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科創智喻東旭:三年時間成為新材料領域獨角獸,產業顛覆來臨!

創業是一件死亡率很高的事情,要過很多關口:技術、人才、資金、產品、市場等,一關不過,就可能滿盤皆輸。

華科創智喻東旭:三年時間成為新材料領域獨角獸,產業顛覆來臨!

“華科創智是一家很幸運的公司,創立到現在三歲半,處於‘幼兒園’的階段,卻已拿到‘中學生奧賽’的入圍資格。”華科創智董事長喻東旭風趣地說。

華科創智董事長 喻東旭

從零到一,扎穩腳跟

1995年開始加入聯想集團,從最基層的市場專員一直晉升到聯想筆記本、手機等業務部門高級負責人,如果說在聯想的13年鍛造了喻東旭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嫻熟的產品定義能力,那麼隨後在比亞迪負責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大客戶代工及ODM/OEM業務,讓他對生產製造有了深刻的理解。

也是在比亞迪代工的三年多時間,讓喻東旭深切明白,原材料對產業有多重要。回想當時,從日本進口的ITO材料一旦斷貨,整個珠三角的生產線都要停工。與此同時,喻東旭恰好親歷了手機行業被顛覆,ITO材料可以做電容屏,從此以諾基亞為手機代表的功能手機被智能手機取代而跌落神壇。

當時的比亞迪正是幫諾基亞做代工的廠商之一,這件事情激發了喻東旭的思考:

要掌握科技主動權,就一定要找到最新的、具有變革力量的新材料研發項目。

很幸運地,他找到了香港科技大學的溫維佳教授(2014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並被他研究的銀納米線材料給吸引,正好溫教授也需要一個具有產業背景的人將研發的銀納米線市場化。一拍即合,華科創智在2014年9月成立。

讓喻東旭驚訝的是,這位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教授,不是自己想象當中的偏理論型學者,在技術開發方面,溫教授帶領博士團隊把銀納米線技術做到了全球頂尖:華科創智全球首創的直徑為20納米的銀納米線,一舉超過目前國際最先進的美國30納米直徑量產標準。 銀納米線導電膜現階段主要用於解決大尺寸屏的觸控技術,伴隨著5G時代和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很多終端需要智能交互。人工智能,人機交互等新型技術將改變未來產業格局,成為中國新型產業發展的引擎。

華科創智喻東旭:三年時間成為新材料領域獨角獸,產業顛覆來臨!

圖為銀納米線

有了頂尖的材料技術,喻東旭義無反顧地將華科創智研發的銀納米線技術帶到市場。2017年3月,對於華科創智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點,他們迎來了第一個大客戶——視源股份的會議機品牌MAXHUB。這是華科創智的65寸、75寸、86寸的銀納米電容屏第一次應用到大品牌中。MAXHUB的持續熱銷證明了市場對這個新技術、新產品的認可。

這也是華科創智從零到一的起步,到現在,華科創智團隊已由創業不到10人的團隊擴張到了兩百多人的規模,其中半數以上人員都是研發人員。與其他企業不同,華科創智的研發分為兩方面,一是基礎材料研發,比如銀納米線墨水、導電膜等;二是材料工程應用研發,即電容屏和模組技術。

一到一百, 全線發力

其實電極材料並不只有ITO一種,還有石墨烯、金屬網格、碳納米管、導電聚合物、銀納米線等。其中銀納米線具有銀優良的導電性,優異的透光性、耐曲撓性,並且採用卷對卷塗布工藝,為實現超大尺寸觸控、柔性觸控、摺疊屏等提供了可能。

華科創智喻東旭:三年時間成為新材料領域獨角獸,產業顛覆來臨!

