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虛而入 馬雲殺入打車市場

滴滴順風車致空姐遇害之後,滴滴就被纏身,先是約談滴滴,隨後又整治滴滴。

滴滴等舊賬新聞也撲面而來,滴滴也不得不使用渾身解數做社會公關,然而,所謂木已成舟,縱然亡羊補牢,也已晚矣。

但是在這個不進則退的大競爭環境與潮流下,這對滴滴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趁虛而入 馬雲殺入打車市場

順風車市場一直是一個巨大的蛋糕,各個大佬都想對這塊蛋糕咬上一口,然而滴滴穩紮穩打這麼多年,已然在市場獨佔鰲頭,穩居老大地位,其它各種平臺都無法與之抗衡。

此次滴滴再次遭遇公關危機,其公眾形象一度陷入極度糟糕的地步。縱然此次空姐遇害事件完全是司機的見色起意,滴滴似乎這個鍋背的多少有點冤枉,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其平臺存在監管的漏洞,才讓不法分子和心懷叵測之徒趁虛而入,這麼說了滴滴也是罪有應得。

趁虛而入 馬雲殺入打車市場

一直以來,網約車打車難、打車貴的市場痛點說到底仍沒得到根本的解決。美團、攜程包括馬雲旗下的高德都趁虛而入,馬雲更是放話承諾不收取司機佣金,乘客花多少,司機拿多少。此外高德順風車還額外提供了短信通知、保險等第三方服務費,甚至時不時還會有補貼,如此一來,高德順風車可謂是步步殺招,加上滴滴此次的公關危機,滴滴可真的危險了。

高德還有一個更大的優勢在於其在地圖導航的領域可謂是獨領風騷,其優秀的數據計算機更新方面,都是許多出行者的首選地圖導航,高德推出順風車打車業務、加上不收佣金等直刺滴滴軟肋,這也難怪用戶這次又選擇站在馬雲這一邊了。

趁虛而入 馬雲殺入打車市場

但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勢必不是結束,而是剛剛開始,到最後究竟鹿死誰手,是先入為主的滴滴,還是後來居上的高德,我們共同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