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反间谍行动档案:尤里·帕夫洛夫间谍案(四)

俄罗斯反间谍行动档案:尤里·帕夫洛夫间谍案(四)

尤里·帕夫洛夫1934年生于俄罗斯,前苏联核物理工程师,帕夫洛夫对自己的生活、工作非常不满意,其在50年代曾做过一项研究,就是利用核爆炸的办法制造人造金刚石,但由于造价高昂而被否决,但帕夫洛夫一直未曾放弃,期望凭借这一研究有朝一日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帕夫洛夫被德国、美国情报机关趁虚而入,一步步走向了间谍之路。

1983年4月5日清晨,帕夫洛夫的考察船驶达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

在港口行政大楼的台阶上,帕夫洛夫与巴威尔的助手接上了头,他是个长得极似墨西哥人的小伙子。帕夫洛夫把问题单的答案交给了这个小伙子。小伙子则给了帕夫洛夫一个信封,当然又是一个装有钱和新的问题单的信封。

这次美国人一下提出了八十个问题,每一个问题又常常包含了两三个小题目。可能是美国人过高估计了帕夫洛夫的知识范围和工作范畴,里边有一半问题帕夫洛夫根本回答不出来。

在信封里面还附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美国人和帕夫洛夫在国外进行秘密接头的办法,如地址、接头暗号和电话号码等。此外,纸条还通知帕夫洛夫,美国中央情报局给他起的代号叫“罗里弗·达尼埃尔”,今后他必须在自己提供的情报中署上这个名字。

1983年5月14日,帕夫洛夫到达丹麦的哥本哈根。靠岸的当天上午,帕夫洛夫到阿马里恩布尔格广场去转悠。他脸上极力装出一般游客们常有的轻松神色,但内心却极其紧张。

突然,他身边传来一声低沉的嘟囔:“巴威尔·杜科洛夫向你问候。”

这是那个长得像墨西哥人的小伙子在向他打暗号。对帕夫洛夫来说,这个小伙子简直就如同从地下钻出来一般。

帕夫洛夫一声不吭地把装有那八十个问题答案的信封递了过去。由于有一半以上的问题他根本不知道,因此帕夫洛夫对那些问题或作模棱两可的回答,或干脆作了假。

那个小伙子接过信封,同时塞给帕夫洛夫一本极普通的笔记本,紧接着他若无其事地转悠开去了。

笔记本里夹有一张小字条,字条上面写着:“你手中拿着的笔记本里还藏有东西,回去后要用刮脸刀片仔细地拆开笔记本的背画,那里有指令以及你回国后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接头地点示意图。”

帕夫洛夫回到列宁格勒之后,按照笔记本上的指示,他在列宁格勒克隆维尔克斯科大街第十六号楼的出入口处写上“I”标记,标记大小刚能让过往的汽车里的人看得清。这个标记表示他现已回到列宁格勒,可以搞到情报,等待下一步接头暗号。

按照笔记本里的提示,帕夫洛夫写出“I”标记后的下一步接头暗号,该由他到列宁格勒的弗拉基米尔广场去找。

如果挂有美国总领事馆牌照的小汽车头朝人行道停着,那么藏有给帕夫洛夫指示的秘密物品就放在列宁格勒一个事先约定的地方;如果汽车是尾朝人行道停着,那么帕夫洛夫则要到莫斯科一个事先约定的地方去取东西。

汽车尾朝人行道。时间是1987年7月24日。

就在前一天,也就是1987年7月23日的深夜,美国驻苏联大使馆的一辆小汽车就已去过莫斯科依兹玛伊洛沃公园空无一人的湖边。

当汽车停下后,一个高个子的美国小伙子便下了汽车,手里提着一只口袋,向湖边的灌木丛走去。不一会儿,他就提着口袋回到汽车里。车立刻开走,消失在夜幕里。

可是,这一切已在苏联克格勃的监视和控制之下。美国小伙子刚把汽车开走,克格勃工作人员就冒了出来,并取出美国人藏在灌木丛中的东西。

这是一块中间被凿空的鹅卵石,丝毫不引人注目,里面藏着给帕夫洛夫的工作指令密码本和其他工具。克格勃人员翻阅记录并一一拍照之后,又把它放在原来的位置。

图片来源及参考文献:

克格勃(KGB)解密档案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解密档案

国纪万象信息情报研究院资料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