各材料性能對比

經過多年的市場發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已經是紅海市場,廝殺非常激烈,且品牌整合得高度集中。ITO已經很穩定應用在小尺寸的電容屏中,華科創智沒有去做取代ITO的事情,而是將銀納米線應用在ITO做不到的領域。

華科創智所淘金的,是百萬級商顯、教學和會議觸摸屏市場,千萬級智能家居、無人零售、無人餐廳、智能車載觸摸屏市場,億萬級柔性觸控、摺疊屏、OLED製備及照明市場。

在喻東旭看來, 相比手機市場,這些應用才是真正的藍海,潛力巨大。

經過溫教授多年實驗室技術開發和3年多的量產應用開發,華科創智在2017年已完成了從銀納米線墨水到導電膜到大尺寸觸控屏模組的垂直整合,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閉環。

華科創智的銀納米線觸摸屏已實現了10寸到110寸的自由生產,與美的、華星光電、康佳等品牌,在家庭人工智能設備上試水觸控顯示屏;在會議和教育領域,華科創智與視源股份、鴻合、艾博德、創維等企業合作會議及教育觸控一體機,引領現代化辦公和教育進入電容全屏時代;在商業數字顯示領域,華科創智與創維、TCL也展開深度合作,華科創智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大尺寸電容屏一哥”。

就在採訪的短短一小時時間裡,喻東旭就接到了好幾個客戶催貨的電話。“我現在最頭痛的就是被客戶催貨,人、機、料、法、環,幾個環節需要同時發力。近期都忙於找技工學校合作,增加人員,增添設備,為了儘快給客戶交貨。”

2017年年末,為了擴充產能,華科創智在江蘇宿遷設立了合資公司,面積3.5萬㎡,加上在深圳的1.8萬㎡,現在的華科創智已擁有面積約5.3萬㎡的生產基地,具備了中大型企業的標準。江蘇工廠投產以後,產能迅速擴大了兩至三倍,這很大程度地解決了華科創智的供貨問題。

現階段,華科創智已經將銀納米線大尺寸觸摸屏運用到教學、會議、工控、商顯、智能家居等領域,不久的將來,摺疊手機觸控技術、OLED製備與照明技術等領域都將實現技術突破。

資本助力,如魚得水

年輕的華科創智已是國家工信部重點支持的新材料企業,深圳市委常委掛點單位。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4月,華科創智獲批了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大項目,在深圳千萬家優秀企業當中,只有五家獲批,其中四家為發展十年以上的上市公司,只有華科創智一家作為成立僅三年多的非上市公司,在其中獨樹一幟,體現了國家層面對新材料創新企業的肯定。

2016年6月,華科創智完成A輪融資,由深創投領投。2017年5月,由國科瑞華領投的B輪融資順利落下帷幕,又使其獲得了持續的資金。喻東旭表示,為了補充營運資金,擴充市場,今年下半年,華科創智將選擇尋找戰略合作方的形式,開啟B+輪融資計劃。

三年前,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親自到華科創智在深圳龍崗的基地,參觀完以後,他語重心長的對喻東旭說,“這個事情堅持做下去,你絕對可以做得像馬雲一樣大”。當時以為倪澤望董事長只是來看看,幾個月之後,深創投便以A輪領投方的角色正式入局華科創智。

喻東旭認為,華科創智之所以值錢,因為它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傳統制造業公司。對於這點,他深有體會:“如果企業靠簡單的加工製造和廉價勞動力,首先就不那麼受人尊重;再者,沒有核心技術就沒有了主動權,材料還得受制於上游,客戶來單就幹,沒單就全部停線。”

前三年,是華科創智的投入期,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上,整個團隊對華科創智投入了大量了財力與心力。喻東旭透露,按照接單情況來看,今年初開始實現盈利。

目前華科創智已拿到的2018年訂單超 3億元,預計明年月均產能達(以86寸為基準) 3萬片,年產值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上。未來華科創智還將推出以全新柔性透明電極為核心的全產業鏈產品。如果說現在做大尺寸觸摸屏只是銀納米線應用的小試牛刀,那麼未來摺疊觸控將是賺大錢的好機會,一旦三星、蘋果推出摺疊手機,將會帶來整個手機產業鏈的巨大變革。

“資本和企業就是魚和水的關係,誰也離不開誰。對於資本,我們秉持歡迎的態度,因為我們需要資金,更重要的是,華科創智有信心給投資人帶來超級回報。”喻東旭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