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深化改革系列谈|打破体制藩篱 激活人才“春水”

兵团深化改革系列谈|打破体制藩篱 激活人才“春水”

兵团深化改革系列谈|打破体制藩篱 激活人才“春水”

打破体制藩篱 激活人才“春水”

——兵团深化改革系列谈(63)

如何冲破体制藩篱,让各类人才合理流动?如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添一把猛火,促进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实践证明:改革是不二法门。

近日,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印发《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六种模式”,即兼职、在职创办企业、在岗创业、到企业挂职、参与项目合作、离岗创业,这一改革举措,对体制内人员创新创业抛出了“绣球”,激活了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春水”。

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产出地”,不仅具有人才、知识、技术等先天优势,更具有良好的科研、推广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一直是兵团科技研发的重要活力源泉。60多年来,从培育出适应性强、体型大、毛产量高的军垦细毛羊的刘守仁到对兵团“棉花铺膜播种机研究和推广”作出突出贡献的陈学庚,不同时期的科研人才为兵团科技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如今,《意见》印发后,通过进一步对兵团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松绑解套”,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就可以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创办科技型企业或者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这既能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人才流动性,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创新创业活力,又能使科技创新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可以想见,众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借着这一政策利好,纷纷投身到创业热潮当中,会有多少新的企业诞生,会有多少科技成果完成转化,会创造出多少就业机会,会产生出多少社会财富,这对兵团的经济发展和转型来说,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在为这一政策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要看到,科研人员“下海”创业需要的制度环境,目前还有待改善。尽管兵团制定出台了各种创新创业激励政策,但将创新创业的压力、失败风险等因素结合考虑,现有的激励政策还需进一步改革完善。要为所有创新创业者提供政策支持,为他们搭建足够大的舞台,既保护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又增加科研人才的创新动力,为实现经济的长久繁荣营造良好制度环境。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进”有“出”方为活水。生命在于运动,人才也需要流动起来,如此才能各得其所、尽展其长。伴随着兵团深化改革的春风,束缚人才作用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的藩篱逐一打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就会自成气候,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科技引擎也就会如愿点燃。

兵团深化改革系列谈|打破体制藩篱 激活人才“春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