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三八妇女节”说“No!”

今天是三月八日 —— 国际劳动妇女节。对于“妇女”这两个字,大福和所有年轻的你们一样,内心是深深拒绝的。毕竟,无论我们处于神马年龄段,身体里住着的都是少女心满满的小公举,向往着做众人景仰的女神!

所以,如果在这一天你对一个年轻的女性说“节日快乐”,她很可能会不高兴。而且,一些在校女大学生已经兴起在三月七日过女生节。这是为什么呢?

—— 主要是源于“妇女”含义的理解。咱家今天就来任性一回,研究一下,“妇女节”到底是谁的节日。

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三八妇女节”说“No!”

首先,我们要看一看,妇女的含义是什么:

在官方辞典中,妇女的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不单纯指已婚妇女,在司法解释中定义14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未满14岁的男女称为儿童。

《说文》记载“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女者,指未婚女子。妇者,指已婚女子,故妇女泛指女性。

因此我们能看到,妇女一词,其实是一个组合词汇,它囊括了所有的14岁以上的女性,不论长幼,不论是否已婚。其中也没有任何的褒义贬义,妇女是一个中性的词汇。

所以,妇女就是妇女,是代表天下女性最广泛的名词,我们作为21世纪女性首先要挑战强加给这个词汇的刻板印象,它没什么不好听,对吗!

所以——我们花季的女孩子们,还有年轻漂亮的女青年,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被称为妇女而生气啦,在严谨的中国文字面前,大家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三八妇女节”说“No!”

那么,说到这里,我们再来简单聊聊妇女节的由来:

话说在十八世纪之前,男尊女卑的旧思想不光在我们的旧中国存在,在世界范围的妇女的地位,其实都是低下的。

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三八妇女节”说“No!”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还不够发达,不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高体能负荷的劳动使得男性更能够胜任,而女性则更多留在家中,进行轻体力的劳动诸如洗衣做饭、打扫卫生这类的工作。这就导致了男人成为了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妇女的地位也随之不被重视,更有甚者,会有人将女性当作是男性的附属品。

而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的发达使得生产力开始逐步提升,此时许多原本只有男人才能胜任的工作,女人只要愿意,同样也可以做得同样出色,于是有一部分妇女开始走出家门,进入工厂,与男人一同进行工作。可是之前男女不平等的思想在当时还是风头正劲,再加上妇女走出了家门,抢走了一些男人的饭碗,就导致了女人与男人做着同样的工作,报酬却比男人少得多。

起初,妇女们在受到了如此不公平的待遇时选择了隐忍,但随着走进工厂的女性越来越多,她们一直以来的隐忍终于爆发了。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尽管后来当局出动警察攻击并驱散了抗议人群,但这次抗议活动促成了两年后的3月第一个工会组织的建立。

为什么年轻女性要对“三八妇女节”说“No!”

接下来的数年里,几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类似的抗议游行活动。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1908年,当时有将近15000名妇女走上纽约街头,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十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最低工资标准)和享有选举权(妇女选举权)等,并喊出了象征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的“面包加玫瑰”的口号。

随后经过多年的矛盾冲突、一系列的妇女运动与演变,妇女的权益终于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而联合国也在1975年将3月8日确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

所以,如果您有耐心读到这里,就会发现,今天我们身边的妇女的平等与自由,也同样是前辈们用长久的运动、甚至是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

那么,为什么现在会出现“女生节”、“女王节”、甚至是“女神节”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啦,女孩子的小心思,男人怎么会明白呢?哪个女孩子,不愿意自己在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被称呼以一个特别的称谓呢?

所以,无论是女生节,还是女王节,它们都是一个称谓,只要我们拥有独立的人格,自立的自信,只要我们记得今天的平等与自由是值得庆贺的,就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