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難斷寸玉”——黃龍玉

黃龍玉最初人稱黃蠟石。在當地人看來,它有著田黃般的顏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鮮豔豐富。由於其產在龍陵,又以黃色為主色,故最終得名為黃龍玉。目前,從鑑賞角度可分為“原生黃龍玉”和“雕件黃龍玉”兩種。

《珠寶玉石名稱》國家標準(GB/T 16552-2010)2011年2月1日正式實施,標準中將國際標準的黃玉髓命名為黃龍玉。並且,不具有產地義。"本標準適用於珠寶玉石鑑定,文物,商貿,海關,保險,典當,資產評估以及科研教學,文獻出版等領域。"

“神仙難斷寸玉”——黃龍玉

龍陵縣在黃龍玉產業開發中,堅持開發與建設並重,利用與保護同行的方針,推進黃龍玉產業法制化管理,著力建構生態型礦山,礦採到哪裡,植被就恢復到哪裡,呈現出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協調發展的局面。

同時,該縣不斷推進黃龍玉產業法制化管理進程,通過兩年努力,《雲南省龍陵黃龍玉資源管理條例》已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並於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神仙難斷寸玉”——黃龍玉

產地分佈

1、黃龍玉產地之小黑山

小黑山,最主要的產地,產量巨大,存儲量也最大,所佔面積可達到四十多平方公里,其中優質的黃龍玉礦產可佔1/20,也就是二平方公里左右。小黑山產地位於龍陵縣中南部,在海拔2700米以上的山地上,這裡出產的黃龍玉品種多樣,其原料也有好幾種,如草皮料、洞坑玉、山流水等,有差不多7個以上的礦帶。

2、黃龍玉產地之龍江鄉

龍江鄉產地的黃龍玉主要是體型大,是作為大型黃龍玉雕工藝品上好的材料,體積大說明形成過程中受到的拉扯相對較少,從裂紋少這點也能證明。另外,這裡出產的玉料皮為黃褐色波紋狀或魚鱗狀,內部濃郁的紅色或黃色,內部含雜質比小黑山的要多,這點影響她的質量。

3、黃龍玉產地之鎮安鄉

鎮安鄉產地的黃龍玉玉料一般有黃、橙、紅、白等色,但沒那麼純正,且不夠豔麗。籽料的外皮就不一樣了,有古銅色的、綠色的、青色的等顏色的圖紋,非常具有觀賞性,外部主色調為紅或黃色,內部則是灰的或暗的。

“神仙難斷寸玉”——黃龍玉

主要特徵

1.礦物成分:黃龍玉是以二氧化硅(SiO2)為主的隱晶質礦物集合體,常因含鐵、錳、鋁等金屬礦物及其它微量元素,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顏色。

2.基本物理特性:摩氏硬度6.5~7,相對密度2.60(+0.10,-0.05)g/cm3,折射率1.53~1.54,無解理,貝殼狀斷口,油脂光澤。

3.顏色:是指黃龍玉的顏色,也指色彩的飽和度。

4.結構:指組成黃龍玉的礦物結晶程度、顆粒大小、相對大小、晶體形狀及其之間結合關係。

5.透明度:透明度指黃龍玉對光的透過能力。

5.淨度:淨度也稱瑕疵度,主要是指一些影響黃龍玉外觀的因素。

6.光澤:指黃龍玉的表面反射光的能力和特徵,光澤度主要取決於黃龍玉本身的折光率。建議刪除成色鑑定!

“神仙難斷寸玉”——黃龍玉

市場分析

歷史

談到玉,大家講的不是和田玉就是翡翠。和田玉從殷商時代至今,已連續開採四千多年,稍好的玉石原料基本採掘枯竭,玉料價格的升到的高度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因此,尋常百姓家庭很難尋到它的身影。翡翠在我國清朝才出現,流行的歷史不長。十八世紀初,人們並不認為它是玉,價格低廉得讓人不敢想象,然而它的發展勢頭很猛,到了十八世紀末它已是最昂貴的珍玩了,其價格,時間越近翻番時間越短。和田玉與翡翠出現的這種現象要從幾方面來分析:首先,是它的耐久性,結構緻密,韌性強,化學和物理性質穩定。其次,是它的儲量非常有限,今天能上檔級的原石料礦源已枯竭。再次,社會的迅猛發展,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市場的需求瞬間擴大。原料來源的枯竭和購買力趨於無窮的的變量,越少就越珍貴,它就成了投資者的重要投資對象,當今現實中好一點的玉已是可遇不可求了,對它的保值功能,大家都有足夠的信心。

