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的會澤文化

1555年,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嚴嵩專權,倭寇作亂,韃靼騷擾……明朝正處於中衰期。而在距離帝都遙遠的一座西南小城東川府,如今的會澤城,卻一派興盛。這裡剛剛鑄成了一枚絕世大銅錢:直徑57.8釐米、重41.4公斤的“嘉靖通寶”。

說它絕世,是有理由的——經上海吉尼斯認證,它是現今世界古錢幣中最大的,它也讓會澤成為“錢王之鄉”。

那麼大的銅錢,當然不是鑄來用的,它是為紀念東川府鑄錢局開爐鑄幣而專門打造的紀念幣。日後,會澤的鑄錢局憑著當地豐厚的礦藏鼎盛一時,成為僅次於北京中央鑄錢局的“中國第二大鑄錢局”,曾鑄造“雍正通寶”和“乾隆通寶”。

“一業興而百業聚”。規模空前的銅業發展,吸引著全國各地的官商、富賈、工匠、平民湧入這裡。商賈雲集,八方輻輳,儼然一都市。與此同時,一座座同鄉會館在這個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小城裡遍地開花。在遠離家鄉的日子裡,會館既是遊子們的棲身之地,也是他們困難時的護佑之所。逢年過節,他們都要來會館祭拜祖先,聊寄一份鄉愁。

據記載,會澤城最興盛時有會館寺廟108處。著名作家馮驥才主編的《古風·老會館》一書中形容:中國會館最多的縣城——雲南會澤。

源遠流長的會澤文化

江西會館

會澤古城 五尺古道通山外 十省會館入雲端

當年,銅運馬幫來到會澤縣城,商人拾階而上,洗去一路風塵,到會館坐定。會館裡一席鄉音,戲樓繁忙,幾杯香茶泡上來.觀戲品茗,生意也很快談成了。商人、官紳、遊子甚至流浪者,都在各籍會館裡吃、住、看戲。

這就是會館的魅力與溫暖。

會澤綿延3000多年的銅商文化,讓它素有“天南銅都”的讚譽。銅業的興旺使縣城商賈雲集,明清時僅會館、寺廟就達108座。如今,0.92平方公里的會澤古城核心保護區內,保存完好的仍有36座,其中最為亮眼的是八大會館:江西會館、湖廣會館(湖南、湖北)、江南會館(江蘇、安徽)、貴州會館、陝西會館、福建會館、四川會館、雲南會館。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八大會館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會澤縣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成為我省第6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會館的數量,顯示一個地方經濟是否繁榮;會館的大小,則是一地商幫實力的展現。流年如水。曾經鄉音嘈嚷、門庭若市的會館,已是人去樓空。我們只能在經歷了百年風雨的會館磚雕、廊柱間,探尋這座城市昔日的繁華和傳奇。

源遠流長的會澤文化

江南會館

滿眼銅錢的城市

不少到過會澤的人,都對會澤廣場上那枚巨大的銅錢印象深刻。高高矗立在廣場上,一座穿過錢眼的小橋,讓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座門,財富的大門。來到這裡,人們都喜歡走上小橋穿過錢眼,討個好彩頭。

其實只要你留心,在這座城市裡,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銅錢的身影:環島的雕塑、古城老街的下水口、街道上的地板裝飾……並不是這個城市的人想錢都想瘋了,而是銅錢,以及其衍生出的銅商文化,就是這個城市與生俱來的標誌。

位於滇東北、烏蒙山主峰地段的會澤,有著3000年銅鉛礦業開採、冶煉、鼓鑄、販運的歷史。公元前135年置堂琅縣,屬犍為郡,建縣至今也已有2150年,是雲南最早設立郡縣的地方之一。1699年“改土歸流”設東川府,1727年設置會澤縣。

會澤銅冶業的開發,起始於夏商時期。明清時期,由於朝廷需要大量使用銅料鼓鑄錢幣,極大地促進了東川府銅商經濟的發展,東川會澤一帶的銅廠在最鼎盛時期達到33個。當時,最高年產量竟達1000多萬斤,佔當時全國銅產量的65%。會澤的冶銅業成了當時清政府的一項要政——銅政。“這些銅一部分在會澤就地鑄成銅錢,一部分運往京城。”會澤縣旅遊局市場科科長唐鵬介紹,“當時,號稱國人用的10個銅板裡面,就有7個是會澤產。”

