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员返回为什么不釆用海上回收方式?

军统60

目前,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初步建立起较为可靠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突破并掌握了航天员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等重大关键技术,已转入空间站工程的前期建设阶段。

航天员应急搜救作为载人航天工程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在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施的某些环节或者某些部分出现问题时,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最终决定性关键步骤。随着我国空间站工程的展开,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频率会逐渐提高,航天员在太空的飞行时间以及航天器轨道驻留时间也会逐步延长,这都对我国的航天员应急搜救体系的建设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载人航天工程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

一般来说,载人航天飞行的正常模式是载人飞船或者航天器完成预定任务,在预定时间,以升力控制方式返回主(副)着陆场的预定着陆区域。正常模式以外的均被认为异常模式,相对应的航天员搜索救援即为航天员应急搜救。

异常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因运载火箭发生重大故障,航天员逃逸返回或者经由非正常太空飞行轨道紧急返回国内的陆地或者海上区域;

因载人飞船或者航天器发生故障,也可能因航天员突发疾病无法继续执行预定任务,航天器应急返回国内主(副)着陆场、国内陆上应急着陆场、国外应急着陆区等;

因载人飞船或者航天器发生故障,导致载人返回舱以弹道方式返回国内的主(副)着陆场;

一般来说,应急着陆范围广,应急搜救力量的规模大。航天员在轨飞行或者驻留阶段,要求在载人飞船或者航天器的每一圈绕地飞行对应的地面航迹上预先规划1-2个应急返回瞄准点。以之前的48小时回归轨道的交会对接任务为例,仅国内陆上就规划了近30个应急返回瞄准点,应急着陆区总面积约占国内陆上面积的40%。


从目前来看,我国只是在“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上升段应急着陆区中规划了海上应急着陆场,但是由于海上应急着陆场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航天员的海洋生存能力要弱于陆地,独立生存概率较低;对外界救援的依赖性高;对载人飞船返回着陆舱的生命保障和维持系统要求较高,必须满足供氧、保温、防水和求救等功能;与美国相比,我国目前的中远海区海上和空中搜救能力较薄弱,自主无源搜救能力有待建设)。

此外,结合“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目前的技术状态和海上综合试验结果,其返回着陆舱具备海上漂浮能力,并且安装了406国际救援信标,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过海上空投试验,具体的海上溅落参数尚不确定,能否在高海况条件下提供必要的生保能力,能够维持多久时间,都有待进一步的验证和考核。

另外,如果要建设较为完备的载人飞船海上返回着陆场,还需要对飞船系统、航天员系统、有效载荷系统、气象保障业务系统等进行相应的适应性改造。


虹摄库尔斯克

目前我国己经建成了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也以经发射成功天舟一号货会飞船也上天了我国己经进入了空间站前期建造航天员应急搜救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目前我国航天器返回都是陆上返回在去年的时候我国航天员训练了海上返回


王者1738467

中国很大,有足够多的地方让飞船降落。神舟飞船也规划了海上备用降落点,但那仅仅是当飞船控制系统出现问题无法正常返回时的备份。而中国航天的历史上,返回式卫星有过在海上回收的实验,包括弹道导弹的实验,实验载荷的溅落也有在海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