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欲修其身,必先誠其意

太极拳欲修其身,必先诚其意


​ 練習太極拳,當要知道太極拳的特點是什麼。太極拳首先有一個形體動作,即外形。其次,有內在的神、意、氣。太極拳是把外在的形和內在的神、意、氣融合在一起,互相依存,成為一體的拳術。所以,我們無論是為了健身還是為了技擊練習太極拳,都離不開這兩個方面。隨著時代的變遷而帶來的太極拳習練目的的變化,讓更多太極拳習練者選擇了注重健身和修身養性,而技擊則變得次要。
太极拳欲修其身,必先诚其意 為了修身養性而練習太極拳,一要做到松,即放鬆;二要做到靜,即安靜、心靜。這裡的松和靜,都是在意識的指導下進行的。正如《十三勢歌》曰:"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為什麼從修身養性的角度練習太極拳,要把松和靜放在首位呢?這是因為只有做到松、靜,心情才能平靜,肌肉才能放鬆,氣血才能疏通。



太极拳欲修其身,必先诚其意 做到了松和靜,我們在練習太極拳時,就能有得氣的感覺。這裡的"氣"不是呼吸之氣,而是內在的、在人體經絡中游走的一種物質。這種物質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在練功的過程中感覺得到。練太極拳如果得氣了,渾身上下都是非常舒適的。中醫認為,人離不開氣和血,氣是血之帥,血的運行是靠氣的推動進行的。所以,氣是人體內部生命的動力。人體只要氣血充盈,身體就健康。所以,練習太極拳只要做到了松、靜,就能使氣血暢通,生命健旺。因此說,只要做到松、靜,練習太極拳就能達到一定的健身和修身養性效果。松和靜是相輔相成的,是在意念的指導下進行的,兩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