與此同時,其他各省官員也紛紛到雲南採銅以補用銅採購的不足,一時間會澤成為商賈雲集之地。此後會澤作為京銅的集散地,從水陸兩路運往瀘州,後經長江運至揚州再經由大運河運抵京城,全程萬餘里,會澤也因其始發地的地位而獲譽“萬里京運第一城”。

“十里不同俗、一巷不同音。”如此繁榮的生活畫卷,說的就是當時的會澤古城。會澤銅礦採冶規模空前的興旺發展,吸引了贛、陝、浙、桂、川、黔等地的官商、富賈、工匠、平民來到這裡,在這個滇東古城彼此融合,形成了這裡獨有的銅商文化。銅業的開發,帶動了商業的發展。當時東川府內馬店、糧店、金銀器店,藥鋪、布鋪、絲綢鋪、當鋪、馬鞍鋪、鈴鐺鋪,糖行、橋行、錢局、銅局、茶館、戲班,各行各業,應有盡有,有學者甚至稱會澤是明清時期的經濟特區。

今天的會澤古城,依然保留了明清時的大格局。會澤縣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唐開吉介紹,其他古城一般是坐北朝南,但因會澤的地勢是南高北低,因此整個古城是坐南朝北。此外,會澤古城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城市中軸略有彎曲,而非標準的一通到底。站在古城中心十字街看,街道呈一條弧形,而南內街和北內街兩個端口也稍稍相錯,“這能起到防風的效果,避免大風直吹古城。”唐開吉說。

會館,就散落在這老城的街巷中。

源遠流長的會澤文化

會澤老街

戲臺上唱的是鄉愁

說起會澤的會館,首推的自然是江西會館。這處會館又名萬壽宮,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雍正八年(1730年)毀於戰火,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建,由門樓戲臺、正殿、後殿等組成。

明清時期,江西會館遍佈大江南北,甚至建蓋到了東南亞。那時,不管是叫江西會館、江西廟、還是叫江西同鄉會館、豫章會館,都冠之一個統一的名稱:萬壽宮。遍佈國內外的萬壽宮,串起的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商業網絡。會澤,也在這個網絡中。當時江西會館所在的三道巷,也被稱為江西巷,因為江西商人大多聚居於此。

唐開吉在介紹會澤的會館時說:“從一處會館的規模,可以看出這個商幫在當地的實力。”這句話用在江西會館上最合適不過。當你看到江西會館古戲臺,以及那飛動的屋簷時,就知道什麼叫做有錢任性:屋簷為前三後五,前即大門屋頂三重飛簷,後即戲臺屋頂五重飛簷,下有12根落地柱,大門與戲臺建築一體化。戲臺面闊16米、高13.6米,架空的戲臺正對會館正廳。挑簷中設一神龕,內供福、祿、壽三星,木雕精緻,工藝超群。屋頂前後共42只翼角,造型別致,設計精巧,有如仙鶴展翅,凌空飛翔。屋頂的曲線和微翹的飛簷呈現向上、向外的張力。戲臺上端有一直匾,上書“半如雲”3字,高聳的戲樓,猶如江西商人的雄心。

江西會館戲臺藻井,凝聚著古人的智慧,猶如今天的音響,藻井不僅使舞臺的空間更為高敞,而且起到了反射作用,延長了聲音的混響時間,創造餘音繞樑的音響效果。藻井繪有《水滸》、《三國演義》等故事人物,彩繪層層嵌套,美輪美奐,設化妝、候場、樂室,供大型的戲劇演出。劇場為露天,能容納1000人左右。

據說,當年,財大氣粗的江西籍商賈,不惜重金從北京求來圖紙,又請來雲南劍川的木雕工匠,要求木匠按照頤和園內德和園大戲臺樣式施工,最終成就了這座會澤會館中的經典之作。

走過會澤現存會館,我們發現一個共同點:幾乎每座會館都有戲臺。據介紹,在清代,會澤縣城共建有大小戲臺33座,既有室外戲臺,又有室內戲臺。除了奢華的江西會館戲臺,貴州會館有會澤會館中現存最大的戲臺:長16.5米,簷高7.25米,戲臺正中懸掛“不愧男兒”木匾。而豫章會館是我省唯一一個保存至今的室內劇場,由樓上樓下兩個部分組成,可容納觀眾500餘人,民國時期,這裡是達官貴人暢聚之地,今天,仍有會澤洞經音樂在這裡演奏。

