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徐悲鸿的师兄,是被遗忘的大师

在中国,有这么一个神人

他与林风眠共同创立国立艺专,

是赵无极、吴冠中的师父,徐悲鸿师兄,

被誉为“小塞尚”、“国立艺专旗帜”,

但他在生前没出过画册,也没有办过个展,

一度遗忘多年。

几十年后,他的画估价近2000万!

他就是中国抽象艺术之原点,吴大羽

艺视角 | 他是徐悲鸿的师兄,是被遗忘的大师

追溯西方抽象艺术的的起源,可以至后印象主义代表人物塞尚,他是第一个将现代主义艺术从具象带往抽象的画家,也是对吴大羽影响颇深的画家。今天我们把抽象艺术理解为颜色和形式的艺术时,才能更好的体会塞尚对于色彩的精辟理解。这影响了其后立体主义、至上主义的发展。

在中国,吴大羽创作了堪与西方同时代大师相媲美的抽象艺术作品,构建了自己完整的艺术体系,以一个人的美术史,填补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段长时间的空白。过去曾以为,1950年代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现代艺术完全停止了发展,但通过吴大羽来回溯,说明现代艺术运动并没有停止,仅是成为潜流,而不是断流。

这种学脉,又被赵无极、吴冠中以及朱德群等学生后辈所继承,不断发展壮大。这是吴大羽现代抽象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留法双雄共建国立艺专

吴大羽,1903年生于江苏宜兴,祖父吴梅溪曾教过徐悲鸿的父亲徐达章绘画,论辈分,徐悲鸿该称他师兄。

艺视角 | 他是徐悲鸿的师兄,是被遗忘的大师

青年吴大羽

在法国,吴大羽结识了同在巴黎留学的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刘既漂等同道,参与发起中国艺术家在海外的艺术运动团体“霍普斯学会” (希腊文Phoebus,即阿拉伯文Apollo)。

因为师法印象派画风,吴大羽被同仁称为“小塞尚”。林风眠曾夸奖吴的油画:“非凡的色彩画家,宏伟的创造能力。”

艺视角 | 他是徐悲鸿的师兄,是被遗忘的大师

林风眠(左)、吴大羽(中)、林文铮(右)

游学欧洲五年后,怀着艺术救国理想的吴大羽于1927年回国,被聘为西画系主任教授。

从1928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吴大羽、林文铮等人协助林风眠,致力于把杭州艺专建成培养艺术人才、创造时代艺术的基地,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吴冠中回忆,“国立杭州艺专中,林风眠是校长,须掌舵,忙于校务,直接授课不多,西画教授威望最高的则是吴大羽,他是杭州艺专的旗帜,杭州艺专则是介绍西方艺术的旗帜,在现代中国美术史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冷落多年无人问津

吴大羽一家自1940年开始隐居上海。当时上海正值抗战孤岛时期,吴大羽“坚守孤深,徒效陶公之隐”,直到1947年10月才重返国立杭州艺专任教。

艺视角 | 他是徐悲鸿的师兄,是被遗忘的大师

吴大羽 致林风眠书

由于吴大羽30~40年代的作品散轶严重,五十年代作品成为吴大羽风格走势蜕变的重要见证。在艺专任教时,吴大羽曾教导学生“作画首先要诚恳,不要卖弄小聪明。”这张1950年代创作的《瓶花》就保留了这样的诚恳。

艺视角 | 他是徐悲鸿的师兄,是被遗忘的大师

吴大羽 《瓶花》 五十年代作

2017西泠拍卖秋拍拍品 RMB :12000000-18000000

据悉,这张《瓶花》是已知市场仅见的吴大羽创作于五十年代的绘画作品,画中的瓶花在抽象中虽有具象的影子,却是吴大羽抽象艺术创作伊始阶段的作品,是其抽象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节点,是中国早期抽象艺术的萌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 1950年-1960年

吴大羽与夫人经历了长达10年的失业,靠女儿吴崇力和儿子寿崇宁担任中学教师的收入维持生计。

---- 1960年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成立,他被聘为教师,但由于他的教育思想不合时流,他只是保持若即若离的状态。

---- 1965年

上海油画雕塑室成立,他被聘为专职画家,有了正式工作。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吴大羽遭遇了长期的不公正待遇,他被以“反动学术权威”、“新画派的祖师爷”身份遭遇抄家、批判,他因为两次重病几近死去,幸而脱险。

艺视角 | 他是徐悲鸿的师兄,是被遗忘的大师

晚年的吴大羽

---- 1976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吴大羽一家才迎来艺术的春天,生活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他自己说,“每个人的艺术境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个人境界、见地、学识修养各方面提高了,自然结合与有意抛弃是有区别的。”

艺视角 | 他是徐悲鸿的师兄,是被遗忘的大师

吴大羽《抽象人物》

2017西泠拍卖秋拍拍品 RMB : 300000-500000

---- 1988年

85岁的吴大羽离开了这个世界。吴大羽的画作上,从来没有过签名、也从不留日期,他认为“重要的是让画自身去表达”。晚年的吴大羽拒绝了学生吴冠中建议他开画展的好意,因为他早已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走得更远。

吴大羽和他的学生们

吴大羽生前没有出过画册,没有办过个展,他一度被人遗忘。其实,艾青、胡一川、王式廓、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罗工柳…这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都是吴大羽的学生队伍。在吴大羽学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吴大羽对他们的影响。

吴冠中先后四次撰文纪念他的老师,呼吁研究“吴大羽现象”。他认为,“吴大羽从技术到艺术,再到做人,从东方到西方再到东方,从有法至无法的艺术发展道路,在中国美术史上是一个极为突出的十分丰富的现象。”

朱德群说,“吴大羽先生是我的老师,更切实地说他是我的恩师。我常和人说,我万分幸运地是我在艺专遇到了几位非常好的老师,大羽先生是我最尊敬的一位,也是我受益最多的老师,所以饮水思源说他是我的恩师并没有一点言过其实。”

艺视角 | 他是徐悲鸿的师兄,是被遗忘的大师

吴大羽和赵无极

艺视角 | 他是徐悲鸿的师兄,是被遗忘的大师

赵无极在欣赏恩师吴大羽画作

赵无极说,“我受吴大羽老师的教导至今感念不已,他将永远是我们的模型的创作者。如今老师过世了,他的很多想法,现在已无从知悉。但是从他的画作来看,有很多进展和发现,也可看出他才华横溢。”

在吴大羽生活的时代,中国社会一直经历着变革震荡,吴大羽也被移出中国主流美术之外,大羽的艺术学脉成为潜流。作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即作为上海报人的知识分子,在民国时代即是名满中华的名教授,他的退隐令人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