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也不行,世界最長壽地區在中國的這裡,祕訣你想知道嗎?

喜歡記得↑關注↑哦~

本文摘自 @瞭望智庫,有刪改。

日本也不行,世界最長壽地區在中國的這裡,秘訣你想知道嗎?

要問全球最長壽的地區在哪裡?美國媒體最近給出了答案。中國香港居民的壽命以微弱優勢擊敗了日本、意大利的居民。香港男性平均壽命達81.3歲,女性壽命更長達87.3歲。我們不妨對比一下去年5月份,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2016年世界衛生統計》報告:全球人均壽命 71.4歲,中國人均壽命 76.1歲。

香港超出全球以及全國的人均壽命。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稱,在香港,到處能看到摩天大樓,擁擠的街道上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想去哪裡坐地鐵都不會超過30分鐘,這就是生活在香港的700萬居民的生活。

日本也不行,世界最長壽地區在中國的這裡,秘訣你想知道嗎?

香港長壽的“先天優勢”

研究團隊將“全球老齡生活指數”的標準與其他因素相結合,揭示了幫助種群存活時間更長的因素。

報道稱,首先是環境。研究顯示,香港在有利環境方面排名第一。街道非常安全,居民很容易就能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食用健康食品和使用公共設施。過街天橋與電梯讓居民更願意選擇步行路線,同時出租車和公共交通相對來說很便宜,這使開車對居民的誘惑降到最小化。在香港,乘坐清潔的、有空調的地鐵起步價60美分(約合3.8元人民幣)。

香港比大多數城市擁有更多綠色。在許多綠地上,通常能看見一群老人在清晨打太極或練氣功,隨後一起吃飯聊天。

香港作為通往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的海陸通道,這使其更易獲得新鮮的魚類、水果和蔬菜。

亞洲文化中家族關係親密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亞洲人講究的“孝道”(即尊重父母、長輩和祖先的美德)對於年長的人來說,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是至關重要的。

香港長壽的“七大秘訣”

香港除了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完善,居民也都有比較全面的體檢、保健意識以外,還真有幾樣長壽秘訣。

秘訣一:香港人越熱越喝湯

香港的夏天天氣酷熱潮溼,極容易讓人疲倦心煩。喝湯,不僅開胃口,而且還能提神。

夏季“桑拿天”,人都像進了蒸鍋一樣難受,對付這種天氣,香港人的做法是煲道“潰煩湯”,用一到兩個苦瓜,放兩錢生甘草,兩碗清水,然後煮到剩一碗,吃瓜、喝湯。 想吃肉,就來道“蓮藕排骨湯”,解暑清熱。

日本也不行,世界最長壽地區在中國的這裡,秘訣你想知道嗎?

夏季小孩容易有內熱,表現為喉嚨痛、上火,喝“芹菜清伏熱湯”效果特別好。因為夏天溼、熱總是一起出現,所以清熱的同時必須祛溼,芹菜有清內熱、祛火的功效,薏仁則利溼。把5錢生薏仁煲熟,倒入事先榨好的半斤芹菜汁,一起煮開即可。

還有一道荷葉馬蹄湯適合小孩,化溼清熱,除痰通小便。用一張帶梗的鮮荷葉或乾的連梗荷葉,6個馬蹄,四碗水煎湯,加點冰糖,煮好後當茶喝。

這些招兒都挺管用,喝上一個夏天,雖然工作壓力重,可也不會因為暑熱病倒。明年夏天不妨也試試,讓苦夏時節的工作更輕鬆。

秘訣二:早餐一個七谷麵包

營養學家們總倡導食物多樣性,每天要吃夠25~30種食物。香港人愛吃七谷麵包,早餐吃一個,就佔了7種。

所謂七谷,就是小麥粉、黑麥、大麥、玉米、燕麥、黃豆和小米。雖說都是七谷,但各家的配料往往都不大一樣,有的還會放芝麻、核桃或花生呢!

日本也不行,世界最長壽地區在中國的這裡,秘訣你想知道嗎?

