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

风格,就是“风度+格调”。人有人的风格,物有物的品性,报纸也有不同的面孔与气质。

报纸有特色,不等于有风格。风格的内涵、境界、影响力更高、更强,可谓报纸的灵魂。党报有无风格,决定了它能否挺立于报纸之林,也是读者认出它、喜欢它、信任它的独特依据。

《兵团日报》比兵团还长一岁,路程坎坷。历经60余载发展、几代报人求索、多次改版实践,尤其在近年社训、办报“24字方针”指引下,这份在特殊环境、特殊地理、特殊体制、特殊使命下成长的兵团党委机关报,已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庄重、大气、朴实、简约、秀美。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这种风格,是《兵团日报》经年累月的积淀,是内在优秀的外化,是与众不同的气韵,是做大做强的标志。

近年,《兵团日报》荣获“中国百强报刊”、中国城市党报“品牌影响十强”等诸多荣誉,跻身国内一流党报之列、新疆党报矩阵前端,思想特质、艺术呈现、传播力量更加稳定与凸显,报纸更趋成熟与个性化。出众特质,不仅使《兵团日报》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纸,也使其在媒体新业态中牢牢站稳脚跟,在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领域实现了“一锤定音”。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风格的形成,难能可贵。《兵团日报》的风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伴随中国屯垦戍边伟业,伴随兵团艰辛曲折的道路,伴随几代报人的殚精竭虑,在时代的激荡与融合中,在一次次实践创新中,逐渐形成了出色风格与气韵。

风格的形成阶段

《兵团日报》走过不平凡路。期间,几度停复刊,几易其名。每次起名、更名,都是一次风格的传承与发展、转型与提升。《兵团日报》风格形成约可划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3年至1983年,为起步传承阶段

1953年,新疆军区党委将《新疆解放军》分为《新疆解放军》《生产战线》两种报纸。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生产战线》停刊。1969年兵团恢复党委机关报,取名为《军垦战报》,至1975年,兵团建制撤销,《军垦战报》停刊。1983年复刊后,改名为《新疆军垦》。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期间,报纸加强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宣传,始终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尤其在兵团成立初期,全国学习苏联《真理报》,办一张“没有错误的报纸”,在传承赓续中,这一阶段的兵团报纸虽严肃呆板,新闻相对较少、时效性较差,但已基本成为一份“权威、朴实”的报纸,形成了《兵团日报》早期的风格。

第二阶段——1984年至2009年,为巩固发展阶段

复刊后第8年,《新疆军垦》改名为《新疆军垦报》,再7年后,改名为《兵团日报》。至2009年9月8日,《兵团日报》出版第10000期报纸。当年,中宣部新闻阅评组对《兵团日报》56年来首次阅评。

这25年,报纸加快向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转变,政治宣传色彩减弱,新闻性增强,版面逐渐从较硬的宣传主体,改为突出新闻性的较为轻松的风格,同时技术进步让报纸步入读图时代、色彩时代,思想性、作用力更强。

这一阶段,从前期有人批评《兵团日报》是黑板报:没有生气、重点不突出、可读性差,到中宣部新闻阅评组对《兵团日报》首次阅评,报纸在扬弃与积淀中发展,办报理念不断更新,办报特色更加鲜明,报纸风格在“权威、朴实”的基础上融入了“大气、亲和”元素。

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为求变提升阶段

这一阶段,开端为国内风起云涌的报纸改版大潮,过程为影响深远的党报改革工程,结果是求变提升的嬗变飞跃。

吸纳《南方日报》8次改扩版对党报改革的启示经验,经过充分酝酿准备,2012年,《南方日报》助力《兵团日报》成功改版。此后,创新作为《兵团日报》主旋律,声音越来越响,声势越来越大。

这18年,兵团经济社会日新月异,在稳疆兴疆战略中担负起更加重要的特殊使命。《兵团日报》牢牢坚持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确舆论导向,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不断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

尤其近年来,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深刻变化,《兵团日报》树立问题意识、底线思维、创新品格,以强大的战略定力,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上全域推进,实现了从主观意识层面的变化到管理模式的转变、版面内容的全新塑造,初步形成“庄重、大气、简约、朴实、秀美”这一相对稳定的风格,进入发展壮大的最好时期。

风格的简明构建

庄重——党性立报的内核。《兵团日报》庄重不轻飘,有分量,有权威,有公信力。

报纸风格的形成,最大的影响因素是政治因素。作为党的“喉舌”,《兵团日报》长期牢固树立政治家办报思想,正确发声、响亮发声、权威发声。

尤其近年来,在党报面临严峻挑战下,《兵团日报》强化舆论主体地位,将“讲政治、守纪律、听招呼”放在首位,一方面紧盯全局,用强大舆论助推中央、自治区、兵团工作落实;另一方面紧盯热点焦点和新问题、新事物、新成果,以其庄重、权威,在天山南北、祖国大地响亮发声。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大气——新闻强报的风骨。党报贵在大气。《兵团日报》的大气,体现在大命题、大视野、大气魄上。

