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臺灣和香港至今還要沿用繁體字?

實在想不出名字該取啥



簡體漢字是1949年中國大陸全面推行文字改革的結果,臺灣、香港和澳門當時不屬於大陸管轄,所以仍然使用繁體字。漢語的繁改簡實際上是當時的推動者推行字母文字不成,退而求其次的一個選擇,為了廣大群眾學習方便當然也是隨後找出的一個解釋。

正如美國英語仍然使用許多古老的詞語和句式,港澳臺仍然使用繁體中文。雖然各有原因,但客觀上卻保留了正規(傳統)文字。港澳臺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力地證明,繁體字對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沒有任何負面影響。



眾所周知,自上個世紀初一直有人提出要拋棄漢語,改用字母文字,因為無法得到政府的允許,所以退而求其次,推進簡體字和拼音。正如當時錢玄同所說“改用拼音是治本的辦法,減省現行漢字筆畫是治標的辦法”。在錢玄同等人的大力推動下,民國政府曾於1935年出臺過一版324個字的簡體字表,但由於多數學者和官員反對,所以僅僅六個月後就明令取消了。



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個星期後,在吳玉章等人的大力推動下,成立了國家文字改革小組,再次推動改中文為字母文字,由於沒有獲得批准,最後只好退而求其次,簡化漢字,同時推行拼音方案。

從漢唐開始,就有人在書信等非正式書寫中“發明”一些簡體字,在行書,尤其是草書中更有許多約定俗成的“簡化”字,但在正式的、官方的文字材料中,一直要用正規的繁體字。



簡體字的最大一個“好處”,也是當年大陸推行簡體字最有力的理由是:有利於學習。這裡當然是指有利於當年幾億不識字的農民和工人的學習。這聽起來非常有道理,也為吳玉章等人在推行字母文字失敗後,推動漢字簡化找到了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也得到了無數“想當然之人”的認可和支持。但港澳臺的“文字掃盲”一點也不比使用簡體字的大陸來的困難,成功的晚這個事實,強有力地告知我們這些想當然的人們:繁體字還是簡體字對於掃盲沒有明顯的區別。



這是因為,繁體字的構成都含有一定的邏輯或道理,容易記住; 而簡體字沒有了這些內在邏輯和道理,學習時只能完全靠死記硬背一筆一劃,因此學習起來不是容易了,而是更困難了。以“聖賢”二字為例,這裡的簡體字和字義根本沒有任何內在邏輯,所以記憶其字形和字義只能完全死記硬背。而他們的繁體“聖賢”則很容易把字形和字義聯繫起來:口耳王 是 聖,臣又貝 是 賢。很容易找到字形和含義的內在聯繫,這是我們的祖先發明漢字時的良苦用心,有利於子孫後代的學習和使用。而簡體字只是書寫少了一些筆畫,而學習和理解上都會增加出許多隻能死記硬背的麻煩。


無中生有hz

為什麼臺灣和香港至今還要沿用繁體字?

當時因為國民黨戰敗,蔣介石率領一批人逃到臺灣,不想與大陸共和,想自成一派,對大陸推行的政策,他們都予以反對,這裡包括反對使用簡體字,所以一直沿用官方的繁體字。

而香港則是因為當年還未迴歸祖國,正處在英國殖民統治,理應不會推行中國的簡體字政策,等迴歸祖國後,因為多年習慣的原因,就一直沿用繁體字到現在。

早在1935年8月21日,中華民國教育部就正式公佈了《第一批簡體字表》,同時公佈《推行簡體字辦法》9條。在1952年周恩來總理連同剛剛成立的中國文字改革協會委員,對我國漢字進行了一次由繁到簡的改革。在通過《關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後,並開始著手收集、整理編制《漢字簡化方案》,於1964年公佈最終《簡化字總表》,並在1986年10月,經國家語委經國務院批准調整,又重新發布了《簡化字總表》。

在華夏曆史上,繁體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了,而且一直都是我國的官方文字。那麼,中國當初為何要把繁體字改成簡體字呢?