每到逢年過節,有錢的商人便會出資請來各色戲班登臺助興,臺下不管有錢沒錢,同鄉們聚在一起,回味著鄉音,喚醒那遠離故鄉的記憶。

源遠流長的會澤文化

堂琅古樂

小城內南牆北瓦

各省會館給會澤城帶來了風格各異的建築風格。其中,“會館五子”讓會澤人引以為傲:江西廟的臺子,白衣閣的亭子,壽佛寺的閣子,財神廟的桌子,黑神廟的爐子。

江南會館建築群中最有特色的是僅由四根小小的柱子支撐起來的一個重簷、八角、半邊樓的亭子,其北半樓上立韋駝像,重約噸餘,南半樓不用樓板,人站在亭內南邊可仰視亭頂和北樓韋駝。因此,又有“白衣閣的亭子”之譽。

雲南會館最有特色的是廟內的一張墨石供桌,長3.5米,寬1米,厚0.15米。石質細膩,油滑整潔,黑亮如漆,人影可鑑,有“財神廟的桌子”之譽。

湖廣會館最具特色的是各殿的雕花鏤空格子門,全採用整塊樟木鏤空透雕,內容或是花鳥,或是歷史故事。據說,湖廣會館當年格子門是由劍川木匠雕刻而成,在支付工錢時,“有一兩銀子一兩渣”之說。不過現在人們所能看到的,已是修復過的。

貴州會館最有名的是一隻鑄造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的黃銅大鼎(俗稱爐子),鼎通高1.64米,直徑0.5米,內口徑0.34米,重444公斤,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下部為鼎,高0.74米,六方體,三足、雙耳,鼎足雕鑄狻猊,爐身纏繞二龍戲珠及如意圖案。因此又有“黑神廟的爐子”之譽。

不過,這些異鄉客來到會澤,也不免受當地建築的影響,比如貓拱牆。

在會澤民居建築中,最為獨特的就是貓拱牆,這是會澤特有的文化建築元素。在彝族文化中,虎被認為是保護神和祖先崇拜的圖騰。會澤彝家的住宅的門楣上,常會畫有或者掛著虎形吞口鎮邪避兇。貓虎同科,外形相似。貓拱牆也是會澤民居外部造型的一大特徵。其形如狸貓拱腰,猶如貓伸腰疏鬆形成的弓狀,俗稱貓拱牆,造型美觀,線條流暢。牆高出屋面,酷似兩山從左右兩端護衛居家安全。貓拱牆可防風防火,故會澤人又稱之風火牆。而這種設計,在貴州會館等會館的建築裡都得到了應用。

源遠流長的會澤文化

用錢幣編制的古劍

這邊供關帝那邊拜媽祖

商人們懷揣著夢想,不遠千里來到會澤。他們在會館供奉起家鄉敬仰的神明聖賢,即“鄉土神”,這就是他們的精神支柱,也是他們聯絡鄉情的紐帶。

會館建築,很多時候是與祀神的廟宇聯為一體甚至合二為一建造的。實際上,最早建造起來的會館,其主要功能就是祀神、祭祖。湖廣會館奉祀大禹王,因此又名禹王廟;福建會館奉祀媽祖,又名天后宮;江西會館奉祀許遜,名萬壽宮;江南會館奉祀準提,名準提庵;山西、陝西會館奉祀關羽,又名關帝廟;貴州會館奉祀南霽雲,又稱忠烈廟;雲南會館的財神廟供奉著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

說到貴州會館忠烈廟,還有個故事。民國11年,會澤匪患猖獗,過往客商和馬幫時常被劫,民怨沸騰。時任會澤縣知事與各會館的會首暗中商定,明撫暗剿,決定在縣城招安,用計誘殺匪首。是年11月4日晚,月黑風高,貴州會館大擺酒宴,一場精心策劃的大戲準時開演,匪首王府清、丁開開應邀如期赴約,名角名旦粉墨登場,幾通鑼鼓過後,墊場唱罷,就是《血濺鴛鴦樓》,只聽正堂一聲“拿下”,場內人等,頓時大亂,10餘個匪首先後被斬獲,當場命喪忠烈宮。貴州會館上演了一場民國版的血濺鴛鴦樓。

