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停有没有标准?

昨天盘后一口气特停了3只次新股,分别是603712七一二、603067振华股份和300667必创科技,停牌之前分别是3连板、4连板和6连板,我记得年初有一段时间特停的默认标准是4连板,所以很多次新股炒作到第4板就开板,但是总有第一个胆大的,后来就有了华森制药的5连板,大家一看,咦,没停,监管放松了?于是就有了万兴科技的6连板后特停,但是特停有什么意义呢?目的是什么呢?看不懂,因为放出来之后还是涨停,于是万兴科技有了9连板,今天盘龙药业复牌是继续涨停板,这已经是涨停打开之后的5连板了,如果把开板之前的3个涨停板算上,这已经是8连板了,最近类似的妖股还有很多,这里只是举几个例子。

妖股的N连板就是个接力搏傻游戏,有几个游资能从头到尾的锁仓呢?很少,散户也是一样,一字板都买不进去,开板追涨就要琢磨着是不是最后一棒,反正总有一个倒霉的,七一二在上周三出现了17%的跳水,都以为结束了,结果又是3个涨停,完全不明白,既然是要遏制游资炒作,又有大数据在手,号称能穿透式监管,为什么不把妖股扼杀于摇篮之中而是放任其生长呢?而等到监管出手的时候,往往是雷又劈歪了,次新股没事,其他躺尸一片,总是这样,上次是这样,这次还是这样,标准在哪里?看不到也猜不透,就好像去年打击高转送一样,一句话就把高转送概念全部打沉,谁要是敢冒头再发高转送方案大概率会接到问询函,那么今年呢?什么表态都没有,突然就不管了,于是每天盘后都有多家高转送方案出台,昨天花园生物的分配预案是10转15,我印象中这是今年最高比例的高转送方案了吧?为什么不管了呢?不知道。

发个牢骚而已,我就是个散户,想老老实实的炒个股实现保值增值,也从来不参与这种妖股的炒作,爱几连板几连板,多说无益,不多操那么多闲心。

我在3月31日上周六的博客《四月操作不激进,让判断大牛市的先冲锋》给了4月行情一个展望,有评论说都是废话,废话就废话吧,今天没有新观点,就把这篇博客的5个重点再总结一次,觉得不是废话的可以参考,觉得是废话的可以默默飘过,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千万不要留下唾沫星子。

第一,创业板综指在上周五已经是顶背离,创业板成指和创业板50指数本周一只要高开也是顶背离,周期未完,背离是趋势的延续,继续看好,但是短期要做调整修复指标。第二,清明节前的3个交易日不要折腾,整个4月的操作保持谨慎,因为从历史上看,4月几乎没有行情出现,甚至连大牛板块和大牛股都很少在4月启动,4月30日是年报和一季度报表披露的最后时间,千万不要踩上业绩地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重要操作等4月下旬甚至是4月底再说。第三,每周五必须强制性的减仓一次,因为不知道富士康被放出来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短期反应。第四,对于多数散户投资者而言,在一个上升之前的震荡区间,涨多了就卖,跌多了就买,没什么大问题。第五,4月的个股机会大概率出现在3月份两次大跌中被错杀的个股,没必要再更新自选股,我最近几天连盘都不复了,目前的100多只自选股应付整个4月的交易已经足够。

给各位一个仓位建议,在明天收盘前,持仓不能大于现金,也就是持仓最多5成,如果时间上一定要再宽松一点的话,可以等到9日,因为9号是今天下行缺口的第3个交易日,今天的缺口和3月23日的缺口性质完全不同,不可以按照同一个标准看待,我昨天开盘就把底仓的创业板医药个股全部清空,除了券商股的仓位之外,,逢低介入了一点雄安概念股,昨天收盘价就是成本,今天微跌小套,至于我对券商板块的看法,大家可以看一下3月29日的收评博客《券商和地产,哪个更好?》,没有技术层面的分析,根本不需要,券商板块的K线组合在目前也没有什么特别,逻辑分析已经足够。

我是老沈,这是一个散户的自言自语。

特停有没有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