有書君是這樣分析的:基於當時的國情考慮,中國在剛剛經歷重創後,經濟實力薄弱,再加上中國又是個農業大國,全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都在貧窮落後的農村,所以導致大部分人都是文盲。

為了更好的建設國家,滿足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加強文化的普及教育就成了人們首要解決的重要任務。

而“掃盲”就成了那一時期的熱潮,不管是在工廠,街道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會有識字和學習文化的掃盲班。

但問題來了,那些筆畫繁瑣的繁體字,對於本身沒有多少文化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難寫又難認。

為了讓大部分人民群眾能夠更快更好的學習到文化知識,於是就出現了文字的簡化改革和漢語拼音的普及,而這樣的改革使國人的識字率提升了九成。在此基礎上,才有能力學習更多的更高層的文化知識,從而掌握科學技術,實現科教強國的戰略目標,復興中華。

中國的五千年曆史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文化在經過不斷的演變更新後,變得規範化和統一化,便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傳承人類文明的工具。

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語言文化,更何況香港是後來才回歸的,而臺灣一直都自成一派,作為主張和平民主的祖國來說,開始都沒有要求他們文字統一,現在更不會,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他們怎麼方便怎麼使用,我們不做過多闡述,更不要政治化,因為我們自始至終是一家!


有書共讀

在華夏曆史上,雖然簡體字一直存在,但繁體中文一直都是我國的官方文字,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

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我國進行了一次文字由繁到簡的改革。由於當時香港和臺灣兩地並不受中國政府管轄,沒有被包括在改革範圍內,所以現在還在用繁體字。


那麼,中國當初為何要把繁體字改用成簡體字呢?

1956年1月,中國政府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主持關心下,結合了上百名專家,對數千個常用的中國文字進行了一次字體的簡化。當時的出發點,是考慮到中國國情——

當時的中國經歷了上百年的內憂外患,國弱民窮。中國又是一個幾千年的農業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在農村,而當時中國一半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和半文盲,而要在這樣的基礎上發展文化,建設國家,識字掃盲成了一個重要的歷史任務。

那個時期在工廠、街道、農村到處都組建了掃盲班,識字和學文化是那一時期的熱潮,但是遇到困難,繁體字筆畫多,難寫難認,掃盲的對象是大批的大字不識一個的成年人,為了這一需要才根據群眾中的一些書寫習慣形成了簡化字。

簡化文字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數以億計的人民大眾,能夠儘早儘快地識字認字,提高使用文字的速度,提升文化水平,方便學生在校學習,以此為最基本的基礎,才有能力學習更高的科學技術。


城市研究所

我也不是完全反對簡化字,只是對現行簡化字感到深深的不滿與遺憾。

中華民族圖騰式的、標誌性的那一些字才是不該被簡化。比如國家、漢字、禮義、華夏、龍鳳等。

在那個極左思潮盛行的年代誕生的簡化字,能有多少科學性可言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完下面的分析。

一、嚴重違背六書的字

我能夠接受“帆、體、舊、淚、龜、購、膚、灶、塵、鬱”等遵循“六書”原則的簡化字(部分原本已是俗字或意義差別不大的通用同音字)

但是最無法接受鄧、劉、對、聖、觀、雞、觀、戲等違背“六書”的簡化字。

這類字都是將一半的偏旁用“又”、“×”符號代替。使得許多原本符合六書的漢字,被隨意地不負責任地用粗暴的符號進行替代。

既然漢=漢,觀=觀,鷄=雞,那麼為何:

漢?為何國家之國如此神聖的字要直接用日本漢字的國?

時(時)、標(標)、際(際)、掛(掛)、爺(爺)這些字本來也不難寫,是典型的會意加形聲字。簡化字莫名其妙的要破壞他們的結構。

二、常用字簡化不規則導致書寫和認知混亂的字

隋、隨、髓、墮……這估計是簡化的最不徹底的一批常用字,小時候老師要強調很多遍這些字聲旁的區別,到底是寫成“有”還是寫成“左+月”讓人感到傻傻分不清楚。

還有盧簡化為盧,我也贊同了。但瀘、顱也簡化成了瀘、顱,為何驢、爐、廬、蘆卻變成了驢、爐、廬、蘆。完全沒有系統性嘛。人為的造成難學難記。而且一點也不形聲!

三、不同音、不同意的字簡化合並造成的讀音模糊和或歧義的

儘管(盡?、儘?)

樹幹(幹?、幹?)