今天的會澤古城,還保存有孔廟、武廟、文昌宮、魁星閣、大佛寺、西來寺、藏經閣、土主廟(彝族)、城隍廟、土地廟、天主堂、耶穌堂和容家祠堂、牛家祠堂、劉家祠堂、何家祠堂等。而當時,上百座廟宇各奉其神,各宣其教,再加上人們結合原祖地或會澤當地的文化又發明創造了些神靈,使得當時的會澤簡直就是一座廟的都市,因此又被稱為“眾仙之城”。

現在,會館的大殿已沒了當日鼎盛的香火,但當人們徘徊於一座座會館、廟宇之間時,仍然不得不由衷地為它們的氣勢、雕鑿、彩繪而讚歎。

會館演繹人世冷暖

會館就是故鄉的影子,因此,當你在異鄉受困時,能求助的就是當地本籍會館。

在會澤的各省會館,有困難的異鄉人能在本省會館處獲得免費食宿、看戲,還能得到回鄉盤纏。若生病了還有人照顧、接濟藥錢。此外,會館都設有客房,為過往的同籍商紳安排食宿。

客房是不收房錢的,可長期居住。有的會館還成為遊子們的最後依託。商人童年出外經商,“或白首而不得返,或中歲夭折,鹹無資,殯無所,或無以歸葬,暴露於野”,實令同鄉之人傷心。客死異鄉的本籍人,會館有責任為其張羅喪事,安置墳冢。當他們客死異鄉的時候,會館裡的同鄉會替他們收殮屍骨,將他們葬在會館購買的義地裡,有的會館還代為客死的同鄉寄放靈柩,運回本籍安葬。每逢清明節,都要舉行祭奠掃墓,並有專人為其墓祭。會館重視喪葬,這一慈善舉措,強化了會館在鄉人心目中的地位。

除了救助同鄉移民或客商外,會館還設有善堂,舉辦施粥、施錢、義學等救濟社會,積極參與社會的公益活動。會館還常常舉辦懇親大會、新年團拜、聚餐會等活動,聯繫鄉誼。

而會館飽含的不只是對同鄉的情誼,還有省與省之間的情誼。

比如貴州會館,又稱楚黔會館,是貴州、湖北兩省合建的。會館於清雍正年間籌建,因土地糾紛停建,一直到嘉慶十七年(1812年)才建成。據傳,貴州會館蓋到後期,資金已捉襟見肘,湖廣會館援手相助,鼎力支持,會館建蓋順利完工。為報答湖廣人的義舉,將貴州會館改為楚黔會館。

源遠流長的會澤文化

老街街道上用錢幣裝飾的下水口

放眼看世界的胸懷

南來北往的會館文化,不只給會澤古城留下一座座精美的建築,更給會澤人帶來了一種放眼看世界的胸懷。

從清雍正十年以來,會澤共出進士、舉人100餘名,養育造就護國元勳唐繼堯,打響“重九起義”第一槍的黃毓英,捨身護國的滇軍將領鄧泰中,晚清書法家張瑩,雲南第一位女博士施莉俠,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家劉堯民等。長征時期1500多名會澤兒女踴躍參軍,成為紅軍長征史上擴紅人員最多的地方之一。

其中,唐繼堯的故事是會澤人最愛講述的。唐繼堯的故居就在江西會館的旁邊,走進故居,院子正中是唐繼堯的一尊塑像。唐繼堯,字蓂賡,別號東大陸主人,會澤人,早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回國後在雲南新軍中任職,參與、發動辛亥雲南起義和護國首義,先後任雲南都督、督軍、省長,靖國聯軍、建國聯軍總司令等職,創辦東陸大學(今雲南大學);先後創辦了西南第一所航空學校、雲南第一所蠶桑學校、中國第三所無線電學校;擴建了陸軍講武堂;完成箇舊-石屏鐵路工程和昆明-祿豐公路工程;創辦了昆明捲菸廠。在唐繼堯一生的44年中,有21年是在會澤度過的。“如果沒有會澤這樣獨特文化氛圍的影響,在大山裡出生、成長的他可能也是難有開闊眼界、東渡留學的意識和機會。”會澤縣旅遊局市場科科長唐鵬說。

一座古會館,半部會澤史。會澤的會館是會澤歷史地標性的建築物,因為有了會館,會澤的銅商文化就顯得更加淳厚和燦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