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九三年》——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讀︱《九三年》——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九三年》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大師到底是大師,名著不愧是名著。

大師的光輝和名著的穿透力,在於總是能讓你透過時間、現象的重重迷霧去發現真理的光芒,感受真理的偉岸。

維克多·雨果的《九三年》就是一本這樣的著作。它能帶你穿透200多年的時光,回到十七世紀末的歐洲和世界,去深思一個至今依然閃爍著啟發教育意義的故事,看清從古至今生活中普通人悟不透看不懂的迷津。

讀︱《九三年》——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本書講述的是1793年法國一個叛亂與平叛的故事。

當時法國剛剛發生資產階級革命,革命派把國王路易十六送上斷頭臺,建立了共和國。但是保王派還沒有肅清,以朗德納克侯爵為首的保王黨人在旺岱發動叛亂,妄圖與英國等外部勢力一起顛覆新生的共和國,恢復帝制。革命派命郭文率軍前往平叛,並派郭文的家庭教師西穆爾登教士任政委,對郭文進行監督。

故事的矛盾衝突主要就在叛亂頭目朗德納克、平叛司令郭文和平叛政委西穆爾登三人的複雜關係上。朗德納克和郭文原屬同一家族,前者是後者的叔祖,後者是前者的侄孫;西穆爾登是郭文的家庭教師,從小教導郭文,把郭文當兒子和精神繼承人看待。

在平叛最後,叛軍失敗被圍。本已安然逃脫的朗德納克為了拯救三個無辜孩子而主動返回,自投羅網。郭文對處置被捕的朗德納克左右為難。在法理上,朗德納克作為叛軍首領必須送上斷頭臺;在人道上,朗德納克本已逃脫,其是為了救人而返回,應該得到寬恕。

最終,郭文選擇人道戰勝法理,私自釋放了朗德納克,並自願接受一切後果。西穆爾登身為政委,只能站到革命派立場,被迫由審判朗德納克改為審判郭文,並判其死刑。在執行郭文死刑的同時,西穆爾登自殺。

讀︱《九三年》——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雨果的作品有“三細”

一是場景描寫細,宛如文字油畫;

二是對話記錄細,好比多幕話劇;

三是議論分析細,處處都是思想。

讀︱《九三年》——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作為一本受到梁曉聲等名家推崇喜歡的名著,本書至少有六種價值,分別是素描書、劇本、哲學書、故事書、歷史書、文學範本。

這是一本素描書,場景描寫細膩。

雨果最擅長描寫建築物、場景、人物,其細膩程度堪比素描畫或油畫,有時候還像連續的動畫片。在《巴黎聖母院》中,他把聖母院的內外部結構、歷史演變、聲響顏色變化等敘述得非常細緻具體。在本書中,他把巴黎的街景、旺岱的森林,特別是拉·杜爾格的城堡進行了工筆細描。

看了文字,一座中世紀城堡,連帶內外部結構、顏色、佈局坐落、周邊環境等,都逼真地呈現於眼前,畫面感極強。如果他是畫家,我想所畫的城堡絕對不比任何工筆畫差。

讓文字來代替畫筆進行描寫,必須用最準確的詞彙描寫各個部分的細節,清楚展現建築不同材質、不同光照、不同環境條件下的質感,本身不比用畫筆作畫容易,這就是大師超越常人的基本功所在。

讀︱《九三年》——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這是一個劇本,對話描寫記錄詳細。

在格式上,有場景、人物、故事背景的交代;在對話上,對話之細之長,可以直接拿到舞臺上當話劇劇本來表演。這種細緻的對話,帶來的是閱讀的舒適感和情節的浸入感,讓讀者面前不僅有場景的畫面,也有舞臺上人物的畫面、動作對話的畫面,從而合併形成一個頭腦中的電影式全景畫。如果人物的場景戲再加上自然場景的素描畫,有動態有靜態、讀書如看電影,這是一種多麼奇妙多麼痛快的體驗。

與一般暢銷書的情節連續、高潮迭起、千迴百轉的以情節取勝相比,往往經典名著,靠的是展現的永恆思想和挖掘的深層倫理取勝,其內容重點本身不在情節、故事或劇本對話上。本書的特點是人物對話間斷性出現,而非連續不斷的進行,只有重要的場景有,普通的情節和過渡環節就省略,更加類似一幕加一幕的多幕話劇。

讀︱《九三年》——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這是一本哲學書,思想有深度和高度。

名著關注細節和表面,但肯定不侷限於細節和表面,它更加關注的是從細節和表面提煉出永恆的普世思想。

雨果在書中用大篇幅發表各種議論和看法,探討他的哲學思想和人生觀點。他的議論,句句都是思想、句句都是精品、句句都是金句。有思想,還簡練;力透紙背、還不動聲色;語言樸實,還鞭辟入裡;看上去不起眼,還讓人擊掌讚歎。

我們吃美食時,如果太快太猛容易噎著,此時來一口清茶下去,飯也不噎著了、人也舒泰了。書中議論的那些閃光點,讀起來就像是噎著了時喝的那口茶水,讓人壓飯壓嗝、舒服通泰。比如,

“世界上有喜馬拉雅山,也有國民公會,國民公會也許是歷史的絕頂”;

“精神像乳汁一樣可以養育人。乳母哺乳和家庭教師灌輸思想是相同的。”

