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演皇帝挣的钱都去玩收藏,凭一己之力抬高手札的价格

他把演皇帝挣的钱都去玩收藏,凭一己之力抬高手札的价格

在深圳雅昌艺术中心《崇本堂藏赵之谦翰扎》新书揭幕。

圈内人几乎都知道,《铁齿铜牙纪晓岚》的“铁三角”,生活中私交甚笃,连兴趣爱好也类似,都爱好收藏。不同的是,王刚爱收藏古玩、瓷器,张国立热衷于收藏茶叶,而张铁林则钟情于收藏名人手札。早在20多年前,张铁林就开始对信札情有独钟。如今,张铁林收藏的手札已经超过1000封。有人开玩笑说,张铁林把演皇帝挣的钱都拿去搞收藏了。

收藏圈内有人说,张铁林凭一己之力抬高了国内手札的价格。名人手札的拍卖价格在近几年之间,起码翻了十倍、二十倍。对于这种暴涨,上海古董圈的人开玩笑说,“跟张铁林有一定的关系,他早期能影响整个上海,上海市场就能影响全国”,因为他曾创下一个人包圆买下整场拍卖会上的全部手札藏品。 

作为中国第一批手札收藏家,张铁林见证了一通手札从最初三五百元,到创下天价的900万元。2003年春,他以250万元的价格拍下赵之谦的《论学丛札》39通手札。到了当年的秋拍时,赵之谦的手札价格翻了一番。2010年,赵之谦的1通普通手札就拍出了15万元。相比之下,张铁林收藏的39通赵之谦手札价格起码已经涨到几千万。

他把演皇帝挣的钱都去玩收藏,凭一己之力抬高手札的价格

因戏结缘的“铁三角”

张铁林说:“我一辈子都是在喜欢书法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所以现在来看,如果我在艺术方面的追求、实践还有一点成绩的话,主要都得益于书法对我的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我发现我在书法上面的投入,那种执着的爱好,都是10倍于其他,也许大家对我的熟悉是因为我的演艺事业,但那些都无法同书法相比。”

他把演皇帝挣的钱都去玩收藏,凭一己之力抬高手札的价格

张铁林自小就爱好写书法

从二十多年前收藏信札至今,张铁林只收不出,没有一封信札从他的手中流出去过。“手札的价格也今非昔比了,我过去收十通,今天可能连半通也摸不着,财力变成一个很现实问题。但我觉得,现在收藏手札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拼命去抢是非常好的事,说明有人关注它了。这是传承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虽然这样的局面让我捡漏的机会少了,但我想我的使命也尽到了,毕竟在早年的特殊时期扮演了手札收藏这样一个特殊的角色。已经足够了。”

他把演皇帝挣的钱都去玩收藏,凭一己之力抬高手札的价格

《崇本堂藏赵之谦翰扎》内页

喜欢生活化的艺术品的同时,铁林老师透露自己对艺术藏品也非常性情中人,“艺术跟生活息息相关”,他说道。其中像收藏陈述中的油画就有机缘巧合的成分,因喜欢画中生活气息浓,当即就拿下了这幅北方农村的“清明上河图”。史国良听后大赞其为“艺术家”,收藏全靠性情,值钱与否完全是次要的东西,这才是注重艺术品位的表现。

他把演皇帝挣的钱都去玩收藏,凭一己之力抬高手札的价格

张铁林与史国良

名人手札,就是名人亲笔写的信。张铁林介绍说,在中国,目前所见迄今为止最早写在纸上的书札,是魏晋时期文人陆机的《平复帖》。

之所以喜欢收藏名人手札,张铁林解释说:“这跟我喜欢用小毛笔字写日记有直接的联系,享受小字的乐趣。”大约十一二年前,张铁林偶然得到一位清朝不知名的人写的一封信,发现书法在信纸上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似乎比大幅书法更加生动,更加自然,“我觉得手札的书法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更贴近书法的本原。过去的人不以手札为作品,手札里表现出来的都是书写者真实的性情,里面说的常常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不登大雅之堂的话题,而这些往往能体现一些名人在正史中见不到的性格侧面。”

张铁林称自己虽然收藏手札,但研究功力不能跟专家比,“像赵之谦论学从札是《国朝汉学师承记》的研究,我再怎么也比不过专家对它研究得深。但收藏就像集邮一样,可以结识一些朋友。我就因为收藏认识一些专家,得到学习,他们讲解完走了,我回头还继续看看,继续学习。”

对于自己收藏的这些名贵手札,张铁林认为文化遗产属于全社会,他将来会将这些捐献给国家,“因为财富不是属于你个人的,不能据为己有,虽然你可以享受曾经拥有它们的感觉。”

张铁林透露自己收藏还有个特点,就是特别愿意给想看的专家看而不吝啬,“我从来不认为它们只属于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