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要想产量高,施用真“锌”有技巧!

什么是“锌”?

它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人的生长发育、免疫、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锌被人们誉为“生命之花”和“智力之源”。

作物要想产量高,施用真“锌”有技巧!

儿童缺锌的危害


同理,锌作为构成酶的重要元素,它在参与作物的光合、呼吸、氮代谢、激素合成和植物生长等方面均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果作物缺锌了怎么办?——补锌!!

作物要想产量高,施用真“锌”有技巧!

叶面失绿、小叶病、簇叶症


锌主要以锌离子形态从作物根部向地上部运输,容易积累在根系中。当土壤中的锌元素不足以满足作物需求时,我们就需要通过追施肥料来补充锌。

锌肥可做基肥、种肥和根外追肥。生产上常用的锌肥有硫酸锌和氧化锌两种硫酸锌。

硫酸锌正确的使用方法能防止果树苗圃的病害,也是一种补充作物锌微量元素肥的常用肥料,可做基肥和叶面肥。它具有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参与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合成以及稳定作物细胞核糖等作用。


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锌肥,名目繁多、真假难辨,消费者更应该擦亮眼睛,选择真正的锌肥,还作物绿色命脉。

那么如何辨别真正的锌肥呢?

(1)检查标志。化肥包装袋上必须注明产品名称、养分含量、等级、商标、净重、标准代号、厂名、厂址、生产许可证号码等标志。如上述标志没有或不完整,可能是假化肥或劣质化肥。

(2)检查包装封口。对包装袋封口有明显拆封痕迹的化肥要特别注意,这种现象有可能掺假。

(3)检查由于有些产品包装上的“铁”、“镁”字很小,切记不要把“铁锌肥”、“镁锌肥”产品作硫酸锌肥施用。若购买“铁锌肥”、“复合锌肥”或“硼钼肥”等产品时,一定要查看是否有农业部的肥料登记证号,如果没有,则不能购买。

附:不同作物对锌的吸收高峰不同,所需要补充的时期也不同,施肥技术自然也不尽相同,下面,以四种常见作物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1)玉米:出苗后10天左右就会出现叶片失绿现象,即白芽病。幼苗3~6片叶时的缺锌症状更为明显,新生幼叶脉间失绿,呈淡黄色或黄白色,叶片基部发白,俗称白苗病。拔节后,玉米老龄叶片脉间会出现失绿条纹,主脉和叶缘之间形成较宽的黄色至黄白色带状失绿区,甚至出现棕褐色条状枯死斑。这几个时期需要叶面喷施0.1%—0.2%的硫酸锌溶液2—3次,每亩喷肥液50公斤左右.

(2)苹果:苹果可以结合施基肥,每株结果树混合施硫酸锌0.5千克~1千克,于盛花后3周用0.2%硫酸锌与0.3%~0.5%尿素混合喷施,提高叶片中锌的含量和降低磷锌比,防病效果更显著;部分枝条发病时,于5月上旬,可用4%~5%硫酸锌涂抹2年~3年生枝条。

(3)桃树:早春缺锌新梢顶叶小,节间短,叶片成丛簇。夏末在叶片上出现褪绿和杂色现象。果实成熟季在大枝顶端的果显得果形小而扁,多破裂。需春季萌芽前喷施3%-5%硫酸锌加3%-5%的尿素,芽露红时再喷1次1%硫酸锌,可以减轻当年病症。落叶前(10月中旬)根外喷施15%硫酸锌加5%尿素。

(4)水稻:用0.1%-0.2%的硫酸锌溶液连续浸种12个小时,用0.1%氧化锌悬浊液蘸秧根,效果亦好。在秧苗3叶期,移栽前3-5天,大田移栽5-7天均可喷施锌肥,喷施浓度为0.1%-0.2%,在水稻叶面喷施2-3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