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活人墓”遭無情取締,政府奉勸村民:不該做的不要做!

大家都知道,墓地是逝者的安息之地。但在雲南的某個農村裡,村民還健在時,就已為自己準備好墓地或是提前購買墓地,來作為百年之後的安息之地,這種也被稱為“活人墓”。

“活人墓”一詞並未陌生,在金庸小說《神鵰俠侶》就有提到。但其實,古代的幾個朝代都有“活人墓”這一說,根據清代趙翼《陔餘叢考·生祠》中考據:“《莊子》 庚桑子所居,人皆尸祝之,蓋已開其端。《史記》中欒布為燕相、燕齊之間皆為立社,號曰欒公社;石慶為齊相,齊人為立石相祠,此生祠之始也。”可見,活人墓的起源很早。又如:古代帝王在生前便開始修建陵寢,也是活人墓的一種。

雲南“活人墓”遭無情取締,政府奉勸村民:不該做的不要做!

現今,由於人口數量增多,土地資源日趨嚴峻,政府不得不實行殯葬改革,大力推進公益性和經營性公墓的建設,其目的就是緩解環境資源壓力。對比活人墓這樣沒有經過任何手續便隨意佔地建蓋,一直是政府嚴厲打擊的對象,一經發現,政府會直接拆除。但仍然有一些人枉顧法律規定,私自建設活人墓,原因有二:

原因一:根深蒂固的傳統喪葬觀念影響

活人墓之所以會從古延傳至今,與傳統喪葬習俗觀念密不可分。中國的喪葬觀念裡講究孝道,所以很多子女為盡孝道會提前為長輩準備一個風水寶地,讓長輩百年之後可以安息。而且,風水學在喪葬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人認為提前搶佔一個風水好的墓地,寄希望家族能夠繁榮興盛。

雲南“活人墓”遭無情取締,政府奉勸村民:不該做的不要做!

原因二:土地價格持續飆升,擔心買不起

確實,現在國內土地資源的稀缺,造成土地的價格持續上漲,進而導致墓地價格也水漲船高,很多人都高呼:死不起!在這樣的環境下,很村民擔心到時候自己走了之後,墓地上漲的太厲害,子女買不起。為了不給子女增加負擔,所以會提前購買以規避這個“漲價”風險。

但活人墓的大面積佔地特點註定要被取締的。雖然修建活人墓的人有這樣那樣的原因,但掩蓋不了其對生態環境和殯葬秩序的破壞:

一是活人墓具有迷惑性。很多人其實都知道政府是不允許建造活人墓。所以他們準備的“活人”墓穴多為“半成品”,沒有墳頭、沒有墓碑,只有月臺,個別還會採用“障眼法”栽上樹木、填上泥土掩蓋真相。並且有的“活人”墓穴墓碑上只刻有出生日期,沒有死亡時間。

雲南“活人墓”遭無情取締,政府奉勸村民:不該做的不要做!

二是活人墓具有破壞性,這也是最主要原因。很多活人墓都是家族豪華墓,往往會佔用一座山或一片耕地或一片林地的區域,修建好幾座的家族墓,而且一個比一個豪華,一個比一個氣派,這不僅嚴重侵佔了耕地面積,還破壞了生態環境。

三是很對活人墓還具有牟利性。有的人專門圈佔一片地來建活人墓,然後買賣給他人,從而謀取暴利。這與喪葬講究緬懷逝者、悼念親人的文化取向完全違背。也不符合國家殯葬法制化、規範化的需求。

雲南“活人墓”遭無情取締,政府奉勸村民:不該做的不要做!

這些理由都註定了活人墓是不為政府所允許的。如今國內正興殯葬改革,全國各地都嚴厲打擊取締活人墓。《雲南省殯葬管理條例》第十八條中明確規定:“禁止在公墓外修建活人墓。違反規定修建的活人墓,由墓地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力量強行拆除。”文山市、曲靖市、昭通市、保山市等城市也依據法規對本地區的活人墓進行了一系列清理。

因此,在國家大力推行綠色殯葬改革之下,政府奉勸村民:不該做的還是不要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