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听才能善言,用心才能得道

佛说:“倾听,是人心中最美丽的花朵。”

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种常见的人际交流方式,就是倾听。倾听这一行为,看似平常,但是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它看出一个人是不是一个有礼、有心之人,还能够看出这个人的真实水平。

如果在别人不顺心或者悲伤痛苦的时候认真倾听他们的肺腑之言,能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和感情与你交流,那么这种倾听就能够减轻他们的痛苦,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到他们的信任和感激,这可能会使你的成功之路变得更加平坦。

善听才能善言,用心才能得道

倾听是一种从容的态度,是一种虚怀的精神。在人的所有品格中倾听是最重要的。不懂倾听的人是没有爱心、没有耐心的,也无法与人进行与之有效的交流,也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 励志故事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急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一种关怀。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只需要一些爱心,一些耐心,才不会让人对唠叨厌烦,对啜泣反感。

如果你能够保持着慈悲之心去倾听他人,而且你的表现是值得认可的,那么,只要很短的时间,你就有可能使对方的心灵得到安慰,从而使他摆脱痛苦。

善听才能善言,用心才能得道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次采访一位小朋友,说:“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呀?”

“我想做飞行员。”这位小朋友很天真地回答。

林克莱特接着问:“好。那么,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大西洋上空,所有引擎突然间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所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背上降落伞先跳出去。”

听到孩子的话,人们笑得东倒西歪。而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

出人意料的是,不一会儿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心很强。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孩子的回答简单地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但是我还要回来的!”

每个人都需要倾听者,因此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人,当听到别人不一样的意见时,要先沉默一会儿,再发表自己的看法。故事中的小朋友是天真的,话语是真挚的,如果人们都懂得倾听,便不会轰然而笑,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了。

不妨让自己先去倾听,倾听别人心中的声音,分担别人的痛苦。怀着感恩和爱心面对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倾听的力量是如此之大。

学会倾听,必须用心去辨别。把我们听到的善事与恶事、真实与是非、真话与假话、事实与谣言,仔细地辨别,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听善事难,听恶事易;听真实难,听是非易;听真话难、听假话易;听事实难,听谣言易。

倾听可掩盖自身弱点。俗话说:“沉默是金”、“言多必失”。当我们与别人交谈时,应少说多听,以增加认同感,减少对方防范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以推己及人的心态,提高思考力、想象力、客观分析能力。沉默可以帮助我们掩盖我们自身的一些弱点。比如,当我们对对方所谈问题一知半解,或考虑不成熟,仔细倾听就可以掩盖我们的无知,或者准备不充分。

学会倾听可以帮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善听才能善言,用心才能得道

在阿尔卑斯山上住着一个猎人,他养了一只鹦鹉和一只老鹰。闲暇无事时,便教鹦鹉说话,逗逗鹦鹉,以此消磨时光。

一天,猎人带着鹦鹉、老鹰和腌好的肉去了城里,打算用肉换点日用品。途中,不小心摔了一跤,一直站在猎人肩膀上的老鹰在突如其来的惊吓下飞了起来,不小心抓伤了猎人的脸。猎人很生气。

鹦鹉便说:“这只老鹰平时就是一副凶巴巴的样子,虽然他能帮你打猎,但是主要还是靠你,他的用处不大。依我看,还是把它卖了,买几只鸡回去养养,不但温顺,而且还能下蛋。一举两得。” 听了鹦鹉的话,猎人很高兴。他便把老鹰卖了,买了几只小鸡回去。

没有了老鹰的帮忙,在偌大的阿尔卑斯山上是很难找到猎物。几个月过去了,猎人几乎没有打到什么猎物。冬天很快到了,他买的鸡因为不适应山区的气候,不但没有下蛋,反而都死掉了。没有打到猎物的猎人自己度日已经很困难,更别说去照顾鹦鹉了,结果,鹦鹉也没能够熬过这个冬天。

倘若猎人能够做到“兼听则明”,不听信鹦鹉一面之词,不卖掉老鹰的话,便不会出现难以度日的情形了。

善听才能善言,用心才能得道

一个受欢迎的人必须得有好口才、会说话。但是,在生活中有的人“口吐莲花,字字珠玑”,有的人“巧舌如簧,而听者寥寥”,更多的人却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倒不出来”。水平有高低,境界有高下,效果也就有很大的差别了。

善听才能善言,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发现对方说话的重点,才能找到说服对方的关键。没有灵耳,巧舌又有什么用呢?一个人要说得尽兴,必须有另一个听得入神。未能善听的人,跟人交谈往往不能切题,更像是在自言自语,便不能赢得听众,更不能赢得朋友,获得友谊和信任。

善听才能善言,用心才能得道

只有倾听才能激发对方的谈话欲。卡耐基说:“对和你谈话的那个人来说,他的需要和他自己的事情永远比你的事重要得多。在他的生活中,他要是牙痛,要比发生天灾而致数百万人伤亡的事情还要重大;他对自己头上小疮的在意,要比对一起大地震的关注还要多。”

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让说话者感到自己的话有价值。一个好的倾听者会使对方对事物产生更深的见解,这对双方都是有益的。这种鼓励也是相互的,它能常常使对方成为你的倾听者,使对方更有效地听你的讲话,更好地理解你。

倾听是一种好习惯,从别人的话中,我们可以知道更多的事。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善于利用我们的耳朵,做个懂得用心去倾听的人,成为别人的一个忠实的听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