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國畫珍品,幅幅價值連城,看看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1、唐 公元618-907 韓幹 牧馬圖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本幅收在《名繪集珍》冊第三開。畫奚官身騎白馬,另牽一匹黑駿,並轡而行。上有宋徽宗(1082-1135)題字:「韓幹真跡,丁亥御筆。」

韓幹(8世紀)是唐玄宗(712-756 在位)時期的畫馬名家。從畫風來看,奚官相貌、馬匹圓臀短腿,均與唐代的墓室壁畫相同,造形確具唐畫人馬雄健、肥壯的特徵。惟線條細緻挺勁,幾處方折之連續用筆,與馬鞍上的錦墊色彩,已屬徽宗時代作風,故本幅應是北宋末期的摹古精絕之作。

2、唐 公元618-907 唐人宮樂圖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48.7公分 橫:69.5公分

圖描寫後宮嬪妃十人,圍坐於一張巨型的方桌四周,有的品茗,也有的在行酒令。中央四人,則負責吹樂助興。所持用的樂器,自右而左,分別為篳篥、琵琶、古箏與笙。旁立的二名侍女中,還有一人輕敲牙板,為她們打著節拍。從每個人臉上陶醉的表情來推想,席間的樂聲理應十分優美,因為連蜷在桌底下的小狗,都未被驚擾到!

這件作品並沒有畫家的款印,原本的籤題標為「元人宮樂圖」。仔細觀察畫中人物的髮式,有的髮髻梳向一側,是為「墜馬髻」,有的把髮髻向兩邊梳開,在耳朵旁束成球形的「垂髻」,有的則頭戴「花冠」,凡此,都符合唐代女性的裝束。另外,繃竹蓆的長方案、腰子狀的月牙几子、飲酒用的羽觴,還有琵琶橫持,並以手持撥子的方式來彈奏等,亦在在與晚唐的時尚相侔。所以,現在畫名已改定成「唐人宮樂圖」。

3、五代南唐 公元前907-公元960 巨然 層巖叢樹圖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軸 絹本 水墨畫 縱:144.1公分 橫:55.4公分

巨然(公元10世紀後半葉),南唐鍾陵人,開元寺的和尚。南唐被宋滅亡(公元975年)後,巨然隨李後主降宋,而遷至汴梁。擅畫山水,畫法學自董源。繼承其師之披麻皴(如麻布纖維散開來一般的筆觸表現)而自創山巒陰鬱層疊情景之畫格,被稱讚為造化之神。

此幅畫山徑曲折縈迴,穿過樹林深入山中。除林麓間、峰巒上有俗稱「卵石」或「礬頭」之群石之外,山石多以披麻皴法細膩描繪,筆筆沉著而帶潤澤之意。山間由下到上配以蒼鬱的樹林,巧妙地表現出深山沈潛的景觀。如董其昌「巨然真跡神品」題識所示,堪稱巨然畫中絕佳珍品。

4、宋 公元960-1279 宋人 江帆山市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本幅畫兩峰迴抱,山寺、野店隱現其間,廟宇坐落山坳,依山而築。谷間雲霧裊繞,飛鳥陣陣,一派黃昏景象。全幅畫船、人物、建築、樹木、水紋等景物用筆,細膩精緻。舉凡船隻結構、設備,山寺、野店之建築,無不描繪精確,人物神態形貌皆栩栩如生。在構景方面,景物集中於左半邊,嚴謹寫實;用色則呈簡澹清雅,畫幅雖小,山城點染卻是生意盎然。畫上未署名款,據筆墨畫風研判,應是接近北宋燕文貴(活動於10世紀末)時代的精彩作品。

5、五代 公元907-960 五代人 秋林群鹿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本幅繪群鹿嬉遊、憩息於楓紅層層與白樺交錯的樹叢中,畫面洋溢著北國的秋日景象。畫鹿全以淡墨分染,主樹部分先以墨畫枝幹,再鉤勒層疊密聚的樹葉,並依樹種分別塡染深淺硃紅、白粉、赭黃、淡墨、淡螺青等色,斑爛多彩。