……

這些詞在港臺不會念錯,但是在大陸卻是最容易被唸錯的詞。

還有網上流傳甚廣的一些邪惡段子,就是利用了簡化字帶來的歧義,諸如:我下“面(麵)”給你吃、“幹(乾)”妹妹等。(臉紅掩面)

麵字,也是非常非常好的一個會意形聲字,不但不難學,還能學到知識,知道麵條,灰麵是小麥製成的。

心臟(臟)中國人心都髒了嗎?臟字雖然難寫了點,但是寶藏之藏不是沒有被簡化嗎?心臟,臟腑,人身之寶也,何須多言,看一眼,講一次就記住了,為什麼要去和髒亂差搞到一起?

生薑,從艹從畺,會寫僵,疆,韁,還不會薑麼?一目瞭然的會意字形聲字,為什麼要和姓姜的姜合併?生薑蒜是植物,和羊女有半毛錢關係嗎?

山谷和稻穀(穀)有半毛錢關係嗎?

頭髮和發財 書卷和席捲 眼睛睏和困囚 前後和皇后 公里和裡面 酒麯和彎曲 屋舍和捨掉

雲雨和人云亦云 醜陋和子醜寅卯

北斗,升斗和鬥爭 如果因為門和鬥太過相似,大可用異體字鬦來作為正體嘛!

颱風和颶風一樣是風的名稱,可不是臺灣來的風,很多很多人小時候都認為是臺灣的風吧!

颱字被消滅了,颶風卻保留了。奇哉怪哉!

還有很多很多搞笑的同音亂合併!

不過,也不難理解為什麼要搞這些牛頭不對馬嘴的同音合併。漢字簡化的最初目的就是要消滅漢字,搞拼音文字嘛

四、不考慮漢字的本意

一些漢字被盲目和機械地簡化,比如“羆”字,本意是一種大型熊類,從漢字結構上拆分是“四”+“熊”,卻被編寫簡化字表的磚家叫獸們當做了“罷”(罷)+“灬”,於是機械式地簡化成了“羆”。

五、造成社會困擾的簡化字

肖(蕭)姓、付(傅)姓、代(戴)姓、閆(閻)姓等曾經被二簡字給害了的姓氏(尤以肖簡化得最徹底),導致原本一家的人,成了兩家。而葉姓、葉姓,寧姓、甯姓等因為不同音不同意的字簡化合併為一個字,導致原本不是一家的,成了一家。(最近關於寧澤濤的姓怎麼讀,一群專家和網友開始在網上撕開了。)

六、不繫統且特別醜的簡化字

這個純屬個人視覺感官。

比如“蘭”字,簡是簡單了,可是奇醜無比!蘭亭序,蘭花,多麼風雅雍容的名詞。換成蘭字,真是掉了幾個檔次! 而且而且,瀾闌斕鑭都沒有簡化,攔欄卻簡化了。

由此引申:看看下面和闌共有“柬”的幾個字卻被搞成了另一種模樣:

“揀”字右半部按照草書簡化成“揀” 後其醜無比,書寫起來也很麻煩,老師教小朋友寫這個字也很費時,因為要區別東字嘛。

其實,煉,練,揀,都是會意和形聲字,左邊表意,右邊形聲“an”,那個東不東的偏旁算什麼玩意?然而,其繁體寫法“柬”,雖然筆畫多了點,但是看起來舒服,寫起來也更方便,磚家們又沒有將獨體字“柬”進行簡化。而且 “諫”字也沒有簡化右邊,真是奇形怪狀,毫無系統毫無規律的亂搞瞎搞!


混有道德

因為他們沒有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簡體字的洗禮。保護了中華最傳統的東西。香港的繁體字要比中華民國(實際控製區的臺灣)更為古老,臺灣繁體字是經過民國簡寫後的,而香港自1840年來就是不列顛的領藩 保持了十九世紀中國的文字。比如“為”就是中華民國的寫法。而香港則更為古老。


左都御史巡撫蘇松

現行的簡體漢字依據的是1956年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的《關於公佈漢字簡化方案的決議》和《漢字簡化方案》,具體參照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出版的《簡化字總表》。偶爾也能見到的一些“奇怪”的簡化字,如“雞旦”“仃車”“快歺”“𡬝”等,則是屬於1977年後推行的“二簡字”,不過這一方案在1978年就停止使用並在1986年正式廢止了。

無論哪種簡體字,都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推行。其時的香港,主權尚未迴歸,因此並不在推行範圍內,故繼續使用繁體字。

