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廠村變了樣

“以前的文山西疇縣西灑鎮瓦廠村,交通不便,產業單一,住房條件差,極大制約著村民增收致富。”據村民們介紹,近年來,在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幫扶下,如今的西疇縣西灑鎮瓦廠村注重產業扶貧,依託地理環境優勢,在甘蔗、八角、 返季冬早蔬菜、楊梅等種植業和養殖業、勞務輸出和基礎設施建設上下功夫,村有特色產業,戶有增收項目。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瓦廠村實現了美麗的“蝶變”。

瓦廠村變了樣

楊梅種植大戶彭龍波向最高人民檢察院派駐西疇縣委副書記張慶敏(右二)介紹楊梅產業發展。 朱光清攝

紮根紅土高原,23載傾情幫扶,只為那份責任堅守,最高人民檢察院與文山西疇縣、西灑鎮瓦廠村群眾心手相牽,用真情和實幹,奏響了一支扶貧“新曲”,回應鄉親們的期待。

最高人民檢察院派駐西疇縣委副書記張慶敏說:“要站在貧困群眾的角度思考問題,仔細分析他們的困難是什麼、希望做什麼,能幫助他們做什麼、做成什麼?”

把精準扶貧工作與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最高人民檢察院多年來形成了夯實基礎設施和發展產業扶貧“雙管齊下”的新模式,瓦廠村的脫貧之路也因此越走越寬。

生產生活:“三難”變“三通”

“瓦廠”是當地方言,意為低產田,是當地生產基礎設施落後的寫照。

一直以來,瓦廠村群眾行路難、吃水難、產業發展難的“三難”是阻擋村民們踏上幸福生活的“攔路虎”。因“水源差”,村民們只能靠天吃飯;因“交通閉塞”,種植的莊稼、養殖的畜禽運不出去;因“無產業”,群眾只有依賴祖輩傳下的傳統方式種植糧食養家餬口。

這些情況,最高人民檢察院派駐領導幹部看在眼裡、急在心頭。經過實地走訪、調研、審議,最高人民檢察院派駐領導幹部提出,圍繞“六個精準”的要求,堅持以“精準識別、結對幫扶、強化組織、夯實基礎、產業扶持”為抓手,整合資金啟動改善宜居環境建設,幫助村民硬化水泥路面等基礎設施建設,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為群眾脫貧奔小康奠定堅實基礎。

為改善交通狀況、方便村民勞作和生活,最高人民檢察院幫助瓦廠村完成了硬化5條路段9.1公里;通過積極爭取和上級扶持,建成重點村1個;全村建有沼氣池236個。

“三難”解決了,如今的瓦廠村,“瓦廠”變“沃土”。便利的交通帶動了更多的農業種植產業項目,肥沃的土壤寸土寸金,村民們緊緊依靠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土地,經濟收入逐步增加,舊貌換新顏,成為西疇縣西灑鎮農業扶貧攻堅的新標杆。

基礎設施改善後,瓦廠村打出了個性脫貧、產業扶貧、基礎扶貧、資金扶貧、智力扶貧等一個個脫貧致富“組合拳”,特色農業普遍覆蓋了貧困戶,挑起了精準扶貧的大梁,走出了一條綠色脫貧之路。

說變化:脫貧希望在產業

基礎設施問題解決了,村民脫貧信心樹立了,怎麼才能變“輸血”為“造血”,從根本上為貧困戶謀出路、闢新路、創富路?

沒有成熟的產業,是瓦廠村群眾脫貧路上的另一道坎。產業是脫貧致富的根本。為了調優瓦廠村的種植養殖結構,夯實永久脫貧的基礎,除了把資金、基礎設施和先進技術帶進村,最高人民檢察院還把創新發展的理念帶給了村民們。

這幾年,隨著脫貧攻堅工作不斷推進,村裡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通組路連戶路平坦寬敞,家家戶戶住上了安居房,村容村貌乾淨整潔,村級幸福院溫馨祥和,產業發展風生水起,群眾認可度大幅提升。

“這幾年村裡的變化太大了,原先我們村沒什麼像樣的產業,村民都靠天吃飯,出門都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沒辦法走。你看看現在,連戶路都硬化到家門口了,自來水也入戶了,還有很多特色產業,更是讓我們的收入大大增加了……”說起幾年來村裡的變化,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笑得合不攏嘴。瓦廠村黨總支書記謝朝恩介紹:“瓦廠村產業發展主要以種植養殖為主。產業發展12戶55人,資金兌現了54500元。入股合作社59戶204人,其中40戶入夾山代養點,13戶入上衝養殖場,6戶入股公交公司。2015年底實現生豬存欄 901頭,出欄406頭,大牲畜存欄834頭,出欄149頭;共落實甘蔗面積512畝,實現農民收入216萬元;八角、返季冬早蔬菜、楊梅等發展了特色產業,讓群眾走上脫貧致富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