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所有的军娃,爸当不了将军,可还是得回家……

早晨,朋友和我聊天,愧疚地说:“我的孩子已经6岁了,今年是第六个儿童节,而我从未出席过。”他略带沉重地问我,“你说?我应该怎么和他们娘俩解释?他们会不会已经厌倦了我的道歉?”

我对朋友有无限的理解。这些最可爱而又最可怜的人们,把所有的青春献给了祖国,把聚少离多留给了自己;把热血洒满了脚下的大地,却永远不敢奢望能见证孩子的每一点成长,甚至不能在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出席。

致所有的军娃,爸当不了将军,可还是得回家……

谁家的爸爸不爱儿子?这些军爸们日日夜夜在异地他乡、边防哨所通过想象雕塑孩子成长的模样。他们傻傻地勾勒着,仿佛能看到一个阳光的背影,洁白的校服衬着黑的亮眼的书包,女儿干净的马尾辫随着白色板鞋的律动左摇右摆,这些想象中的精灵像兔子一般的在水泥砖块铺成的隔离带上踏着步点。

可想象终究只能停步于想象。除此之外,职责使然,他们不能再做得更多。

奉献是一件高尚的事情,但绝对不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奉献是需要忍耐的,而有时候,忍耐并没有一个尽头。

5年前,见过一位军人的父亲,听说儿子在部队立了一次三等功,儿子告诉老父亲可以到民政局去领奖金,然而去了三四趟,工作人员不是告诉他要等武装部的函调,就是民政局的领导还没有审批。当第五次去民政局的时候,老父亲内心很是气愤,但仍低声下去的询问工作人员,然而工作人员的态度依旧不是很好,旁边的人看不下去,帮忙说到:“他一个糟老头不容易,从村里面到这里还得走一个多小时,儿子在部队辛苦立个功,你们就行行好,把奖金发给他们,方便一下?”。然而工作人员满脸不悦的说到“军人怎么了?我们心好,你去把这个表填了,然后去武装部盖个章,然后来找我么签字领钱,一共80元!”

军人怎么了?5年前的这个社会又怎么了?现在又怎么了?

致所有的军娃,爸当不了将军,可还是得回家……

三年前,我的一个同学做了军嫂,为了带孩子做起了家庭主妇。可由于丈夫一个人的工资不能负担起一个家庭的开销,于是同学请求丈夫帮忙找一份工作。他们都觉得这挺简单的,政策上面交待的明明白白,说军嫂安置有优先政策。可当他们对接待员说起这句话的时候,接待员冷冷地回答,“是啊,优先。你们回去等着吧,等什么时候有了就通知你!”可这一等就是毫无音讯......

致所有的军娃,爸当不了将军,可还是得回家……

这些都是别人的故事,也许你们看到的是故事中的黑暗面,可我看到的是在逆境中,这些可敬的人们永远保持的向上的力量。

周书记对复转军人的不当言论事件发生的时间正好赶上我的一个朋友在办转业手续。我对他说,“现在转业形势不好,要么再晚几年?地方上很多的领导都觉得转业军人是累赘,是负担,是头疼的事情。”可他听了之后不以为然的一笑而过。

是啊,回地方不怕,有退役军人事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是退役军人的娘家人!何况裁军大局之下,唯有服从才是对组织最好的报答。”可我心里知道,事情怎么会有这么简单?周书记事件沸沸扬扬,退伍军人事务部都没吭一声。有娘家人不给姑娘家说话么?

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他们当兵报国的情怀,也不能想象他们为此付出了多少的忍耐与勇气。他们吃了太多的苦,却又始终倔强如初。小的时候我偷看妈妈的日记。里面说我出生的那一天,爸爸把刚剪断脐带的我举过头顶,高兴得像一个孩子。那一刻我才知道不善言辞的父亲父爱如山,那一刻我无比感谢在我尚无记忆的最重要的时刻的出席,这无限的满足了我的仪式感和小小的虚荣。嗯,是啊,还有人这么爱我。

致所有的军娃,爸当不了将军,可还是得回家……

可亲爱的军娃们,很遗憾你不能和我一样幸运。你们的爸爸错过了你的出生,恐怕也会错过你今后的每一个儿童节。他们甚至将错过你们所有成长的瞬间,甚至将错过你们的整个童年。

也请宝贝相信我,等你们慢慢长大,你们会理解的,爸爸虽然当不了将军,回到地方安置工作的话可能还得想办法,但这一切都阻止不了我回家。这些军人爸爸是那么可爱,又那么可怜,但那么可敬。

向所有军娃致歉!向所有军爸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