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簽名領軍者Docusign,能否躋身百億美金俱樂部?

電子簽名領軍者Docusign,能否躋身百億美金俱樂部?

DocuSign成立於2003年,是全球領先的電子簽名和數字交易管理(DTM,Digital Transaction Management)解決方案供應商,2018年4月,DocuSign在納斯達克IPO,當前市值突破70億美元。縱觀DocuSign的發展歷程,應用場景的擴展、目標客群的遷移、產品和獲客模式的轉變以及對新興技術的擁抱,有眾多值得國內同行借鑑的地方。

指導 | 凱文 李喆

撰寫 | 喬東

“無紙化辦公”概念提出後,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及眾多協同工具普及有了顯著推進,但文件審批、合同簽署等環節,人們仍執著於紙質文檔。因此,電子簽名技術的普及成為打通企業無紙化辦公的最後一環。

信息化相對成熟的美國市場,在上世紀末出現了電子簽名和電子合同技術,但在2010年後,這一技術應用才迎來市場爆發機會,DocuSign正是這一波機會中成長起來的標杆公司。

2003年,DocuSign成立,經過15年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電子簽名和數字交易管理(DTM,Digital Transaction Management)解決方案供應商,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基於認證和用戶身份管理的電子簽名服務,並以此為核心搭建更廣泛的協議流程自動化管理平臺。

2018年4月,DocuSign在納斯達克IPO,上市當日市值突破60億美元,對比IPO前2015年最後一輪融資的30億美元,估值翻了一倍。

截至2018財年,DocuSign擁有2255名員工,在全球市場擁有超過37萬客戶和數億用戶,平臺累計完成交易達7億筆,年收入達5.12億美元。

電子簽名領軍者Docusign,能否躋身百億美金俱樂部?

合法性確立及技術發展,推動電子簽名的快速普及

電子簽名、電子合同是隨著電子商務興起而獲得應用,並在政策和技術兩個核心驅動之下,最終逐漸普及。

第一個重要節點,是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美國,以互聯網為運營平臺的電子商務交易,逐漸成為美國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支點,在政府大力支持下,電子商務立法提上議程。1999年,美國統一州法委員會(NCCUSL)發佈了《統一電子交易法》(UETA);2000年,時任總統克林頓簽署了國會兩院通過《電子簽名法》。

這一系列法律的頒佈,使得電子簽名的合法性得到認可,由此電子簽名得到初步發展。

第二個重要節點,是2010年之後,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迅速滲透,電子簽名才進入飛速發展期。

技術對電子簽名的巨大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技術滲透帶來的產品體驗顯著提升,在保證安全性的同時,用戶認證流程大幅簡化,移動終端的普及使得簽名的便捷性和易用性得到提升。

另一方面,是電子簽名SaaS出現,為企業提供了可快速部署的平臺化解決方案,隨著SaaS的市場接受度提高,電子簽名得到進一步的普及。

從電子簽名向數字交易管理轉型,不斷尋求新的業務場景

成立初期,DocuSign以房屋租賃領域為切入點,與房產交易軟件商ZipLogix合作,為房產經紀人提供房屋交易、租賃合同的在線簽約服務,在降低了簽約成本的同時提升了用戶體驗與簽約效率。

配合著美國較為成熟的企業服務市場,DocuSign從房屋租賃快速向其他領域快速拓展,目前基本可以滿足包括地產、金融、保險、醫療、高等教育、通信、零售、製造業、旅遊業和非營利機構等在內的大部分行業需求。

在積極拓展新行業的同時,DocuSign也在不斷尋求新的業務場景。迄今為止,DocuSign平臺提供電子合同簽署的全流程服務,並從逐步從電子合同衍生到企業內部基於文檔的數字化的管理,即數字交易管理(DTM,Digital Transaction Management)。