1935年,中華民國教育部發布的《第一批簡體字表》

臺灣則由於政治原因,自然也不會實行大陸的方案。但並不意味著臺灣沒有過簡化漢字的想法。從民國時期開始,簡化漢字就在知識精英中形成過許多次想法,1935年,當時的教育部還發布過部令,正式公佈《第一批簡體字表》,同時公佈《推行簡體字辦法》9條。但由於國民黨元老戴季陶的強烈反對,僅於次年就奉行政院令收回了。1952年,蔣介石在臺灣重提簡化漢字一事,並很快成立了“簡體字研究委員會”。豈料再次遭到廖維藩、胡秋原等106名“立法委員”的反對,使得此事耽擱了。其後大陸率先推出簡化字,臺灣基於政治考慮,避免唱和,並保持“正統”,於是徹底擱淺了簡化的想法,一直沿用繁體漢字至今。

不過,應當明確的是,香港和臺灣的繁體字存在一些差異,並不完全一樣。


徐鵬遠

很大一部分人認為漢字導致了中國社會的落後,這便是所謂的“漢字落後論”。

其實不光臺灣和香港,目前大陸地區以簡體字為規範漢字,而海外華裔和港澳臺地區以繁體字為正體字。漢字簡化是從清末的救國圖存運動中興起的。近代中國積貧積弱,一些人開始尋找救國的道路。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便認為是漢字導致了中國社會的落後。在此後的近代化浪潮中,“漢字落後論”一直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漢字改革成為了一種主流。在這期間,不光是漢字簡化,甚至切音字、注音字母運動、拉丁化新文字運動。

建國以後,《漢字簡化方案》和《關於公佈》使得簡體字在大陸成為了規範漢字的地位,從此大陸進入了簡體字時代。至今已經通行了六十年之久,為全國大規模掃除文盲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因為簡體字相對來說更容易學習掌握,比如建國之前,文盲率為80%,而1964年文盲率便下降到了33.58%。

不過凡事過猶不及,之後人們普遍認為漢字越簡化越有利於使用,因此1977年再一次公佈了《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不過這一次由於簡化使得很多漢字變得非常類似,使得語義表達不清。比如當時將“副”“傅”“腐”全部簡化為付,這個時候的付(副)團長很容易讓人理解為付團長。由於具體實行中存在種種弊端,所以第二次簡化並未大規模實行。其實國民黨也是推行過漢字簡化方案的,不過由於雙方的對抗關係,最終國軍迴歸了古典文化傳統。


歷史是什麼

前幾年到新加坡旅遊,驚訝地發現新加坡居然使用簡體字!大家知道新加坡並不親華,為了提高溝通效率,這種胸懷值得敬佩!建議香港臺灣推行簡體字,這並不意味著放棄傳統文化。小兒在香港讀小學,看他寫繁體字,真的浪費了不少時間啊!


親子教育崔老師

Hello.五十年代初期,國內還是通用繁體字,之後曾不斷簡化,而臺灣、香港和澳門至今仍通用繁體字,對繁體字起著保護和傳承作用。繁體字有其幾千年歷史,雖然時有簡改,但未大刀闊斧。新中國成立後曾幾次簡化繁體字,簡化字體很多,語言學家在繁體字形的基礎上儘量保持原字形,在筆劃上縮減,以不完全失去原字形狀又便以書寫。實際上繁體字筆劃確實大多,如圖:



像這些如此繁密筆劃的字體,能簡化一些未嘗不是好事。事物不是一成不變的,尤期繁雜的字體、如能法定地適當簡化未嘗不可。至於有幾千年流傳的繁體字,應不遺餘力地保護也不要失傳,而且文字法定化也不要大僵化,我很贊成繁體與簡體通用。


不輕信不盲從

我在小學五年級時,學校開始教新的簡體字,後來又沒有教了,原因是臺灣,奧門,香港,就是祖國沒有真正的統一,國家長久分離而文化是永遠傳承下去的,所以現在簡體字,繁體字在香港,臺灣,奧門都還在用,只有新加坡用簡體字,說句實話用簡體字方便多了,不過現在大開放年代,很多人繁體字,簡體字都會用,哪種方便用哪種字,中華文化就是這樣繁衍過來的,我個人希望祖國與臺灣實現真正統一之後,漢字還可以簡化,把那些筆劃多的加以簡劃,讓中華文化一代一代繁衍精闢好記又讓更多人接受,讓中華文化在世界上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