“有時家庭教師比父親更像父親,正如有時乳母比母親更像母親一樣。”

可以說,雨果對人生、社會、生活、人性、道德、法律、自然等各方面的理解思考都比常人要深刻、廣泛、真實,看雨果的這本小說,比讀100本書、活10年更有收穫更有體會。

讀︱《九三年》——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這是一本故事書,情節曲折動人。

故事中涉及3個人物,這3個人物在3個不同時段形成3對關係。

3個人物:中心人物為郭文,左邊是親如父親的老師西穆爾登,右邊是至親叔祖朗德納克。

3對關係:這3個人物在封建時期是親人關係,都是郭文家族,雖有政見不同卻是三位一體;在革命時期是對手關係,叔祖成了叛軍首領、孩子和自己的老師成了平叛軍首領,彼此因所在陣營的不同形成了勢不兩立的對手,叔祖單獨一方、孩子與老師是另一方;在平叛最後是新型對手關係,郭文選擇道義放棄法理,釋放叔祖,被革命陣營的老師認為其站到了與叛軍私通的反革命陣營,此時叔祖和郭文一方、老師是另一方。

讀︱《九三年》——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同樣是講故事,這個故事的偉大在於其結果帶給我們深深的思考。

一是革命到底是為什麼,革命要不要無視道德人倫,以暴制暴?

二是人性與理性孰重孰輕,在彼此矛盾中如何選擇?

無論是對朗德納克的處置,還是對郭文的處置,其實都是一個經典的人性考驗題。

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讀︱《九三年》——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這是一本歷史書,背後是真實的歷史。

歷史事件是真實的,主要歷史人物是真實的,也許故事情節也是真實的,至少讓人覺得是高度真實的。

虛構的情節也許有,比如三個小孩及其母親是虛構的,救助朗德納克、救助小孩母親、引導朗德納克逃脫的乞丐阿爾馬羅是虛構的,但並不影響全書的歷史性。

研究法國大革命歷史有兩本書必看:一本是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從理性和體制的角度分析大革命的產生原因及長遠影響;另一本就是《九三年》,從社會和人性的角度來反映大革命的細節表現及其現實後果。

前者太理性太抽象太宏觀而容易看不懂、枯燥無趣,後者則因為更感性更具體更有故事性而好看好懂好理解。因此,先從文學入手,從後者入手,有了感性認識再回到前者的理性,似乎是研究法國大革命歷史的正確路線圖。

讀︱《九三年》——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這是一本寫作範文,精品絕品。

雨果作品很精煉,譯者鄭永慧也給予高度凝練,全書沒有過多的無關人物、無關情節、無關文字,所有人物都是為情節所必須、所有情節都是前後呼應所必須、所有文字都是精簡後的必須,真可謂增一字太長、少一字太短的精品絕品,是學習寫作的絕對範本。

一方面, 文學功底上。文字精、文風實、結構巧、敘議配合好,從標題到分段、從用詞到斷句、從情節的發展到最終匯合成高潮、從描寫到議論到敘述,都是寫小說甚至寫文章的模板,是我們所仰望學習的文學高峰。文風之實之新之不拘一格,體現的是無比的吸引力和無盡的美感。

不看書的內容,光看目錄就很有吸引力。比如:9=380、語言就是力量、小軍隊大戰役、真理的兩極、封建與革命等等小標題,就體現了作者寫作手法的新穎與高超。

另一方面,寫作技巧上。作者最善用對比。就像在《巴黎聖母院》中構建善與惡、美與醜、生與死的強烈對比一樣,他在本書中也構建了多對鮮明的矛盾對比。

封建與革命。書中始終在對比和探討封建與革命到底有什麼不同。比如,口號上,封建親王的是決不饒恕,巴黎革命公社的是絕不寬大;行動上,彼此在對方的地盤大肆屠殺,以暴制暴。貴族朗德納克說,“底層的人以革命為藉口大肆屠殺上層的貴族,建立恐怖的甚至不顧人道的所謂共和,實際是公報私仇、夾私洩憤,到底有什麼進步?”在殺人的這點上,兩者毫無二致,讓人深思。

理性與人性。這是全書的主題。朗德納克為了救人而自投羅網,人性的力量戰勝了他的理性;郭文面對選擇了人性的朗德納克,放棄理性、選擇人性進行回應——用自己的性命來交換;西穆爾登面對叛變的郭文,理性告訴自己要判處他死刑,人性告訴自己要原諒他,最終他選擇了理性與人性兼顧——自己陪郭文同死。他們的選擇,都超越了時代、地域和人種,將永遠打動讀者,長久共鳴。

讀︱《九三年》——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當然,本書在閱讀中也有一些困擾。

一是作者喜歡用比喻,涉及到西方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和典故較多,中國人不太熟悉;

二是作者喜歡用歷史人物和事件,很多西方人物和歷史並不為讀者所熟悉。歷史與背景的不熟悉,可能會影響閱讀的順暢和心態。

這些生疏困擾終究難掩其偉大。

讀︱《九三年》——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有的書,是看了一遍就不想再看的;有的書,是越看到後面越想反過來再仔細看看前面,看完後想再看一遍的。

《九三年》就是屬於後者。在看這本書時,一定要記得仔細體會咂摸,免得看到後面又想回過頭來好好看看前面,或者看完後還想從頭再看一遍。

讀︱《九三年》——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維克多·雨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