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泥扶不上牆—殲8ⅡM

在我國的戰機裝備史上,要論哪個型號爭議最大,當屬沈飛的殲8系列(俗稱:八爺)。

爛泥扶不上牆—殲8ⅡM

殲8是沈飛於上世紀60年代在參考米格-21的基礎上研製的一種雙發高空高速截擊戰鬥機,原型機於1969年7月5日首飛。80年代,沈飛將殲8Ⅰ進氣道改為機體兩側進氣,機頭空間安裝更大的火控雷達,同時換裝推力更大的渦噴-13(WP-13)發動機,這就是殲8Ⅱ。

爛泥扶不上牆—殲8ⅡM

實事求是講,殲8系列有不少的毛病,而且這些病都是從“孃胎”裡帶出來的,裝備部隊後就被飛行員發現存在尾翼震顫、操縱性差等各類問題。然而就這樣一個“先天缺陷”的機型,沈飛還想著將它出口換錢,於是在殲8Ⅱ的基礎上開發了殲8ⅡM。

爛泥扶不上牆—殲8ⅡM

爛泥扶不上牆—殲8ⅡM

1996年,殲8ⅡM在首屆珠海航展上亮相。按照當時的新聞報道的說法是“殲8ⅡM飛機是我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蹟,研製週期之短、速度之快、質量之好、經費之省前所未有。”試飛員也表示說:“殲8ⅡM的優越的機動性能可以讓我做過去想做而做不了的許多高難動作,這是當前我們性能最好的戰鬥機。”

可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除了上面提到的殲-8系列本身的質量問題,定位也有問題。

廠方對殲8ⅡM的定位是銷售給中小國家,替換這些國家的米格21、幻影3等老式戰機。這些老舊戰機,美法俄都有完善的升級方案,升級後,這些飛機的性能並不比殲8ⅡM差。而且,殲8ⅡM的價格還不便宜,接近1000萬美元。這個價格對於小國是無法承受的,稍微有點錢,也可以買米格29,或是二手F16,這些畢竟都是三代機,相對殲8ⅡM仍有優勢。

爛泥扶不上牆—殲8ⅡM

爛泥扶不上牆—殲8ⅡM

爛泥扶不上牆—殲8ⅡM

殲8ⅡM還有一個嚴重問題,就是我們當時研製不出中距空空導彈,只好購買俄國的甲蟲雷達和R27中距導彈。甲蟲雷達買回來,光是系統測試和調試就拖了好幾年。因此直到2000年,殲8ⅡM仍然無法形成戰鬥力。

殲8ⅡM推向市場後,大家都不太看好它。中東的伊拉克和伊朗也算是我國的傳統軍售國,但他們都領教過美國飛機的威力,認為殲8ⅡM根本不可能和美軍飛機對抗。巴基斯坦也是不看好八爺,他們有錢就買F16,沒錢接著升級殲7,最終搞成了終極改進版—梟龍。

總的來講,殲8ⅡM是我國從二代機向三代機過渡過程中的一次有益嘗試,但終究底子太差,高不成低不就,一架也沒有賣掉。

爛泥扶不上牆—殲8ⅡM

爛泥扶不上牆—殲8Ⅱ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