在企業的傳統的數字化流程中,部分環節,尤其是文件審批、簽署通常還是在線下來完成。數字交易管理(DTM)旨在解決企業數字化的最後一公里難題,對基於文檔的事務進行數字化管理,以此來創建更快、更容易、更方便、更安全的流程,在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減少錯誤的同時提供卓越的用戶體驗。

與此同時,DocuSign是DTM標準的制定者之一,與Visa、英特爾等300家企業成立了xDTM協會並擔任董事,xDTM協會於2015年發佈了第一版數字交易管理(DTM)標準。

DocuSign的數字交易管理平臺為企業提供完整的流程管理解決方案,可與企業客戶現有的內部系統(包括CRM,HRM和ERP等)做集成,為企業內部銷售,市場營銷,採購,人力資源,IT,法律等不同的業務場景和部門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

DTM將DocuSign的電子簽名技術嵌入到現有的工作流程中,拓展了協議自動化流程,有助於構築完整的“協議體系”,即協議的準備、簽署、發送存儲及管理,並跟進合同簽署後的履約執行情況。

電子簽名領軍者Docusign,能否躋身百億美金俱樂部?

目標客群從中小向大企業遷移,重點開拓福布斯2000強企業

DocuSign將目標客群分為三部分:1)頭部客戶(enterprise businesses),主要指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單中的大型企業;2)商業企業客戶(commercial businesses),並按人員規模劃分為兩個梯度,在250人以上的大中企業,以及10-250人的中小企業客戶;3)小微企業客戶(very small businesses, or VSBs),包括10人以下的小微企業及自由職業者和個人消費者。

在成立初期,DocuSign主要服務商業企業和小微企業客群,但中小客戶付費能力與付費意願較低,流失率又比較高,這使得DocuSign的電子簽名調用量和營收增長都較為緩慢,2003-2010年累計營收不足2000萬美元。

為此DocuSign改變市場策略,在2011年聘用了第一批大企業客戶銷售專員,並從2013年開始為大企業客戶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將目標客群擴展到大型企業後,DocuSign業務發展迅速。

2013財年,DocuSign大企業客群新增合同額達到500萬美元,平均合同額(average annual contract value,ACV)超過30萬美元的客戶累計為30家,到2018財年ACV超30萬美元的企業客戶累計有200多家。

大企業客戶戰略無疑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目前DocuSign付費客群也是以大中企業客戶為主。截至2018財年,DocuSign擁有超過37萬付費客戶,包括4萬多頭部和商業企業客戶,以及30多萬的VSBs客戶,在5.19億美元總營收中,4萬多家的大中企業客戶貢獻了85%,而30多萬的小微企業及個人用戶只佔15%。

雖然大客戶貢獻收入佔比很高,但單客貢獻收入集中度並不高,這說明DocuSign的客戶結構比較健康。譬如,全球10大技術公司中的7家,20大製藥公司中的18家,前15大金融服務公司中的10家,都是DocuSign的客戶,但最大客戶貢獻的收入不到總營收的3%。

推出合作伙伴戰略,產品形態從平臺形式向API模式轉變

重點客群向大中企業轉移,與之相對的是獲客模式的轉變。當面對小微企業客群時,DocuSign通過免費試用、電話銷售的模式進行市場推廣,以極低的獲客成本完成對這部分客群的覆蓋。

但面對大中企業客群時,會需要更多的線下銷售人員來獲取客戶,除直銷外,DocuSign推出了合作伙伴戰略,與SAP、微軟、谷歌、Salesforce、Visa、戴爾、英特爾、三星、NTT等軟件開發商及經銷商達成集成、分銷等多層面的戰略合作協議。

迄今為止,DocuSign合作集成商達300家,大幅增加了Docusign所能觸達的行業及業務場景,同時合作伙伴已成為DocuSign最主要的獲客渠道之一,客戶在採購合作軟件商的產品之後,通過集成在軟件中API接口可直接使用DocuSign的產品來創建、簽署、發送和管理協議。