此作和院藏另幅〈丹楓呦鹿〉(2012年已核定公告為國寶)的風格、尺寸極為接近,皆無作者款印,推測與此幅同屬一組畫作。畫風古意盎然,極富裝飾趣味,繪畫技法與用色方式與漢人殊異,被認為是十世紀後半遼代繪畫之代表作。

6、五代南唐 公元前907-公元960 趙幹 江行初雪(局部)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絹本 設色畫 縱:25.9公分 橫:376.5公分

<江行初雪圖」>為傳世重要的早期山水人物畫作。卷首有:「江行初雪畫院學生趙幹狀。」題字,後世據此定名。

趙幹,南唐江寧人,為南唐後主畫院學生。畫山水多作江南景物,尤其長於佈景。<江行初雪圖>描繪江天寒雪紛飛,漁家之艱辛;岸上旅客攢行長林雪堤,人驢具苦寒難行之色。通幅淡墨漬染絹地,再灑白粉為雪。寒林枯木皆中鋒圓筆,遒勁有如屈鐵。樹幹以幹筆皴染,自具陰陽向背。所畫蘆花,以赭墨裹粉,一筆點成,極富創意。小丘及坡腳,亦以淡墨成塊塗抹而無皴紋。幅上鈐有金、元、明、清各朝內府收藏印,是件流傳有緒的精品。

7、宋 公元960-1279 牟益 擣衣圖(局部)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牟益(1178-?),四川人。活動於理宗、度宗兩朝,工畫人物,兼善古文與篆書。

〈擣衣圖〉作於1240年,創作原型取自南朝詩人謝惠連(397-433)〈擣衣詩〉。純以白描輕墨,畫婦女卅二人,在將寒時節,循序進行搗練、剪裁、製衣、裝箱、封寄的過程。畫中諸女皆面容圓潤,衣裙寬大,猶保有唐人餘韻。人物儀態,舉止優雅,惟在眉宇間多有愁思之意,傳透出對良人從軍未歸的掛念情愫。足稱是南宋繪畫中,描寫夫妻兩地相思,最含蓄、也最成功的作品。

8、宋 公元960-1279 宋人 如來說法圖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佛陀半跏趺坐於蓮座,座側有二天王、阿難、大迦葉和二供養菩薩圍繞。坐佛長眉細目,法相莊嚴;二天王身穿盔甲,手持劍槊,神情威武。全作人物神情各異,栩栩如生。

畫幅四角分鈐「雙龍」、「政龢」、「政和」、「宣龢」共四個半印,符合「宣和裝」鈐印形式,可知曾為徽宗內府所收。畫中供養菩薩體態豐腴,衣紋沿線以墨暈染,仍見晚唐餘風;而坐佛肉髻低平,髻底有一隆起物,具宋代佛像的特色,推測畫成時代或在北宋早期。

9、宋 公元960-1279 宋高宗 書女孝經馬和之補圖 上卷(局部)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女孝經》是唐朝侯莫陳邈之妻鄭氏所作,內容在闡述孝道真義及各種女性的禮儀規範。原有十八章,畫卷僅存其半,採一圖一文的裝裱形式,舊題為高宗書馬和之繪。馬和之,錢塘人。高宗紹興間中進士,高宗、孝宗深重其畫。筆法飄逸,自成一格。

此作中人物鉤勒細謹,面容清雅秀逸,筆墨雖極為精到,但與馬和之並不似,反倒更近於馬麟(13世紀)的風格;而且幅前所謂高宗題字,也較近於理宗(1225-1264在位),故宜易名為〈宋人書畫女孝經〉。

10、宋 公元960-1279 宋徽宗 文會圖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本幅描繪一群文士在池畔園苑中飲宴的情景。偌大的黑色方形漆案,設置在樹下,案上成組餐具與果食擺滿桌面。近處另有一群僮僕在小桌上備茶。人物均神情雅俊、眉清目秀,器用、園景描繪細緻講究,應為徽宗朝畫院的精工之作。由畫幅上端兩側宋徽宗及蔡京題跋,可推測畫中圖像應與唐十八學士〈登瀛州圖〉相關。雖然精緻華麗,卻仍流露文雅氣息,足堪代表宋徽宗對畫院的要求與成果,無論在畫作品質或研究價值上,均屬難得之重要畫跡。

