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行,美食發現之旅

12月30日,重慶的長壽老城區。出租車司機把我們帶到一家火鍋店。一進店,服務員告訴我們,要等位置啊,預計要等一個小時,要七點以後才可能排到。

我們在這家店排了位置,又在旁邊找了一家火鍋店,還是需要等位。預計至少一個小時。

川渝行,美食發現之旅

再換一家,第三家火鍋店依然爆滿。前臺的服務員說,只要等兩分鐘。我們在大廳裡找了個座位,這一等,足足等了二十分鐘,每一次催促,答案都是在收拾桌子。

終於,服務員喊我們上桌了。

古香古色的方桌,中間一個大洞,放上一口大鍋,標準的四人臺。鍋裡放了快有五分之一的底料。最上面的是辣椒和花椒,撥開辣椒,鍋底全是白花花、黃乎乎的牛油。接下來,服務員把湯料倒進鍋裡。火苗輕舔著鍋底,鍋裡的油花翻騰了起來。問過服務員,他說油水是按照三七開配置的。按這種比例計算,這鍋湯保守估計也要有三斤油。20元的鍋底,放了三斤油,這油,一定是可回收的口水油了。

川渝行,美食發現之旅

我不敢再想,入鄉隨俗吧。開鍋了,放肉。這家火鍋店的特色是牛肉,切的有一公分厚的牛腱肉,還有臘肉,一起放入,慢慢的煮。服務員告訴我們,一定要煮夠半個小時才能吃。

鵝腸是必須的,只需輕輕一涮,就好了。入口爽滑。

鴨血應該都是正宗的。南方的鴨子多,不像北方,拿別的血來冒充鴨血。

重慶人吃飯很快,到八點鐘的時候,大廳裡已經走了三分之一了。這時,第一家火鍋店打來了電話,說是有位置了,讓我們過去。

重慶的火鍋吃起來很是過癮,雖然說是大冬天,可大廳裡熱氣蒸騰,每個人都吃得冒了汗。

到我們離開火鍋店的時候,店裡的服務員已經開始吃飯了。他們吃的也是火鍋,不同的是,人家吃的卻是清湯火鍋,是一點紅油也沒有的。

他們自己是清楚口水油的,也是堅決不吃的!

第二天,我乘車來到內江。談到美食,出租車司機說,當然要吃兔頭了。他認為譚兔頭是內江最好吃的了。

安排好住宿,我們打車去找譚兔頭。司機說,只能送我們到路口了,太堵,要我們自己走幾步。他說,沒多遠了,最多三兩分鐘的路程。

我們走了一陣,沒找到掛著譚兔頭標誌的飯店。便去問路,當地人說,路邊有一個賣貨的小車,就是譚兔頭。順著他指的方向,我果然見到一輛賣熟食的小車。過去一打聽,確實是譚兔頭,中午是有一個實體店的,晚上就關了,來到路邊擺攤。我們買了兩個兔頭,還買了一個豬爪。

沿著狹窄的街道,我們轉了兩圈,最後還是跟兩位美女打聽到一家叫火鍋店,叫做之了。走了幾分鐘,我們被門口的陣仗嚇住了。幾十人等在門口,還有幾波人打起了撲克。過去一問,原來都是等位置的。

無語了,我們繼續向前走。不遠處還有一個火鍋店,開在二樓,叫做天源火鍋。這家不錯,只有八桌客人在等。我們排在第九位。

七點鐘的時候,我們終於上桌了。鍋底和重慶的沒什麼區別,我們要的微辣鍋底,感覺已經很辣了,主要還是花椒放的太多。

四川火鍋主要的食材就是牛羊肉,毛肚,鴨腸,鵝腸,臘肉,各種魚類,肉丸,豆腐,蔬菜。與北方的涮羊肉不同,這裡大多是手切的牛羊肉,很多是鮮肉,需要煮較長的時間。而北方的大多是冷凍的羊肉,切的很薄,在湯裡稍微一煮就可以食用。蘸料也有區別。北方的蘸料多用麻醬,近年來也有海鮮汁的。四川的火鍋卻是用香油的。標準就是一罐香油,拌上蒜末。

記得上次在成都的龍泉驛,同學請客吃魚,十來個人吃了近四十斤魚,還用掉了六七瓶香油!

如此熱衷於吃火鍋的四川人,還這麼喜歡吃油,卻很難見到一個胖子!

哈哈,這裡的火鍋一定要多吃,可以減肥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