從產品模式上來看,DocuSign目前提供平臺和API兩種模式,隨著大中企業客群業務佔比的逐步增加,以及DocuSign逐步從電子簽名滲透到企業內部的數字交易管理(DTM),API接口的電子簽名調用量佔比逐步提高,2018財年已達60%以上。

積極擁抱新技術,不斷拓展業務邊界

DocuSign在美國已成為電子簽名的代名詞,作為電子簽名和數字交易管理(DTM)領導者,DocuSign仍在積極的拓展服務邊界,不斷推出新的服務場景。

2016年10月,DocuSign推出了支付服務——DocuSign Payments,通過與Stripe、Braintree及PayPal支付供應商進行整合,將支付服務添加到現有的簽名流程中,客戶能夠一步簽署文件和付款,縮短了企業的回款時間,提高了回款率,同時降低了用戶二次操作的失誤風險。

DocuSign Payments應用場景非常多,如房屋租賃、保險購買、手機購買,汽車租賃、酒店住宿、稅務申報等等。

在不斷延伸業務邊界的同時,DocuSign將AI、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到產品中,以提升用戶體驗。

2017年12月,DocuSign完成對Appuri的收購。Appuri是一家位於西雅圖的專注於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的創業公司,為企業提供智能化的分析工具,幫助企業精準投放營銷信息,提高用戶轉化率等。

收購Appuri後,Docusign將其平臺整合到自身產品中,把數據彙集導入機器學習模型,分析完成後,得出Docusign產品的關鍵業績指標、流失率、轉化率、地理分佈等圖示表,並可選取不同類別數據做交叉分析,幫助Docusign在提升用戶轉化的同時,減少客戶流失。

訂閱收入佔比、毛利率等指標進一步提升,DocuSign 短期內有望實現盈虧平衡

作為更廣泛的協議平臺的核心部分,DocuSign為客戶提供全球領先的電子簽名解決方案。

從DocuSign的收入構成來看,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電子簽名SaaS軟件的訂閱服務收入,訂閱合同的期限通常為1-3年,根據客戶所選擇的電子簽名類型、調用量以及所選增值服務的內容來確定不同的收費標準;另一部分為專業服務收入,主要是為客戶提供的部署和系統集成的交付服務收入。

電子簽名領軍者Docusign,能否躋身百億美金俱樂部?

從收入佔比來看,訂閱服務收入是DocuSign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18財年,DocuSign營收為5.19億美元,其中訂閱收入達4.85億美元,佔比為93%,相比2016、2017財年的91%,仍在提升。

專業服務收入主要由新客戶帶來,是因為專業服務中的實施、部署費用主要在產品交付的第一年支付,後期的維護費用比例較低。2018財年DocuSign專業服務收入佔比7%,金額為0.34億美元,比2017財年的0.33億僅增長3.12%。

可以推斷,DocuSign訂閱服務佔比的提高,將主要來自於老客戶的續約和增購,當前DocuSign老客戶的資金留存率為115%。同時,據DocuSign披露,訂閱收入增長的70%取決於老客戶的增購,2014-2018財年前100名客戶的增購後平均客單價為初始客單價的5.3倍。

因此可以預估,在2019財年DocuSign的訂閱服務佔比會進一步提高。

電子簽名領軍者Docusign,能否躋身百億美金俱樂部?

隨著訂閱服務佔比的提升,DocuSign的毛利率從2016財年的70.51%提升至2018財年的77.19%,其中訂閱服務的毛利率更是達到了82.7%。

電子簽名領軍者Docusign,能否躋身百億美金俱樂部?