11、宋 公元960-1279 李迪 秋卉草蟲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李迪(12世紀)在南、北宋之際,先後任職於宮廷畫院,擅長花鳥、草蟲、犬貓等題材,是南宋早期宮廷花鳥竹石題材的傑出畫家。

本幅畫葉稍上,螳螂高舉雙臂,想要捕食金龜子,金龜子適時察覺,立即振翅飛起。螳螂撲了空,只好無奈地回首悵望。昆蟲追逐與逃脫的生死瞬間,透過畫家的描繪,扣人心絃。而畫中細膩精緻的色彩變換,以及花葉昆蟲所散發的感官魅力,充分展現畫家對於徽宗畫院追求設色與質感兼具的風格傳承。

12、宋 公元960-1279 大理國描工張勝溫畫梵像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本幅是大理國(937-1254)傳世唯一畫卷,素有「南天瑰寶」之譽。據卷後題跋,此捲成於1172至1175年,張勝溫是主要作者。畫分四段:利貞皇帝段智興禮佛圖、數百位佛教人物、梵文「多心(心經)」和「護國」寶幢、十六國王圖,內容分屬顯教、密教、大理佛教。全卷精描細繪,衣冠特徵符合文獻記載,繪畫風格則與唐宋道釋畫、西藏佛畫、東南亞造像密切相關,是研究大理國曆史、宗教、文化、藝術,以及中古時期區域交流情況的首要文物。

13、宋 公元960-1279 趙伯驌 風簷展卷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本幅畫傍山臨水,庭院湖石點綴,長松修竹環抱,營造出文人理想燕居之室。亭內屏前設臥榻,漆桌上置書卷、瓷瓶、香爐,文士右持羽扇,左倚憑几,神態悠閒;左方仕女二人憑欄而立,右方兩僮手執茶具,趨步向亭。題簽訂為南宋畫家趙伯驌(1124-1182),對幅書法則為乾隆御題。

宋人強調「燒香、烹茶,掛畫、挿花,四般閒事」(見南宋《夢粱錄》)。此幀小扇面,除了反映宋代文人品茶掛畫的生活文化,更保留了宋代園林建築及傢俱的造型特色,彌足珍貴。

14、宋 公元960-1279 秋塘雙雁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雁、鵝同科,古人多通稱為雁。本幅畫秋日池塘一隅,微有風意。雙鵝在淺灘間休憩,四周黃蘆、紅蓼、枯荷相映成趣。翠鳥卻驟然飛起,劃破了靜謐。其中一鵝引頸而望,仍不改情意。

畫家利用洲岸、水草、殘荷組成圓形構圖,再通過禽鳥的視線與動態,製造畫中的呼應關係。綜觀構景與筆法,近似崔白的風格,表現出畫家對自然生態詳實的觀察與描繪。類此巨幅且優異的北宋花鳥畫作並不多見,本幅應是徽宗朝畫院秋渚水鳥題材的存世傑作。

15、宋 公元960-1279 文同 墨竹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文同(1018-1079),字與可,工詩文書法,所創墨竹畫法為後世所宗,譽為「湖州派」。

本幅畫一竿懸崖倒垂竹,主幹麴生,勁拔如龍。竹節留白,上下相扣。畫用中鋒筆法,筆尖使轉翻飛,配合墨色濃淡,一氣呵成,概括而生動地表現枝葉的俯仰向背。物象既鮮活又逼真,印證北宋畫家著重物象之理的時代性。雖無名款,但質量精良,世所罕見,又有二方作者印記,無疑為文同墨竹真跡,更是北宋文人水墨畫的代表。

16、宋 公元960-1279 范寬 谿山行旅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軸 絹本 淺設色畫 縱:206.3公分 橫:103.3 公分

范寬(活動於十世紀),陜西華原(今耀縣)人,經常來往京師與洛陽一帶。個性寬厚,舉止率直,嗜酒好道,擅長山水畫,初學五代畫家李成,後來覺悟說:「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於物者,未若師諸心。」於是隱居終南太華,留心觀察山林間,煙雲變滅,風雨晴晦,各種變化難狀之景,當時人盛讚他:「善與山傳神」。此圖是唯一傳世名跡。

