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广营那个曾经名满一时的洪福楼为什么消失,你知道吗?

传说洪广营曾经有个洪福楼,常常是宾客如云,远近的士绅百姓,过往商贾文人都想在洪福楼坐一坐、吃顿饭、沾一沾福气。洪福楼是怎么来的呢?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

洪广营那个曾经名满一时的洪福楼为什么消失,你知道吗?

明朝时期,洪广营有个书生叫孙广福,他自小就没爹娘,被营子旁边的晏道长收留,教他识字断文。孙广福好学,十八岁就考中了秀才,二十三岁那年去考举人,凭他的学识原本十拿九稳,可偏偏就榜上无名。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庙里,天天无精打采、忧郁寡欢。晏道长见他这样也不劝他,只是让他每日挑水做饭,打扫庙院,到庙后树林里去捡柴禾。

过了一段日子,晏道长对孙广福说:“孩子,成绩不好并非是你能力不足,而是当今官场黑暗。想你一不送礼,二无贵人提携,心中有志也无用啊!做人要心胸豁达,我相信凭你的聪明和灵秀,一定能出人头地干出一番事业来。”孙广福听晏道长这么一说就回道:“我自小无父母,是道长将我养大,我听道长安排。”晏道长说:“那好,明天起你去营子后面的沙窝里往回砍红柳条子,直到砍完为止。”

洪广营那个曾经名满一时的洪福楼为什么消失,你知道吗?

孙广福按道长说的每日早出晚归,不到一月工夫,沙窝里的红柳条子都被他砍回来了。这时,道长又让他把红柳条都削成三尺长的柳棍,仍不说明原因。孙广福也不多问,继续按道长说的去做。忽有一天,驻守洪广营的将军来到庙中,要出五百两银子买走这些红柳条。道长二话没说就让孙广福卖掉。将军走后,晏道长才道出这里面的原因。

原来,前段时间,河东一带的瓦剌人经常骚扰边境,晏道长算定洪广营的驻军迟早要出征。将军很迷信认定红柳能辟邪扶正带来好运,只要士兵每人身插一根红柳条定能打胜仗。但等他接到命令时,红柳条早已被砍光,战事急,无奈之下只好用银子买。

洪广营那个曾经名满一时的洪福楼为什么消失,你知道吗?

一个月后,将军大胜归来来,朝廷大奖洪广营驻军,将军更加确信此次大胜乃红柳条之功,又奖给孙广福纹银一千两。三个月后,晏道长对孙广福说:“你如今手中有一千五百两银子,我再给你五百两,你用这些银两到兴庆府和周边见红布就买,有多少买多少。”有了上次的美事,孙广福不多问立即照办。不到十日工夫,买光了周边所有的红布。

三个月之后,忽然传来了新君继位的消息。原来明英宗亲征瓦刺却被俘虏,明英宗的弟弟在群臣的支持下急忙登基做了皇上。新皇即位,举国上下要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地庆祝。一时间红布成了紧俏的物资,官府、军队听说洪广营有红布,钱多钱少已不在乎,道长让孙广福十倍的价格出售。孙广福两千两银子的本钱一下子变成了两万两。

洪广营那个曾经名满一时的洪福楼为什么消失,你知道吗?

道长又让他赶紧进兴庆城,租一间商铺,用所有银子收购城里的名字名画。孙广福立马照做。一个月以后,孙广福所租的商铺忽然热闹起来,买字画的人进出不断。原来,新皇即位,各省长官都要提拔自己人,宁夏也不例外。宁夏新任长官刚一到位,达官乡绅就都要送礼去巴结。众人不敢送银子,就附庸风雅送些字画。晏道长让孙广福以五倍的价格出售,不几日就把字画售完了,这一下他又赚了八万两。

这次生意做成后,晏道长对孙广福说:“机会只有一次,好事不可能天天。你如今手中已有十万两纹银,不如在洪广营买块地盖一座酒楼。这里过往商客不少,还有驻军,到时生意一定不会差。宋广福听了晏道长的话,在庙旁买了块地,请知名木工瓦匠盖起座楼。这座楼飞檐翘斗、拱顶滚脊、走廊延伸、门脸华丽,成了这一带乃至宁夏的一座华美建筑。建好后因楼址在洪广营,楼主名字中有个福字,因此取名为洪福楼。酒楼开张后一直是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洪福楼坏了修,修了坏,坏了再修。

洪广营那个曾经名满一时的洪福楼为什么消失,你知道吗?

到了清同治年间,政府镇压白莲教,白莲教有几个教徒逃到了这里,当晚在洪福楼住了一宿,第二天逃向了蒙地。清军没抓住人,就以窝藏朝廷钦犯罪把楼主抓走,临走时一把火把名满一时的洪福楼化为灰烬。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