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拍艺术网:清代咸丰元宝花钱

铜钱,古代铜质辅币,指秦汉以后的各类方孔圆钱,方孔圆钱的铸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国初年。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中国历代古钱币大多数是以铜合金形式铸造的,方孔钱(铜钱)是古代钱币常见的一种。古钱币又称之为泉、布、帛,孔方兄等。

古代铜钱除了铜钱还有花钱。花钱源于汉代,花钱在早期使用的时候主要是中国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玩钱,这种钱币由于不是流通钱,因此它的材质大都比较粗糙,中国民间把这种钱俗称为“花钱”。“花钱”虽然具有钱币的形态,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钱币中的“非正用品”。

中国民间花钱的种类繁多,诸如开炉、镇库、馈赠、祝福、玩赏、戏作、配饰、生肖等等都要铸钱,这种“钱”,其实是专供某种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纪念品。其中“吉语钱”是比较普遍的一类花钱。主要以“长命富贵”、“福德长寿”、“加官进禄”、 “天下太平”等吉语为内容,这同时也反应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力。

清代钱币版式、种类繁多,铜钱为年号钱。在清代,从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到同治、光绪、宣统,每个朝代都铸有钱币,但铸行当百、当千面值大钱的,则只有咸丰一朝。其中咸丰朝宝泉局所铸钱咸丰元宝有“当百”、“当二百”、“当三百”、“当五百”、“当千”等五种面值。当时采用了铜铁并铸的形式。“咸丰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等钱币都是属于宝泉局。

目前就有这样一枚咸丰元宝花钱展现在国内知名艺术网站上—虎拍艺术网。此枚钱币保存完好,币面包浆醇厚,材质为黄铜,色泽呈现金黄色,铭文字体雕刻得精致而又清晰,钱币表面布满纹饰,正面刻着“咸丰元宝”四个字,旁边是花卉、中国结等纹饰,背穿上下“当百”,左右满文雕刻宝局名,旁边也有纹饰,布局严密,设计精细,刀工精湛,形制规整,看上去既大气又美观。

虎拍艺术网:清代咸丰元宝花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