美國曾有研究稱,每天早餐兩片全麥麵包,能幫助減肥、緩解便秘、預防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甚至癌症。香港人發明了七谷麵包,營養比全麥麵包更豐富。

其實,多吃穀物的好處大家都知道,即便吃不到七谷麵包,挑一些三谷、四谷的粗糧麵包也是可以的,關鍵是它們比你常吃的白麵包、奶油吐司要健康很多倍。

除了七谷麵包,大家更熟悉的香港點心源自廣東,分量少,做工細,也可讓人在一餐內品嚐最多種類的食物。

秘訣三:愛喝茶,也愛“吃”茶

香港人都喜歡喝早茶,但大多數上班族只能等到週末休息的時候,才有時間跟家人或朋友去茶樓。聰明的商家於是發明了茶葉餅乾,早餐時來幾片茶葉餅乾,既彌補了對早茶的思念,又能填肚子,真是兩全其美。

茶中有多酚類物質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兒茶素,常喝有助於抗衰老,還能起到減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作用。我們自己在家做菜做點心,也可以撒點茶葉或茶粉。

日本也不行,世界最長壽地區在中國的這裡,秘訣你想知道嗎?

秘訣四:飲食多蒸煮,少鹽無味精

內地人多喜歡炒菜,甚至油炸等烹調方式,而在香港經常是用水蒸煮,再稍放些鹽,這樣可以使食物的營養儘量被保留。香港人還喜歡吃海鮮,也多愛清蒸做法。

香港人吃雲吞麵時,會配上一小盤腐乳菠菜,用腐乳代替鹽等調味料拌菠菜。也很科學,一來保證了鹹度,二來吃腐乳對心臟也有好處。

香港人家裡做飯很少用味素(味精)等調味品,餐館也會以“不含味素”來標榜。

秘訣五:重視吃水果

2013年,香港衛生署將4月定為“開心‘果’月”,旨在鼓勵市民養成每天吃水果的習慣,促進身體健康。

因為科學研究的證據顯示,進食適量的水果和蔬菜能減低患上心臟病、中風和某些癌症等慢性疾病的機會。

香港衛生署建議市民養成每天進食兩份或以上水果的習慣,以降低患上慢性疾病的機會,6歲以下兒童水果進食量可減半。(一份水果約為半個中等大小的蘋果、梨。)

日本也不行,世界最長壽地區在中國的這裡,秘訣你想知道嗎?

秘訣六:越老越忙越長壽

有港媒指出,越老越忙可能也是香港人的長壽秘訣。

在香港,退休的人還要反過來上班。為什麼呢?因為香港沒有退休保障制度。

香港本地有句話叫,手停嘴停,只有公務員退休有退休金,很多人退休了就“手停嘴停”,意思是假如我60歲退休了,我馬上就沒有收入了,我嘴就要節約了。這就迫使很多人60歲退休以後,重新開始工作。

你會在香港看到很多的士司機,六七十歲還在開車。但人活到老,工作到老,這也是香港長壽的第一個原因。

我們知道很多人退休前還很精神,退休後無所事事,身體反而垮了。已逝的香港大亨邵逸夫活了107歲,生前曾經說:“我的最大樂趣是工作。只有保持工作才能長壽。”在90歲以前,他還每天堅持上班。

秘訣七:運動氛圍好

不管愛不愛運動,香港確實給愛動的人提供了很好的環境。

香港有很多海島和遠足徑,一到週末,無論男女老少,都會和家人朋友去淺水灣曬日光浴、去大澳漁村釣魚、去爬獅子山……

日本也不行,世界最長壽地區在中國的這裡,秘訣你想知道嗎?

在香港的吐露港邊,總能看到一撥又一撥騎單車的人。晚上10點多,也能遇到一些身穿騎行服、戴著頭盔的專業騎車人飛馳而過。

香港很多酒店裡有提示運動的卡片,比如,有一家酒店的卡片上面寫著:“保持身心舒泰……從緩跑開始”幾個大字。在卡片下端,則用小字寫著:“我們已為閣下悉心設計了緩跑路線圖,讓您能於綠茵環抱的自然美景中享受緩跑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