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探讨:自杀式教育背后,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无奈,还是无力?

身为家长自然关注各种教育话题。近几年关于“自杀式陪作业”“自杀式陪读”的话题屡屡进入热搜,感慨教育越来越考验家长之余,也难免唏嘘:如果教育是一场战役,那么“自杀式”代表了什么?在现今社会的教育背景下,家长需要怎么做?

问问自己做好了哪些教育储备?

我指的不是教育孩子所需的金钱物质储备,而是作为教育硬件之一的家长心理和能力储备。

教育孩子是个大课题,要有正确理念作为支持,要有踏实的行动去实践,除了暴脾气,这些都有了吗?

成年人都懂得自杀式、暴脾气、吼孩子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会起坏作用,那么,制定解决方案了吗?

如果没有,这不是教育,是家长的随心所欲,是不负责任的抱怨和发泄!

教育探讨:自杀式教育背后,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无奈,还是无力?

懂和做处于两个相差极远的层次!

教育界,从古至今都是纷乱迷离的,家长都是惶惑无助的。

我很赞叹现代家长的虚心学习,因为有的家长读过大量家庭教育方面的书。

这些书籍给焦虑的家长指点了迷津,但是放下书后,一切涛声依旧。原因在哪里?

我们的孩子才是最需要读透的那本书!却往往被忽略…….

而读懂孩子是帮助孩子的前提,懂了和踏踏实实去做之间相差还很远。

雷军有一句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教育从来不是体力劳动,而是脑力活,最难但也最值得付出的脑力活。

如果没有,这不是精心地教育,仅仅是养活大了。

用蛮力比用巧劲要来得轻松,教育不止需要勇气和一腔热情。

教育探讨:自杀式教育背后,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无奈,还是无力?

要想孩子学习之路万里晴空,占孩子成长50%的家庭教育责无旁贷。

即使学校教育再完美,也仅仅占了孩子所需教育的20%,而我们负责的那50%做到完美了吗?

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了吗?这一点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可踏踏实实去做非常难。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失望放弃是常态。没有家长的耐心作催化剂,孩子的每一步路都会走得不容易。

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习惯了吗?要想一个孩子老师放心、父母省心很难,除了我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以身作则、潜移默化,还需要几千个日夜的细节关注和扶上马送一程。方法不对,就会培养出了坏习惯!

教育就是一堆说不完的细节,可这些细节是教育的大事。

教育探讨:自杀式教育背后,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无奈,还是无力?

今天的教育,不是几十年前,不要再以“我们小时候怎么样”“过去的学校怎么样”作为理由。孩子的性格特点、能力基础、悟性智力千差万别,作为家长,教育孩子责无旁贷,还能推给谁?

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之间的竞争,在相同学校教育的前提下,家长的助力程度对孩子的成绩起着重要作用。这样的观念,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可。

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想书写一部血泪史很容易,但是要想成为行动的巨人很难,需要的是直面教育问题,深入思考,正确去引导,用自己的努力为孩子掌握人生命运去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