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姜姓的50个姓氏,你身边一定有人是姜太公的后裔!

出自姜姓的50个姓氏,你身边一定有人是姜太公的后裔!

姜姓是神农炎帝的姓氏,它非常古老,由它繁衍出的姓氏也很多,在探讨姜姓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最古老的姓氏起源是怎样的。

说起姓氏来源,离不开一个“水”字,原始人一定是聚集在有水的地方,至于这条河叫什么名字,很大程度取决于大家约定俗成的说法。那个时候有三条对人类繁衍至关重要的河:分别是jiang水、ji水和gui水。

出自姜姓的50个姓氏,你身边一定有人是姜太公的后裔!

原始社会初期,男的空有蛮力没有巧劲,只能三五成群的出去打打小动物,而缝缝补补、能摘能收的工作自然是女性主导,所以这个时期有一个非常遥远的名字,母系氏族。母系社会虽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但是当时的人也不傻,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人们知道近亲结婚孩子容易畸形,所以等到文字出现后,大家赶忙给氏族定姓,住在哪就叫啥名,所以jiang—姜 ji—姬 gui—妫三姓应运而生。

问题来了,一个部落都姓姜,谁分得清楚啊?于是氏诞生了。氏可以是职业或者地点,比如你杀猪的,就是屠氏,你射箭的就是张氏,你一直住在吕地,那你就是吕氏,我们的姜太公又被称为吕尚,就是因为先祖曾被分封在吕。

出自姜姓的50个姓氏,你身边一定有人是姜太公的后裔!

知道了姓氏来源,我们来看看姜姓的发展沿革:

先秦时期,姜姓活动的地区主要是甘肃和山东。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姜姓的历史在5000年以上,作为氏则始于齐国灭亡之后,至少也有2300年。

秦汉时,姜姓在河南灵宝的函谷关以东已经发展为大族,遂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三国和南北朝时,姜姓已经在秦川陇、鲁皖苏浙地区蔓延开来,但其人口中心仍在陕西和山东。唐宋时期,姜姓进入闽粤地区。清朝时东北地区由于山东的移民和满洲八旗的全面汉化以及汉姓的使用,东北地区姜姓发展迅猛。

出自姜姓的50个姓氏,你身边一定有人是姜太公的后裔!

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全国姓氏人口中排名第60位。据考证,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起到现在,共有102个姓氏由姜姓繁衍而来,包括吕、许、谢、纪、丘、卢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公牛等38个复姓。这里举出其中的50个姓氏。

姜:本炎帝生于姜水因以为姓,其后子孙变易他姓。尧遭洪水,炎帝之裔共工的从孙伯夷佐禹治水有大功,被封为四岳之长,以其主四岳之祭,尊之,故称太岳,命为侯伯,复赐以祖姓曰姜,以绍炎帝之后。。

吕:出自姜姓炎帝裔子、古诸侯共工氏。共工从孙伯夷佐尧掌礼,使遍掌四岳,为诸侯伯,号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封为吕侯。吕尚,字子牙,号太公望,因兴周功封于齐,即伯夷之后,故为吕氏。及今,遍居海内外的吕氏族人,多是太公吕尚苗裔。

齐:出自姜姓炎帝裔孙吕尚。因其兴周有大功,周武王封之于齐。子孙以国为氏曰齐。

尚:姜姓,太公姜尚之后。太公号太师尚父,其后世支庶遂以尚为氏。后汉有高士尚长字子平。

望:《风俗通》:出自姜姓,太公望后。《姓苑》云《史记》:齐太公见文王,(文王)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号“太公望”,后人因以为氏焉。

丘(邱):姜姓,太公封于齐,建都营丘。其庶支族人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其地即今临淄一带。《左传》有邾大夫丘弱 (昭公二十三年) 。清避孔子讳,将丘姓加“阝”部改成“邱”。

丁:姜姓,姜太公长子丁公吕伋,支孙以丁为氏。汉有丁固氏;《功臣表》:阳都侯丁复;宣曲侯丁义,并传封四代;乐成侯丁礼,传封七代。

崔:出自姜姓。太公长子吕伋为齐丁公。丁公嫡子季子不愿继位为齐侯而让国于叔乙吕得,为乙公。乙公使季子食采于崔,遂为崔氏。济南东 (在今章丘、邹平一带) 故有崔氏城,即季子故邑。季子生穆伯。穆伯生沃。沃生野,八世孙崔夭生杼。杼为齐庄公正卿,与庆封同朝。杼生子成、子明、子强,多为庆封所杀。子明奔鲁,生子良。十五世孙意如为秦大夫,封东莱侯。生二子业、仲牟。业字伯基,汉东莱侯,居河东武城,生昱。昱生绍,绍生雅,雅生忠,忠生泰,泰生恪景、恪丞,屡世为太常信侯、襄国太守穆侯、光禄勋嗣侯、杨州剌史、咨议参军、司徒等官爵。循流溯源,则季子为崔氏的共祖。

癸:出自姜姓,齐癸公之后以谥为氏。

厉:姜太公之裔齐厉公之后。汉有魏郡太守义阳侯厉温,即其苗裔。

高:出自姜姓。齐太公八世孙齐文公姜赤生公子高。高孙傒为齐上卿,与管仲合诸侯有功,桓公命傒以王父字为氏,食采于卢,谥曰敬仲,世为上卿。

卢:出自姜姓。太公之后齐文公子高,高孙傒为齐正卿,谥曰敬仲,食采于卢,后世子孙因邑为氏。田氏代齐,卢氏族人散居燕秦各地。元、明、清以后,卢氏族人徙居东南亚地区,其如姜、高、吕、丘诸氏一样并为太公裔族。