大命题。如何稳疆兴疆,是党中央、自治区、兵团几十年来精心作答的一道最大的题。《兵团日报》始终围绕这一命题,增强“舆论场”磁力,在提高屯垦戍边事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视野。天山南北,大漠戈壁,千里边境,美丽城镇,中国屯垦戍边大业,《兵团日报》在见证、记录;生长于斯,投身于此,《兵团日报》不仅具备了与生俱来的大视野,而且后天造就了敢啃硬骨头、能担大责任、做好大事情的大家风范。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大气魄。兵团有近300万人口,如何将这么多人的思想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党委、兵团党委决策上来?对于外界来说,兵团有些神秘,如何让世界了解兵团,怎样让兵团走向世界?《兵团日报》致力做强理论评论、深度报道,视野广阔,大气磅礴,引领性强,传播力强。

简约——特色靓报的神采。简约不是简单。《兵团日报》的简约,体现在规范而有韵味、疏朗而明快、清新不乏雅气上。

一张报纸一杯茶慢读细品已成过去,《兵团日报》所追求的,是一份跟得上时代,简约、明快、靓丽、让人悦读、轻松读的报纸。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形式上,优化版面,推进编排模块化、版块组合风格化。报眉更简洁现代,行文、字号、线框、栏距更规范,新闻编排追求秩序感、节奏感、韵律感,版面更加清新透气、舒展洒脱,给人以轻松感、简约美。

朴实——服务活报、开门办报的基调。朴实是一种厚德,是版面、文风里透出的亲和。朴实的报纸更具亲和力、影响力,更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兵团垦区广袤,兵团人实干无华,《兵团日报》亲近土地、融入大众,逐步形成了庄重质朴的风格。

近年,报纸创设了“讲述精彩故事”“兵情微议”等一大批饱含泥土气息、回应群众期待的栏目,热气腾腾,鲜活可感,群众十分喜爱。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用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走转改”。多年来,《兵团日报》反复锤炼,力求“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接地气,拎“活鱼”,不断创新新闻报道模式;一头汗、两腿泥,努力采撷“带露水的鲜花绿叶”。一以贯之转作风改文风,使《兵团日报》有一种亲切的实在感。

秀美——探索兴报的灵动。一份具有现代气息、竞争力强的党报,一定稳重、大气、权威,且清秀、靓丽、时尚。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改版改革,兴报强报,《兵团日报》一直在探索。虽然每次都觉得改革触到了天花板,但在探索强光的照亮下,又一次次迈上新的台阶,进入新的天地,孕育新的未来。

风格的延展提升

当前,党报宣传要求更严,“规定动作”更多,内容不免同质化。报纸是否有鲜明个性,能否“木秀于林”,还要看风格。

报纸风格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但风格的发展没有终点,而是在循序渐进中稳中求变、求进。塑造《兵团日报》更好的风格,还需要主动、有意识地去构建。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版面是报纸风格的窗户,每扇窗都别致秀丽,透过窗户看见清新风景,报纸就一定吸引人。当前,《兵团日报》在办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从优化每一个版面做起,进一步解决《兵团日报》有“高原”缺“高峰”现象,要实施好版面提升“六个一”工程,继续在革新除弊中螺旋进阶。

各版打造一个好栏目。栏目特别能体现版面价值、风格,地位、任务非同寻常。让受众需要、信服、接受报纸,必须打造“好栏目”这个版面“高地”,以亮点带栏目,以栏目带版面,以版面带报纸。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好栏目,须“识时务”、善策划、出精品。识时务,要紧随时代、适应新环境,栏目要“定”也要“变”,既相对稳定,又与时俱进;善策划,要集智创新栏目形式、内容,更好地反映新变化、新动态、新问题;出精品,一个有影响力的栏目,能大大提升报纸传播力,当前各版积极推出各类“工作室”,就是很好的实践。形成《兵团日报》更好的风格,应先从各版都打造一个名牌栏目、好栏目做起。

各版主推一篇好文章。“高度决定影响力”,醒目、耐读的文章,很大程度决定了读者对版面、报纸的第一印象。脱颖而出,版面得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好文章。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各版编发一组或一张好图片。“读图时代”,应多方增加新闻图片比重。每个版都有一张好图片,报纸就会增色不少。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各版采写一则好消息。好版面要靠好消息来凸显。消息少、通讯多,这一顽疾在《兵团日报》由来已久。增加信息量,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各版撰写一篇好言论。言论是版面的旗帜,《兵团日报》已形成“兵仲文”、署名评论等八位一体的党报评论格局,但有的版面言论作用力很强,有的版面较弱,有的言论丰满有物,有的比较空洞。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好言论,需要耳聪、目明、手勤,即善于听大事、辩深浅、作策划。各版撰写一篇好言论,要注重在思路、意识上明晰、重视起来,做好创新、提炼、谋划与布局。可结合版面内容、特点,有针对性地对新闻强化、延伸,呼应重要新闻,增强与读者的互动,以加深印象、引起深思,让版面语言更丰富更有深度,版面分量更重。每版都有好言论,就能五指发力、握指成拳,显著增强报纸气势。

形成一个媒体融合的好形式。面对严峻的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兵团日报》须坚定不移地走媒体深度融合之路。“融向何处”“如何融”,走具有兵团特色的融媒体之路,当前《兵团日报》还处在探索前行阶段,但这条路目标清晰,就是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竞争力强的新型主流媒体。

《兵团日报》风格探析:时代的激荡与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