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海州錦屏山,古稱朐山,可俯視孔望山)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港城有處與聖人、仙人、詩人皆有淵源的地方,其歷史之悠久,人文之璀璨,如日月星辰,澤被後世。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孔望山南麓桃花、殘石)

讓我們回溯至300年前,那時的連雲港叫做海州,海州城與雲臺山(古稱鬱州、蒼梧)隔海相望,相距不過20裡,來自海峽兩頭的潮水在此碰撞激盪,時常海風狂作,浪花滔天,人稱對口溜,亦稱黑風口,後稱小海。海州城離海岸五六里,岸邊有一小山,形似半島,雖未高聳入雲,卻地勢險要,是登高望海、遠眺雲臺山的極佳去處。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孔望山,古稱龍興山、巡望山、古城山,東西兩座山頭)

這小山,是錦屏山(古稱朐山)的獨立山頭,唐宋稱龍興山、南宋亦稱巡望山,明始稱孔望山,又稱古城山。據說,孔子“問官於郯”,赴郯國問詢官制,併到此登高望海。春秋時期魯國並不鄰海,海州地界屬郯國,為魯國附屬國,孔聖人登臨此山遠眺大海亦有可能,惜無相關典籍加以輔證。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站在孔望山頂,極目遠眺)

公元前500年,任魯國司寇的孔子曾在離孔望山80餘里的夾谷山主持齊魯會盟,名垂青史。罷官去魯、周遊列國後孔聖人曾言,“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雖不見孔聖人乘木閥浮於東海,孔望山卻因古今眾多詩文而流芳百世。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東海泛舟)

唐代詩人劉長卿在《登東海龍興寺高頂觀海,簡演公》中寫到,“朐山壓海口,永望開禪宮。元氣遠相合,太陽生其中。豁然萬里餘,獨為百川雄。白波走雷電,黑霧藏魚龍。變化非一狀,晴明分眾容。煙開秦帝橋,隱隱橫殘虹。蓬島如在眼,羽人那可逢。偶聞真僧言,甚與靜者同。幽意頗相愜,賞心殊未窮。花間午時梵,雲外春山鍾。誰念遽成別,自憐歸所從。他時相憶處,惆悵西南峰。”詩作氣勢宏大,極具想像,讓人回味無窮。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300多年前孔望山前波濤洶湧,山南可停靠海船,如今海港東移60餘里)

北宋時孔望山頂有一座乘槎亭,引來無數遷客騷人來此留連觀海、賦詩徜徉。唐劉長卿在詩中未提及乘槎亭,看來此亭應建於北宋年間,清《嘉慶海州直隸州志》記載,“乘槎亭,在龍興山巔。見宋元祐題名,詳《金石錄》。”傳說出使西域、打通絲綢之路的張騫,因功高蓋世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後,曾在此乘木閥遊銀河偶遇牛郎織女,北宋年間有人附會在孔望山建乘槎亭,或許這也是海州城西門名為博望門、城西數十里有博望鎮的典故來源吧。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海州城朐陽門民俗表演)

乘槎亭之所以能夠留芳千苦,還得感謝北宋兩位大家,一位是“詩詞文書畫”俱絕的大文豪蘇東坡,一位是蘇東坡的弟子——“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北宋熙寧七年(1074年)秋蘇東坡由杭州通判調任密州(山東諸城)知州,赴任途中專程赴海州天馬山(今石棚山,西距孔望山五里)憑弔曾任海州州判、人稱“芙蓉仙人”的石曼卿,並登臨孔望山,寫下了《次韻陳海州乘槎亭》,東坡先生感嘆“人世無涯生有涯,何當歸釣漢江槎。乘桴我欲從安石,遁世誰能識子磋”。他對此處山海美景讚不絕口,“日上紅波浮翠巘,潮來白浪卷青沙”,不知不覺返程時已是“清談美景雙奇絕,不覺歸鞍帶月華”。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孔望山側百年棠梨樹)

這位“蘇仙”數次來海州登山觀海,面對東海之中的蒼梧山(今雲臺山)寫下了“鬱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舊聞草木皆仙藥,欲棄妻孥守市闤。雅志未成空自嘆,故人相對若為顏。酒醒卻憶兒童事,長恨雙鳧去莫攀”的感嘆。或許是風高浪急,或許是行程短促,東坡先生未能渡海遊覽,成為千古憾事。他不禁嘆息,“欲濟東海縣,恨無石橋樑”,其惋惜之情溢於言表。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如今孔望山與雲臺山海峽已成陸300餘年,東坡先生無需再為無石橋樑而憂愁)