2004年初,芒市市場好的山料只要幾元錢每千克,但現在已到幾千乃至上萬元每千克。其實,不是所有的雲南黃蠟石都可以被認為是黃龍玉,只有達到玉石級的黃蠟石才稱黃龍玉。黃龍玉依出產地不同,可分為籽料、草皮料、山料等。目前市場價格最高的是籽料和草皮料。流水、山風的沖刷,賦予這兩類原石滋潤的色彩和靈氣。

雲南發現黃龍玉很短的兩年多時間,雕件及石料的價格連翻了幾番。這樣強大的勢頭,在之前出現的石種中從沒有過,原因是用它可加工成媲美翡翠的雕件,大家便蜂擁而上,有存料石的,有倉促上馬加工產品的。盲目的開採和大量的加工產品,短時間迅猛上市,一時間,到處都是黃龍玉雕件與料石。由於倉促上馬加工,帶來的只能是低劣的產品,必將降低它的價值,把產業鏈上的石料價格相對拉低。

黃龍玉的價格可謂是翻著跟斗不停地漲,也正是由於利益的驅使,私挖亂採一直屢禁不止。盜採者瘋狂盜洞,採挖黃龍玉。致使當地的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神仙難斷寸玉”——黃龍玉

前景

今天,社會穩定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多數人已解決基本的生活問題,使玉器市場需求趨於變量,加上傳統的玉石資源已枯竭,這些因素,為黃龍玉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這時有人不禁對它產生懷疑:它是玉嗎?它的價值該定位多少?還有對它進行相對較深的研究,發現它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時,這豈不和玻璃一樣價值很低?不敢或不屑碰它了。

根據研究,軟玉是一種特定晶格的鈣鎂鐵硅酸鹽,它的化學成分理論值為:SiO2 59.169%;CaO 13.850%;MgO 24.808%。而且並非成份相近者就能稱之為玉,只有符合特定晶格排列,被稱為透閃石的礦物中的一部分才能稱為玉,其特點是具有較高的硬度的同時又具有較好的韌性,併兼具華美的外觀,是石器時代的頂級材料,其文化傳承便始於此。翡翠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玉,輝石類,單斜晶系、完全解理。主要組成物為硅酸鋁鈉(NaAlSi2O6,寶石礦中含有超過50%以上的硅酸鋁鈉才被視為翡翠)。翡翠NaAl[Si2O6]、鈉鉻輝石NaCr[Si2O6]和霓石NaFe[Si2O6],角閃石類礦物,長石類礦物,石英,鉻鐵礦,褐鐵礦、赤鐵礦、高嶺石,二氧化硅(SiO2)等甚至金剛石都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玉,但純度較高外觀精美者都能成為高品質的寶石。

黃龍玉在作為玉石開發之前,只作為觀賞石被人收藏和買賣,人稱雲南黃蠟石。二零零零年前後,廣西石商在雲南龍陵與芒市交界一帶的蘇帕河中發現雲南黃蠟石,因其石質細潤,色澤金黃,塊型碩大,變化豐富,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遂採挖、販賣至廣西作為觀賞石交易。芒市人開始大量收購,先是山料,後是籽料。其漲價速度之快,創下玉石史上的奇蹟。

判斷黃龍玉的價值,不能只看它本身,應該從中國玉石的歷史發展和現狀來分析。

“神仙難斷寸玉”——黃龍玉

談到玉,大家講的不是和田玉就是翡翠。

和田玉從殷商時代至今,已連續開採4000多年,產量越來越少,特別是稍好(談不上上等)的玉石原料基本採掘枯竭,玉料價格的升到的高度是一般人難以想象的。因此,尋常百姓家

庭很難尋到它的身影。翡翠在我國流行的歷史不長(清朝才出現)。18世紀初,人們並不認為它是玉,價格低廉得讓人不敢想象,然而它的發展勢頭很猛,到了18世紀末它已是最昂貴的珍玩了,其價格,在時間距我們越近,翻番時間越短。

“神仙難斷寸玉”——黃龍玉

和田玉與翡翠出現的這種現象要從幾方面來分析:

首先,是它的耐久性,結構緻密,韌性強,化學和物理性質穩定。

其次,是它的儲量非常有限,今天能上檔級的原石料礦源已枯竭。

再次,社會的迅猛發展,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市場的需求瞬間擴大。

“神仙難斷寸玉”——黃龍玉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原料來源的枯竭和購買力趨於無窮的的變量,越少就越珍貴,它就成了投資者的重要投資對象,當今現實中好一點的玉已是可遇不可求了,對它的保值功能,大家都有足夠的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