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內:國產儀器行業亂象如何整治?

  【中國化工儀器網 本網視點】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近年來國內儀器行業發展迅猛,儀器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眾多脫穎而出的儀器品牌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也參與到了國際競爭中。走向海外,進軍國際市場,這已然成為了我國儀器行業的必經之路。然而,在面對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國產儀器行業仍有許多不足需要克服。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內,在面對暗潮洶湧的海外市場前,國產儀器還需未雨綢繆,從而避免折戟沉沙的命運。


攘外必先安內:國產儀器行業亂象如何整治?

  國產儀器行業品質亂象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已經有一些國產儀器品牌正逐漸在世界經濟舞臺上展現風姿。但是,與國際上知名儀器品牌相比,我國儀器行業仍存在質量發展不均衡,部分產品質量檔次不高,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這正是國產儀器行業的第一亂象。如今,質量是個關鍵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還鮮明提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國產儀器想要發展壯大,離不開質量。

  質量是魂,在任何行業都一樣,於儀器行業同樣如此。儀器在任何行業都得到廣泛應用,科研單位如果沒有科研儀器就沒法得到科研成果,食品行業如果沒有檢測儀器就無法保障食品安全。如今,質量也是新常態下我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動力,質量也是競爭力,只有始終不變的注重產品質量,才能使國產儀器在和進口儀器的競爭中不敗下陣來。對企業,質量即生命;對消費者,質量即生活。質量問題關係到社會方方面面,提升質量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產儀器企業只有秉持工匠精神,始終以產品質量為先,才能使國產儀器行業發展壯大。

  國產儀器行業科研亂象

  科學儀器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科研成果的產量,科學儀器發展與科技創新相輔相成。目前我國對科學儀器的需求旺盛,但研發和生產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影響國產儀器研發的因素有很多,支持儀器研發的投入少、政府採購環節相關規定不夠完善這些都是造成我國儀器研發不完善的原因。

  科研人員流動也是我國儀器研發被遏制的一環,其原因有很多:對科研環境的追求,組織的忠誠,對待遇的要求等等。與此同時,不管是哪一個國家的科學家,把好的實用的科研成果積極轉化為政策決策都應該搬上科學家們的議程。從科學史上看,那些成功的大科學項目都不是採用“牽頭人+合作單位”的承包模式,而是採用集中管理模式。科學是自由探索的事業,而技術則是目標導向下的集中攻關。如果採用現在的研發模式,中國是造不出兩彈一星的。

  國產儀器行業售後亂象

  儀器產品的售後服務是營銷管理的關鍵環節,用戶對售後服務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這方面,在國內國產儀器相對於進口儀器來說,佔據了地理優勢。國內大部分儀器企業都有專業的工程師,並且可以上門指導,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而進口儀器則比較難實現及時對產品進行售後的維修、退換工作。

  在國際市場,當國外市場已經將儀器整機和售後服務分開單獨定價之後,國內兩者仍然混為一談。有行業人士指出,很多國內用戶還沒有有償服務的理念,他們認為售後服務只是購買儀器整機所贈送的,企業應當提供免費的售後服務。特別是國產儀器,不僅應該價格便宜,還應該免費服務。事實上,目前很多國產儀器廠商確實會在出售儀器整機的時候承諾一些售後服務,但是最後要麼效率低下,無法令用戶滿意,要麼責任推諉,不予以履行。想要進軍海外市場,如何把控儀器售後服務必將成為國產儀器進軍海外市場的一大重點。

  當前中國儀器企業的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國產儀器已經不滿足於國內市場。我們在期待更多的優秀國產儀器企業走出去的同時,也要充分了解國際市場的殘酷磨練。與此同時,筆者也衷心希望中國儀器行業能夠湧現出一批又一批能夠比肩國際的知名儀器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