北宋紹聖年間(1094-1098),張耒知潤州(今鎮江丹陽),追隨老師足跡登臨孔望山,並作詩《秋日登海州乘槎亭》。在張耒的筆下,孔望山秋日景象更加生動迷人,“海上西風八月涼,乘槎亭外水茫茫。人家日暖樵漁樂,山路秋晴松柏香。隔水飛來鴻陣闊,趁潮歸去櫓聲忙。蓬萊方丈知何處,煙浪參差在夕陽。”張耒在另外一首《登乘槎亭》中,描繪出不同的景象,“海天秋霧暗乘槎,風響空山浪卷沙。杳杳櫓聲何處客,一帆衝雨暗天涯”。詩人又在《將至海州明山有作》中寫道,“望望孤城滄海邊,好雲深處是人煙。鳥飛山靜晴秋日,水闊人閒熟稻天。旗影遠搖沽酒市,棹歌歸去隔村船。功名富貴非吾事,誓斸明山數畝田。”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孔望山龍洞宋明清石刻,“歸雲洞”“歸雲飛鳥”等)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江蘇學政王先謙遊玩孔望山後,賦詩《乘槎亭》,“博望門前貫月華,蓬萊山外引雲車。歲時著記從荊楚,牛鬥窮源說漢家。世事又看塵起海,我來真是客乘槎。青盤苜蓿分明在,月與曜仙一笑誇。”看來,這山海之地真是變化多端,充滿奇幻色彩。在蘇東坡、張耒、王先謙等詩作中,登臨孔望山所見的山海奇景堪與“蓬萊方丈”比肩。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孔望山東漢摩崖造像,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

明代始以孔望山稱呼此山,最早見於詩文的是明景泰年間監察御史李鑑所作《登海州孔望山》,“孔望山邊是海州,登山閒看海波流。來從西北玄溟遠,化作東南白氣浮。晝夜幾時曾暫舍,乾坤萬水悉歸收。窮源我欲乘槎去,只恐人言泛鬥牛。”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龍洞石刻群,東側為龍洞庵)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南京工部員外郎倪潤撰寫《孔望亭記》,“孔望亭者,亭孔望山都也。州,昔為郯子國。孔子至郯,嘗登此山以望東海,因曰‘孔望山’雲”。孔望亭是繼宋乘槎亭之後,孔望山巔興建的第二座標誌性建築,為明監察御史黃國用令海州知州鍾嶽所建,以彰顯孔子登臨觀海之聖蹟。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孔望山現代石刻“登山觀海”)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由兵部郎中謫任海州同知、權海州事的張峰在《隆慶海州志》山川卷中寫到,“孔望山,去州治東五里。《輿地要覽》雲:孔子問官於郯子,嘗登此山以望東海,故名。”明隆慶六年(1572年)淮安知府陳文燭為《隆慶海州志》作序,開宗明義指出,“海州,古郯子國。孔子問官於郯子,因而觀海,廖廓沆漾,有鴻濛之概。至今境內號孔望山,屹然一州之巨鎮雲。”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孔望山下仿古建築——東海名郡)

陳文燭寫下了千古佳作《孔望山銘》,“伊誰登之,大哉孔子。歷聘列國,問官郯子”,“觀海於瀾,真難為水。豈無王侯,何能似此。當時則榮,沒則已矣。東泰在瞻,洙泗伊邇,勒名高山,景行行止”。作為吳承恩的好友,陳文燭在吳去世後,全力推動,使金陵世德堂大字官版百回本《西遊記》得以刊印面世,可謂功在千秋。甚至有人提出,陳文燭才是百回本《西遊記》的作者,有待考證。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孔望山草木茂盛,古樹眾多)

孔望山南麓山腳有石洞,經人工雕琢,名曰龍洞,周邊石壁鐫刻有宋明清石刻十八處,堪稱書刻薈萃,不同凡響。龍洞東有龍洞庵,唐宋為龍興寺,寺內有1200餘年古柏歷經滄桑,另有800多年植於南宋年間的流蘇古樹,俗稱糯米茶樹,每年於穀雨和立夏時節綻放,引得遊人駐足欣賞,還有一株400年的朴樹,皆見證了寺廟的悠久歷史。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龍洞庵中1200餘年古柏,生機盎然)

此山還分佈著秦東門、東漢東海廟、摩崖造像、圓雕石像、石蟾蜍、饅頭石、杯盤刻石、承露盤、宋代古城、戰國、漢及隋唐古墓等文物遺蹟,可謂源遠流長。正如林則徐在《詠雲山灌水》發出的感慨,“千秋孔望誰能企,聊喜觀瀾賦水哉”。一座孔望山,高不過123米,卻見證了華夏數千年曆史,放眼海內,不多也,不多乎!

走遍連雲港:山不在高 有聖則銘

(孔望山東漢圓雕石像,體型碩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