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日商学院——生姜夺高产,要防好姜瘟!

近几年,姜瘟病连年重发,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姜瘟病又名姜腐烂病、姜腐败病、姜青枯病、姜腐朽病、烂姜,主要为害生姜茎叶和根茎,是生姜最为严重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据调查,发病地块一般减产百分之五十以上,严重时到能够导致减产80%,甚至绝收。所以说做好姜瘟病的防治,已经成为生姜生产的关键措施。

红日商学院——生姜夺高产,要防好姜瘟!

病菌主要侵害生姜地下茎及根部,肉质茎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残留外皮,挤压病部可流出污白色汁液,散发臭味。被害根部呈淡黄褐色,直至全部腐烂。地上茎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叶片被害呈凋萎状,叶色淡黄,边缘卷曲,最后全株下垂枯死。

红日商学院——生姜夺高产,要防好姜瘟!

姜瘟病为细菌性病害,病菌在姜块内或土壤中越冬,带菌姜种是主要的侵染源,栽种后成为中心病株,靠地面流水、地下害虫传播,病菌需借助伤口侵入。通常6月开始发病,8--9月高温季节发病严重。 姜瘟病的发病条件:一是要有病源(病姜种和带菌土)的存在;二是要有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三是生姜自身的生长状况。在有病源在的前提下,温度(特别是土温)和降雨量是导致病害流行的二个重要因素,尤以雨后姜田积水,又遇烈日曝晒大发生最为严重。此外,若姜块自身抵抗力差,例如:姜块处于膨大期,外皮出现伤口,则均易于侵染形成病害。经实践及试验证明:一般旬均温达24℃左右时,病害开始流行,当气温在26-31℃,具有充足的水量,形成田间积水时,病害迅速发展蔓延。高温多湿,时晴时雨的天气,特别是土温变化剧烈利于本病发生流行。此外,降雨量的多少和降雨的早晚也有关系。6—7月间,如果在10—12天内,降雨量达到100毫米左右,田间即可出现病株,大雨过后一周左右,田间即出现发病高峰。种植地连作、地势低洼、土质粘重、生姜无遮阴光照过强、偏施氮肥的发病率高;中心病株出现早,病菌再次侵染的次数多,病害发生也重。

红日商学院——生姜夺高产,要防好姜瘟!

综合防治措施:

1、精细整地,田间避免积水;高垄深沟栽培,严禁大水漫灌。

2、轮作换茬。避免连作,特别是种过茄科蔬菜且发生过青枯病的地不宜种植。

3、清水灌溉。灌溉水不能用污染过的河水,要用无污染的井水,不用发病田流过的田沟水,出现病株后严禁大水漫灌,灌溉时要绕过有发病株的地方。

红日商学院——生姜夺高产,要防好姜瘟!

4、有机肥充分发酵腐熟。可使用饼肥代替,避免过量施用氮肥。

5、选用无病种姜,从无病地留种。姜种用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浸种。

6、清理田园。发现病株及时连根拔除,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7、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中生菌素、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灌根,连续灌3-5次,大雨过后最好补灌1次。此外还可选用噻森铜、叶枯唑、络铵铜、氯溴异氰尿酸等,首次灌药应在发病前10天,以后隔10天1次,共灌4-5次。

红日商学院——生姜夺高产,要防好姜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