巍峨的高山頂立,山頭灌木叢生,結成密林,狀若覃菌,兩側有扈從似的高山簇擁著。樹林中有樓觀微露,小丘與岩石間一群馱隊正匆匆趕路。細如弦絲的瀑布直洩而下,溪聲在山谷間迴盪,景物的描寫極為雄壯逼真。全幅山石以密如雨點的墨痕和鋸齒般的岩石皴紋,刻畫出山石渾厚蒼勁之感。畫幅右角樹陰有「范寬」二字款。

17、宋 公元960-1279 崔白 雙喜圖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93.7公分 橫:103.4公分

本幅描繪兩隻山喜鵲,展翅騰空向野兔示警鳴叫。山喜鵲屬鴉科鳥類,性機靈,喜群聚,有衛護領域的習性。畫面上一隻騰空飛來助陣,一隻據枝俯向鳴叫,向闖入的野兔張翅示威,野兔佇足回首張望。三者動態與相互呼應之關係,還有樹木的枝葉、竹、草均受風而有傾俯之姿,更添增了活潑生動的神韻。這種自然生態中的景象,不是從籠檻中能觀察到的,畫家必需具備精湛的繪畫描寫能力,而且時常到郊野觀察,在偶然中見此生動有趣的一幕,遂以精練的技法憶寫稍縱即逝的景象,再參考平時曾畫過的相關畫稿,或繼續觀察描繪,始能慢慢完成工謹詳實的作品。畫成於嘉祐辛丑(1061)年。

18、宋 公元960-1279 李唐 萬壑松風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88.7公分 橫:139.8公分

李唐(約1049-1130後,另一說約1070-1150後),河陽人,字晞古,北宋徽宗朝任職翰林圖畫院。靖康之難後,中原紛亂,建炎年間(1127-1130)李唐渡江至杭州,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重建畫院又重入畫院,授成忠郎,為畫院待詔,賜金帶。

主峰旁邊的遠山上,題有「皇宋宣和甲辰(1124)春河陽李唐筆」,高齡的李唐表現的山石仍然是雷霆萬鈞的陽剛力量。主峰佈置在畫幅中央,左右有高低參差的插雲尖峰。畫中岡巒、峭壁似剛被斧頭鑿過的痕跡,是典型的斧劈皴法,這一片石質的山,顯現出特別堅硬的感覺。山腰處朵朵白雲,好像是冉冉欲動,一方面呈現群山的前後層次感,還使畫面有了疏密相間的效果,也使整個氣氛上有柔和調劑的一面,不會因為太密、太實而讓欣賞者有過分的壓迫感。山巔的叢樹,近樹的松林,有隱有現的石徑,加強了畫面幽深的情調。左方中景各有瀑布一線垂下,幾折而下,轉成一灘溪澗,澗水穿石而過,如聞聲響,真是畫到有聲就是詩。

19、宋 公元960-1279 郭熙 早春圖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軸 絹本 淺設色畫 縱:158.3公分 橫:108.1公分

郭熙(活動於公元十一世紀),河南溫縣人,神宗時為宮廷畫師,早先曾經為京師幾個重要的宮殿與寺廟繪製大型的屏風畫或壁畫,深受皇帝賞識,後來升遷為翰林圖畫院最高職位的「待詔」,製作了許多大型山水畫。他擅長巨障長松,煙雲變滅之景,山石用「捲雲皴」,樹木作「蟹爪」狀,創為一派。

此圖作於神宗熙寧五年(1072),是存世郭熙傑作。畫上自題「早春」,顧名思義,畫的是初春瑞雪消融,大地甦醒,草木發枝,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主要景物集中於中軸線上,近景大石與高大的松樹,銜接中景「S」形的山石,隔著雲霧,再起二峰,主峰居中,下臨深淵,溪澗從谷間潺潺流下,深山中有宏偉的殿堂樓閣,懸崖上有草亭,背後襯以遠山。左側平坡委迤,遂覺有千里之遙。筆墨清潤,構圖綜合高遠、深遠、平遠三種表現山水空間之法,呈現了可行、可望、可居、可遊的理想山水。

20、宋 公元960-1279 劉松年 畫羅漢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17公分 橫:55.8公分

