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行:美丽兵团 生态奇迹

美丽兵团 生态奇迹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兵团党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时,强调要持之以恒抓紧抓好兵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兵团落地生根。

近年来,兵团党委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着眼建设美丽兵团、当好生态卫士,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美丽兵团建设

从在福建宁德提出“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到主政浙江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要求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到批示重拳惩治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

在长期工作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吸收中外文明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并不断发展升华,形成了系统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兵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

新疆是祖国西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和敏感。总书记的心也时刻牵挂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2014年4月29 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兵团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兵团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始终,殷切希望兵团当好生态卫士。

——2014年5月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加大环保投入,加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加强重点流域治理和水污染防治,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7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加大污染治理和防沙治沙力度,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疆。

党中央的要求就是兵团的行动。兵团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建设美丽兵团。”

回望这几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兵团生态环境保护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环境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环保投入持续加大,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生态环境正悄然成为兵团的一张“绿色名片”。

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红岩水库,一主一副两库最大蓄水量达3600万立方米,2009年被自治区划为二级水源保护地。

“周边都是山,来水库游玩的人很多,产生的垃圾和污染物也比较多,前些年我们每周都拿着袋子,沿水库周边清理垃圾。”红岩水库管理站库管员苗德春说。

2017年,中央第八环保督察组进驻兵团后,对库区管理提出整改要求。十二师迅速组织多部门联动,新建围栏13.5公里,新增5名年轻库管员,进一步提升人巡的质量和频次,库区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观。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期间,兵团协调调阅资料17批3680份次,办理34批583件信访举报件,约谈问责638人,行政拘留1人,责令整改企业457家,立案处罚79家,解决了一大批职工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乘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东风,兵团继续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林、退地减水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加大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水污染防治力度,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

2017年,兵团签订了《2017年兵团环境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全面摸排12类重点行业排污状况,评估验收17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完成兵团现役火电、造纸、水泥、钢铁等79家工业企业的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完成兵团燃煤电厂19台装机容量共计575.5万千瓦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制定兵团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兵团农田残膜污染治理监督检查考核办法》,启动农田残膜量现场抽测工作,推动农田残膜污染治理……一项项治污举措落地生根,“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奋力创造人进沙退生态奇迹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兵团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同时,始终守卫着边疆绿洲安全,既当“国土卫士”,也当“生态卫士”。

二师塔里木垦区地处塔克拉玛干与库姆塔格两大沙漠之间,两大沙漠一度以每年5米以上的速度合拢,最危急时仅相距2公里。

“我守这片树林18年了,每年都能看到这片防护林在逐渐扩大,让沙漠成为绿洲就是我的梦想。”二师三十一团王显华自2000 年起担任护林员,18年如一日守在沙漠边缘。

“以前没有形成防护林时,只要起风就是漫天沙尘,播在地里的酸枣树苗受灾的不在少数。风沙刮得人睁不开眼睛。”回忆起当年刚来时的情景,王显华记忆犹新。

为了治沙,塔里木垦区6万多名职工群众向沙漠宣战。如今,一条宽14公里、长180公里的绿色走廊已经形成,保护着周边居民的生活。

在国家的支持下,兵团与自治区同步规划、同步启动实施了塔里木盆地周边防沙治沙工程。目前,在环塔里木盆地的25个团场,生物防沙治沙体系、大型防风基干林防护体系、天然荒漠林封育保护工程初步建成。

“十二五”时期,兵团与国家签订的防沙治沙目标责任书明确沙化土地治理总面积为300万亩,实际完成732.6万亩。

兵团持续大规模植树造林、兴修水利、防风固沙、排盐治碱,逐步在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边缘建立起绿色生态带,创造了人进沙退的生态奇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