以及推广方案

第二天:3轮面试

第一轮:业务面

流程:

1 自我介绍

2 针对简历问互联网营销和快消营销的区别

3 最喜欢的互联网品牌是什么?

4 用这个互联网品牌和滴滴快车做营销方案

第二轮:业务面

流程:

1 自我介绍

2 最自豪的事情

3 把做过的全案式营销介绍一遍,从项目筹备到复盘

第三轮: HR面

1 简历经历

2 楼主自己把对滴滴快捷的想法表达了下

3 HR问来滴滴做营销,你觉得你最需要做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