劉松年(公元十二世紀末期至十三世紀初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居清波門,故人稱之為暗門劉。淳熙間(1174-1189)為畫院學生,至紹熙年間(1190-1194)成為畫院待詔。師張敦禮,工畫人物、山水,而神氣精妙,過於其師。寧宗時(1195-1224)進「耕織圖」稱旨,賜金帶,時稱絕品。

本院藏畫中,有三幅劉松年畫羅漢,每幅都款署「開禧丁卯(1207)劉松年畫」,此軸即為其中之一。幅中羅漢濃眉高鼻,貌若印度高僧,身著右袒式袈裟,倚樹沈思。身側隨侍的和尚以衣袂承接樹上長臂猿所摘之石榴,身前尚有二鹿仰觀,畫面生動。此羅漢臉上滿布皺紋,雙眉蹙起,神情專注,栩栩如生。全作用筆變化多端,衣紋流暢羅漢頭後的圓光,及三樹枝柯掩映,層次分明。全畫敷色妍麗,繁縟精美,皆臻絕紗。

21、宋 公元960-1279 蘇漢臣 秋庭戲嬰圖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97.5公分 橫:108.7公分

蘇漢臣(約活動於十二世紀),汴梁(今開封)人,靖康之難後,跟隨宋室,遷居錢塘。他早年曾當過民間畫工,宣和年間被徵入徽宗畫院。擅長畫佛像及人物,其中尤以童嬰題材最為人所讚賞。

本幅畫庭院中,姊弟二人圍著小圓凳,聚精會神地玩推棗磨的遊戲。不遠處的圓凳、草地上,還散置著轉盤、小佛塔、鐃鈸等精緻的玩具。背景部分,筍狀的太湖石高高聳立,造型堅實挺拔,周圍則簇擁著盛開的芙蓉花與雛菊,這樣的佈局,不僅沖淡了湖石的陽剛之氣,也充分點出秋天的節令。由於畫中姊弟倆所玩的棗子,是中國北方的作物,在當時的江南並不生產。加上全畫的描寫細膩寫實,符合北宋末期的宮廷院畫特質。根據這項線索,推測此作完成的時間,應該是在徽宗朝的宣和畫院時期。

22、宋 公元960-1279 夏珪 溪山清遠( 局部)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23、宋 公元960-1279 馬遠 雪灘雙鷺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軸 絹本 淺設色畫 縱:59公分 橫:37.6公分

馬遠(活動於公元1190-1224),字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光宗、寧宗朝畫院待詔。擅畫山水,不論構圖、筆法或意境均有新意,創立「水墨蒼勁」一派風格。與夏珪齊名,人稱馬夏。

雪崖枯枝,蘆竹寒汀,灘旁四隻白鷺,均做瑟縮之狀,寒天的景緻,令人有著身臨其境的感覺。而濃淡墨色畫出的樹石、遠山和蘆草,對比於留白的積雪處,和幾不見墨痕的白鷺們,在黑白之間,充分表現出清冷的意趣,達到了畫雪得其清的境界。另從巖壁上伸出的枝幹,曲折延伸,勢如蛟龍升騰遊動,這種筆勢往下拖垂,形成長而斜向伸出的畫枝方法,正是典型的「拖枝馬遠」風貌。

24、宋 公元960-1279 無款人物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冊 絹本 設色畫 縱:29公分 橫:27.8公分

歷代畫幅集冊第一幅本幅畫士人坐於榻上,駐目凝思,執筆似欲書寫。身旁陳設琴、棋、書、畫以及飲食之物,童子在一旁斟酒。榻後有座屏風,其上懸掛著士人的寫真畫軸。幅中主角集文人之雅玩趣事於身邊,展現出宋代文人閒適雅逸的生活意趣。南宋流行的“燒香、點茶、褂畫、插花”等,在北宋末已醞釀發展中,本幅可一窺其端倪。一般「畫中畫」的屏風,多填飾以山水,本幅則以花鳥為飾,相當難得。不但反映出北宋末汀渚水鳥的風格,也反映出徽宗朝花鳥畫特別興盛的時代性。