與專業服務的成本構成主要為人力不同,訂閱服務除人力成本外,還包括系統維護費用及第三方託管費用。

2018財年,DocuSign訂閱服務的成本為8380萬美元,同比增加1050萬美元,其中包括三方數據中心的託管運營成本增加760萬美元、人力成本增加200萬美元以及一些其他費用,可以看出託管費用佔比較大,為70%+。

經過橫向對比發現,2017財年DocuSign訂閱服務的成本為7330萬美元,較2016財年增加2470萬美元,其中託管費用的增加額為1750萬美元,佔比同樣為70%+。從而推斷出,訂閱服務的成本中的絕大部分為數據中心及相關的託管運營費用。

另外,從成本的增速可以看出,2017財年DocuSign訂閱服務的成本增速為51%,與訂閱收入52%的增速基本持平,但2018財年DocuSign訂閱服務收入增速為39%,成本的同比增速僅為14%,規模的邊際效應在增強。

從而可以預估,未來隨著訂閱服務佔比的逐步提高,以及技術和基礎設施效率提升帶來的託管成本下降,DocuSign的毛利率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雖然從利潤角度看,DocuSign在快速增長的同時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6、2017財年的虧損額都在1.2億美元左右。但隨著銷售、研發、管理費用的佔比逐步減少,2018財年虧損大幅縮減至0.52億美元,營業利潤率為 -9.97%。

電子簽名領軍者Docusign,能否躋身百億美金俱樂部?

從具體的營業費用構成來看,2018財年DocuSign的銷售費用佔比為53.60%,同比下降近近10個百分點。研發、管理費用分別降低了5.69%和1.16%。

通過與客戶關係管理(CRM)領域的龍頭SaaS軟件供應商Salesfore對比,可以看出,DocuSign在營銷、研發、管理費用等方面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空間。

電子簽名領軍者Docusign,能否躋身百億美金俱樂部?

同時據DocuSign首席財務官Mike Sheridan表示,公司目標是在5年內將市場及營銷成本(2018財年為54%)降至收入的35%至39%,並擁有20%左右營業利潤率。

綜合來看,隨著技術和基礎設施效率帶來的託管成本下降,以及隨著DocuSign客戶規模的積累,老客戶續約和增購收入佔比的提升,由此導致銷售費用的佔比將逐步降低(新增大中企業客戶的銷售週期為3-9個月,成本較高),因此在保持當前增速的條件下,DocuSign 有望在短期內實現盈虧平衡。

電子簽名潛在市場空間為250億美元,預計 DocuSign 2020年估值達100億美元

從整體市場規模來看,按照Aragon Research的全球數字交易管理(DTM)報告,DTM市場潛在市場空間為300億美元,另一方面DocuSign通過自身在全球核心市場中的總體目標客群數量,對應DocuSign目前在不同規模客群的平均客單價,預估得出潛在的市場空間為250億美元。

據Forrester Research統計,2017年DocuSign佔據電子簽名市場的40%份額,由此測算當前的電子簽名市場為15億左右,整體的市場滲透率還非常低,只有5-6%。

電子簽名領軍者Docusign,能否躋身百億美金俱樂部?

在潛在市場空間如此廣闊的情況下,DocuSign的營收增速卻逐步放緩,從2014年的80%逐步降到2017財年的53%以及2018財年的36%。目前來看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入局者增加,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除老牌軟件廠商Adobe在2011年通過收購echoSign進入電子簽名領域外,新興廠商HelloSign、SignNow、eSign Genie先後成立,並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

第二,DocuSign自身發展遇到一定困境,2015年獲得3.03億美元融資後,Docusign意在上市,卻因種種原因拖延至2018年4月,期間未再融資的同時股權被批量轉售,更為糟糕的是,DocuSign的管理層發生了重大變動,CEO職位空置了18個月之久,直至2017年1月Daniel Springer上任。

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Docusign上市後將進一步擴大在電子簽名領域的領先優勢,目前Adobe是Docusign最大的競爭對手,市場份額為15%,與Docusign還有較大的差距,另外Daniel Springer上任後,管理層的穩定也將為公司戰略的有效執行提供了基礎。

