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價不到1元錢的它,竟能降低心腦血管病風險?

最近被“雞蛋”刷屏了。國內外各路媒體都在說,吃雞蛋能“降低心腦血管病風險”,“效果比藥還好”。

比如英國BBC,在文章標題裡直接把那句著名的“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改成了“一天一雞蛋,醫生也不看”(咳咳,其實英文還是“keep the doctor away”,這裡為了押韻,才這樣改的)。

单价不到1元钱的它,竟能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

光從數據看,確實非常驚人。研究結果顯示:每天吃雞蛋的人(≤1個/天),與基本不吃雞蛋的人相比,心血管事件風險降低11%,心血管事件死亡風險降低18%!更驚人的是,出血性中風風險降低了26%,相關的死亡風險降低28%!考慮到一個雞蛋單價不到1元,如果真有這麼神奇的作用,那這性價比也太高了!

单价不到1元钱的它,竟能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我們中國的學者——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李立明教授團隊,用中國人自己的數據——50萬中國人的研究隊列,隨訪時長近9年,得出來的研究結果,應該說對於我們中國人的飲食來說,還是很有指導意義的。這項研究發表在BMJ旗下學術期刊《心臟》雜誌上。

儘管研究者已經想盡辦法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但仍然有可能存在不可知的混雜因素。比如,這項研究本身的數據就顯示,常吃雞蛋的人,比起不吃雞蛋的人,教育水平和經濟收入都要高一些。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營養學教授Tom Sanders指出,日本、澳大利亞、北美、歐洲在變得富裕起來的幾十年裡,都觀察到了中風發生率下降的現象,但原因至今沒人搞得清楚。

所以,雞蛋是個好東西,這項研究也有它的意義,但不能直接認為雞蛋就是預防中風的良藥,甚至說成比醫生開的藥還好。要是真有需要用藥的病人看了這個新聞後,把雞蛋代替阿司匹林來吃,那可真是健康新聞傳播的悲哀。

分析這條新聞的傳播途徑,問題的源頭很可能出在BMJ出版集團的新聞通稿上,包括BBC在內的大多數媒體都是以這篇通稿為基礎發的新聞。這篇通稿的標題非常直接:“每天吃雞蛋能減少心血管疾病”,副標題是“一天一個雞蛋能降低26%的中風風險”。因此,健康新聞點評網站(Health News Review)毫不客氣地批評這篇通稿是“惡炒”(scramble)。

单价不到1元钱的它,竟能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单价不到1元钱的它,竟能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

其實,這項研究的一個更現實的意義,在於打消了一些人對雞蛋的顧慮。一直有人認為雞蛋裡膽固醇含量高,每天吃會得心血管病,但這項研究,以及不久前中國學者發表的另一項研究,都顯示每天吃一個雞蛋不會增加心血管病風險

其實,與其寄希望於某種神奇食物來防治疾病,不如關注我們的整體飲食結構。在這裡再次“安利”一下中國營養學會的膳食寶塔:

单价不到1元钱的它,竟能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