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需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孩子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需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教育部出台文件要求把中小学生的书法课纳入到教学大纲,并要求小学生每周至少保证一节书法课。这足以看出,国家教育部门对我们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重视。


面对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这一新规,曾有不少人发出质疑。有人说,我国推行的是应试教育,学生在中考、高考等“大考”面前早就已经应顾不暇了,哪还有闲工夫去练字呢?与此同时,也有人质疑说现在是电脑手机协同主宰的信息时代,打字的时间远比写字的时候多,字写好写差关系不大。

孩子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需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从业教育事业的工作者不难发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他们的课程中一直都保持有书法课,而且老师对书写的要求甚严,以至于班级中字写得好的同学比比皆是。现今,学生的书写水平确实是在走下坡路,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二、三年级的学生很多还停留在“画字”(不知道字的笔画先后顺序,歪歪斜斜,缺点少划的情况时有发生),就算是已经参与工作的成年人,对很多常用字的书写也早已忘记得差不多了,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电脑手机流行,打字水平越来越高,写字水平越来越差。在信息爆棚的时代里,越来越多人认为,写字水平已经无关紧要,只要会使用电脑快速速打就可以了。

二、家长和学校的不重视。我曾经建议一些家长让孩子利用假期好好练字,把字写得工整一点,但有些家长认为练字是浪费时间,还不如让孩子参加培训班直接提高分数。至于学校,虽然有不少学校开设了书法课,但也仅仅是写在课表上而已,学校并不重视,书法课也形同虚设。其实,

姑且不说书法是对中国汉字的一种文化传承,也不说书法能颐养性情,单纯从学生的发展而言,写一手好字就已经具备了其重要的意义。

孩子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需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练字能使人变“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常言道:宁静致远,静能生智。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质量和办事效率是最高的,考试答题更是思路清晰;反之则心浮气躁、思绪混乱。

孩子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需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练字,能提高学习成绩。字写得好,可以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带动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有位多年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应邀到某中学参加有关书法讲座的活动,他语重心长地对全体师生说:“我多年来参加高考的阅卷工作,我们改卷老师最深切的感受就是:字写不好,就别想得高分了!如果因为写字差的原因每科被扣掉一分,总分就比别人少六、七分,语文的作文书写印象分可能相差就更大了!

汉字,是语文学习的起始,也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种必备技能。语文学习,除了听、说、读之外,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写,《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引导学生把字写好,因为“写好字”确实是学好语文的一块“敲门砖”。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也能让学生多拥有一项加分技能,更是能力的体现。

孩子汉字书写能力退化,需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所以,无论从长远看还是从现实看,写一手好字都是很重要的事情,学好母语,写好汉字,是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发展最首要、最基本的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