DocuSign CEO Daniel Springer表示,營收增長一直是公司的首要任務。DocuSign剛剛推出了新的業務增長戰略,除獲取新客戶,維護老客戶之外,國際業務將成為DocuSign最主要的收入增長點。

為了向歐盟客戶提供的基於eIDAS標準的電子簽名服務,DocuSign從2014年開始在歐盟建設了3座數據中心。DocuSign也在積極開拓英國、澳大利亞和日本市場,併為日本市場量身定製了名為eHanko的電子簽章解決方案。2018財年,DocuSign的國際業務增速約為44%,營收佔比提至17%。

2018年4月27日,DocuSign登陸納斯達克市場,發行價29美元,募集資金6.29億美元,公司表示,資金將用於增強 DocuSign的電子簽名平臺和擴展銷售及客戶成功團隊。

基於當前極低的市場滲透率、上市後公司品牌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資金充裕後團隊擴張帶來的業績加速,以及管理層穩定後公司增長戰略有效執行等多方面的因素,愛分析預測Dcousign未來2-3年內仍能保持25-35%營收增速。

電子簽名領軍者Docusign,能否躋身百億美金俱樂部?

2018年4月27日,DocuSign登陸納斯達克市場,上市當日市值突破60億美元,截至2018年5月29日,DocuSign市值已突破70億美元,P/S倍數為13X,可見市場對其未來普遍看好。

對比Intuit、Xero、Coupa、BlackLine等優秀企服SaaS公司的數據,綜合DocuSign的預期增速,愛分析給予其10-13X的EV/Revenue倍數,由此推算,在2020年預估營收8.71億的基礎上,DocuSign是市值有望突破100億美元。

電子簽名領軍者Docusign,能否躋身百億美金俱樂部?

國內市場處於初期階段,DocuSign的發展歷程及業務模式值得借鑑

反觀國內市場,雖然《電子簽名法》在2005年就已施行,但電子簽名的快速發展是在SaaS服務落地中國之後,入局者在2013年之後開始湧現,整體行業市場仍處於初期階段,市場集中度較低,競爭激烈,各家廠商的業務量並沒有呈現明顯的量級差距。

縱觀DocuSign的發展路徑,可以看出電子簽名行業的幾個發展趨勢:

一、市場開拓以企業為主,搶佔頭部客戶至關重要。一方面目前電子簽名的主要應用場景還是在B2B、B2C以及企業內部的流程審批環節,C2C的落地場景不多,市場需求不強;另一方面,大企業的付費能力更強,對於數字化管理的需求更強。

所以,目前國內市場開拓也是以大企業客戶為主,頭部客戶易引發鏈式效應,帶動企業上下游的供應商使用電子簽名平臺的服務。

二、多元化的市場開拓渠道。DocuSign與Google、Microsoft、Oracle、Salesforce、SAP等一系列重量級IT技術廠商達成戰略合作關係,與300種軟件做了預先集成,合作伙伴已成為DocuSign最主要的獲客渠道。

與之相比,國內的電籤簽名廠商與軟件廠商的集成略顯不足,相信隨著電籤廠商體量的增長以及電子簽名市場的發展,渠道會逐步成為業內公司的主要獲客渠道之一。

三、積極擁抱新技術。DocuSign將AI與機器學習等新技術集成在產品中,為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體驗,2015年10月,DocuSign與Visa合作,推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汽車租賃合約。

目前來看,國內電子簽名廠商與區塊鏈技術結合主要在數據存證服務方面,基於區塊鏈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的技術特徵,記錄電子合同簽約全流程,保證數據存儲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不斷尋求新的電子簽名應用場景。DocuSign嘗試從電子簽名平臺向數字交易平臺(DTM)的進行轉變,並衍生出支付等新業務場景。

國內廠商也在不斷尋求創新,在不斷橫向開拓新行業的同時,縱向上也從電子合同逐步向企業內部的審批流程進行延伸,相信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電子簽名將成為互聯網時代契約生態體系的一項基礎設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