骆:姜姓,齐太公之后有公子骆,子孙以名为氏。吴有骆统,东阳人,后居会稽。

桓:出自姜姓齐桓公之后,以谥为氏。后汉有太子少傅桓荣,世居谯国龙亢。荣八世孙桓彝,晋宣城内史,五子:云、温、豁、秘、冲。冲,荆州刺史、丰城公,生嗣谦修。修,晋护军将军、长社侯,过江居丹阳,生尹。尹生崇之。崇之七世孙桓法。

庆(贺):姜姓,太公之后桓公之子,公子无亏之后。公子无亏生公孙庆克,庆克之子庆封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庆封在齐灵公时任大夫,在庄公时与崔杼曾为上卿,执掌国政。因崔杼家内发生内乱,庆封以弑君罪灭掉崔氏,独霸朝政,引起了朝上朝下对庆氏的不满。庆封见势不妙,便逃到了吴国。至西汉末,子孙徙会稽山阴,东汉时传至庆仪为汝阴令,其曾孙庆纯官拜侍中,为避汉安帝的父亲刘庆的名讳,"庆"字改为同义的"贺"字。庆纯改为贺纯。史称贺姓正宗。

隰:姜姓,齐庄公之子、僖公之弟廖事齐桓公,桓公封廖于隰阴为大夫,子孙因以邑为氏。杜预注:济南有隰阴县。

景:出自太公之裔齐景公之后,以谥为氏,景丑、景春皆其后。

檀:姜姓,太公之后,齐公族有食采于瑕丘檀城的,因以为氏。

柴:

出自姜姓齐文公子高之后。高孙傒,以王父名为氏,八世孙高柴,字子羔,孔子弟子。子羔孙高举,又以王父名为氏,曰柴氏。汉代有棘蒲侯柴武。裔孙守礼。五代周太祖无后,以守礼之子柴荣为嗣,是为世宗。

懿:出自姜姓,本太公苗裔齐懿公之后。姚秦有吏部郎懿横。

晏:出自姜姓,齐公族晏弱为卿,谥桓子。弱生平仲婴,婴生圉及其族晏,晏父戎为齐大夫。

查:齐太公之后。齐顷公有子食采于楂邑,其后因以楂为氏。后楂、查相通,遂简化为查。

聂:出自姜姓太公之后。丁公吕伋支庶子孙有封于聂城的,建聂国,为齐附庸,其后以国为氏曰聂。

柯:姜姓,齐太公后裔。

谷:太公之后。齐公子尾有孙封于夹谷,其后遂以谷为氏。

栾:姜姓,齐惠公之子公子坚,字子栾。其支庶子孙以王父之字为氏,曰栾氏。

井:姜姓,姜太公后裔有奔虞为大夫者,食采于井,其后因以井为氏。

连:姜姓,齐有大夫连称者,其子孙以连为氏。

饶:姜姓太公之后为齐大夫,食采于饶邑,其后以邑为氏。

阚:出自姜姓。齐大夫止,为太公同宗,封于阚邑,称阚止,其后遂以邑为氏曰阚氏。

盖:出自姜姓。春秋时为齐大夫,食采于盖邑。其后因以为氏。

充:出自姜姓。春秋时齐公族中有大夫充闾,其子孙以其祖名为氏,曰充。

丁若:姜姓。《风俗通》:齐丁公子懿伯食采于若地,因以为氏。

子襄:姜姓,太公之裔,桓公之孙,齐惠公之子子襄之后。

子雅:姜姓,齐桓公之后,齐惠公之孙公孙灶字子雅之后。

子尾:太公之后。齐惠公之孙公孙虿字子尾之后,亦为高氏。

子旗:姜姓,太公苗裔。齐惠公曾孙栾施字子旗,后世子孙因以为氏,亦或去子为旗氏。

子泉:姜太公之后。《世本》:齐倾公之子湫字子泉,其后以字为氏。《左传》齐有大夫子泉捷。

子乾:姜姓。《世本》:齐倾公之子子乾之后,以王父字为氏,春秋时有子乾晰。

子工(子公):姜姓,太公之裔。《世本》:齐顷公之子子工之后。

公旗:《世本》:齐威公时有左执法公旗蕃。《九源韵谱》:齐悼公子子旗之后。

公牛:《姓源韵谱》:其先齐公子牛之后。

齐季:姜姓,齐襄公之子季因乱奔楚,因以齐季为氏。鲁有大夫齐季窥,即其后。

东郭:姜姓,齐公族桓公之后。齐大夫东郭书,见《左传》,又大陆子方号东郭。后世可能简化为郭姓。

将具:姜姓。姜太公之子将具之后,因名为氏。

卢蒲:姜姓,太公裔孙而出自桓公,亦为卢氏一支,皆齐之卢所出。

雍门:姜姓,太公之裔。《世本》:齐顷公生子夏胜居于雍门,以所居为氏因曰雍门。按:雍门,《春秋》齐城门,所谓“焚雍门之荻”也;《战国策》:齐雍门周以琴干孟尝君;《说苑》有雍门于狄。

余丘:姜姓,齐公族食采于余丘,因以为氏。

高堂(高唐):姜姓,太公之裔。《风俗通》:齐卿高敬仲食采于高堂,因以为氏。

南史:齐太公之后。出自齐大夫居国之南以居为氏,谓之南史氏。《春秋》:齐崔杼弑庄公,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将书崔杼罪者,即其家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