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投靠曾国潘,上任前和曾国藩吃了顿饭,结果被打发回了乡下

老乡投靠曾国潘,上任前和曾国藩吃了顿饭,结果被打发回了乡下!

每当提到清朝末期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曾国潘,他作为一个文职官员,竟然能够培养出很多的奇才,就连湘军也是由他一手栽培而来,可见他的实力非凡。之所以会有力挽狂澜的军队。

老乡投靠曾国潘,上任前和曾国藩吃了顿饭,结果被打发回了乡下

由此也能看出,曾国潘培养人肯定是特别的用心,除了培养之外,他也有自己的用人之道。并不是每一个来找他的人,他都会重用,因为当时曾国潘在清朝也是比较出名的一个大臣,因此有很多的人都会赶来投奔曾国藩。为了能够扩大自己的团练,他也有想过找一些人来为自己所用。久而久之,他养成了看人的习惯,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分辨出这个人是不是能够被自己重用或者是否忠心。他的观察十分仔细,哪怕一个小细节都能看出一些重要的点。

老乡投靠曾国潘,上任前和曾国藩吃了顿饭,结果被打发回了乡下

下面就有一个例子,来讲述曾国藩辨别人才的能力。这还要从一个老乡来投奔曾国潘讲起,那是一个湖南来的农民,他来投奔中国潘的时候就跟他说,我已经下定决心想要跟你战斗到底,不管你做什么我都会跟着去做。曾国潘看到他特别的诚恳,于是就决定给他一个机会,本来说好要让他去上任了,但想了想,便跟他一起吃了一顿饭。就是这顿饭,让曾国潘看出来了一些小问题。

老乡投靠曾国潘,上任前和曾国藩吃了顿饭,结果被打发回了乡下

两个人在吃饭的过程中,这个老乡明明是在农村来的,而当时吃饭是在部队当中,米饭肯定不会有那么的好,总会有一些秕谷。按理说,农村的人来做客肯定不会太多介意,但这个老乡并不是,他反而是把里面的秕谷一个个的挑出来之后,再去吃白米饭。这时,曾国潘觉得这个老乡不够实在,可能表里不一。

老乡投靠曾国潘,上任前和曾国藩吃了顿饭,结果被打发回了乡下

尽管从穿着上看来特别的简约朴实,但真正内心的想法应该是变化多端的,如果哪天碰到什么利益诱惑,他肯定会弃之而不顾。若是以后投靠了太平军,更是一个麻烦。所以就给了他一点钱,让他回乡下了。一开始这个老乡也是有所不情愿,但是后来,曾国潘讲出了缘由之后,老乡也就只能羞愧离开。

老乡投靠曾国潘,上任前和曾国藩吃了顿饭,结果被打发回了乡下

至此,我们明白了,他能够防患于未然,这大概才是他的用人之道吧。毕竟作为一个首领,能够将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尽可能的避免开来,才会有效的促进以后的战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