本幅曾經宋徽宗、高宗、清高宗等帝王收藏。清高宗對畫中人物甚感興趣,曾命姚文瀚畫構圖相似之作,畫中人物則代之以穿著士服的乾隆皇帝,流露出皇帝嚮往雅逸文人生活的心意。

25、宋 公元960-1279 宋人畫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軸 絹本 設色畫 縱:176.8公分 橫:76.2公分

觀世音又稱觀音,是我們最熟悉的一位佛教人物。這尊觀音與常見的一頭兩手的顯教觀音像不同,祂的頭頂共有二十六個菩薩頭和一個佛頭,有一千隻手,每一隻手的手掌中間又有一隻眼睛,所以稱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是密教觀音的一個重要典型。

萬頃波濤,四天王揹負著一座七寶蓮臺,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十分莊嚴地站在臺上。左右各有兩位菩薩隨侍,下方的天龍八部雙手合什,向觀音菩薩示敬。觀音菩薩頭戴化佛寶冠,紺發垂肩,雙唇上下都有鬍髭,仍作男相。但五官秀美,已流露出女性化的特質。全圖賦色妍麗,瓔珞裝飾和七寶蓮臺都描繪得十分仔細。人物衣紋線條柔勁流暢,這些特色都與傳至日本的南宋佛畫十分類似,是一幅難得的南宋佛教繪畫精品。

26、宋 公元960-1279 賈師古 巖關古寺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絹 設色 26.4 x 26公分

賈師古,生卒年不詳,河南開封人。紹興(公元1131—1162年)畫院祗候。善畫道釋、人物,師李公麟,其白描人物,得閒逸自在之狀。本幅為「名繪集珍」冊第二開。路上兩僧負經擔行來,其上奇巖突出。古寺飄幡,三松覆蔭。山路盡處則見城關一隅,後隱遠山。按宋高宗喜李唐畫,影響及於畫院風格,因此幅中之巖石皴染,在筆墨間自有李唐之意。而人物雖為極減之筆,卻是筆簡意賅,甚得其神。

27、宋 公元960-1279 馬麟 秉燭夜遊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冊 絹本 設色畫 縱:24.8公分 橫:25.2公分

<紈扇畫冊>第二幅

馬麟(約1180-1256後),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後遷居浙江錢塘。宮廷畫家馬遠之子, 曾任職南宋寧、理宗(1194-1264)兩朝畫院,位至祇候。作畫題材廣泛,工山水、花鳥,也擅長人物。其作品多進呈君王供賞玩或頒賜用,畫上常見有南宋寧宗、楊皇后(1162-1232)及理宗的題詩。

此圖取材自蘇東坡海棠詩:「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霏霏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燒高燭照紅妝。」繪夜色掩映的深堂廊廡,茫茫夜色中庭院燭光高照,映照園中海棠盛開。

一士人據太師椅當門而坐,品味幽靜月夜的良辰美景。馬麟對自然的觀察敏銳,寫生功夫頗深,抒情小景,以工緻細膩的手法,表現宮廷園苑、亭廊建築和園林佈局之美,作品有院體畫工整細緻的特點,極富有情致。

28、宋 公元960-1279梁楷 潑墨仙人

幅幅價值連城,你不可錯過的28幅國畫

冊 紙本 水墨畫 縱:48.7公分 橫:27.7公分

名畫琳琅冊第二幅

梁楷(活動於十三世紀初期)是名滿中日的大畫家,祖先梁義曾任職山東東平縣。善畫人物、山水、道釋、鬼神。師法賈師古,而青出於藍。南宋寧宗嘉泰年間(1201-1204)畫院待詔。皇帝曾特別賜給金帶,對這最高的榮譽,梁楷卻不接受。他喜好飲酒,酒後的行為不拘禮法,自稱是「梁瘋子」。傳世的作品,草草為之者,人謂之「減筆」,本幅即是一例。

梁楷以大筆蘸墨,自肩膀至衣服下襬,飛揚的筆勢墨韻,姿意奔放揮灑,不出十數筆之間,就將一位酒醉獨行,一臉瞇笑的仙人,筆簡形具地充分表達出他飄逸的氣質。畫完成於傾刻之間,卻是一生畫技千錘百鍊的成果。梁楷的藝術創作,借酒助興,酒酣意發,無拘無束,正是最真實的自我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