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武俠小說中的獨葉草嗎?四川臥龍發現國內最大種群

其實臥龍本身就是獨葉草發現地,世界上第一個獨葉草標本就是在此採集並命名。而此次發現的獨葉草面積達150餘平方米,種群數量在4000株以上,這是繼去年同一時間,銀廠溝區域發現分佈面積550餘平方米,種群數量6000株以上,之後的又一次大面積連片發現。據估算,兩次發現合計已破萬株。臥龍也成為現目前記載有分佈獨葉草區域中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的地方。

獨葉草葉片呈圓狀裂成五片,每片分別破開,頂端邊緣形成齒狀。生長在海拔2750-3900米間山地冷杉林或杜鵑灌叢下。其對生存環境要求近乎苛刻,被認為是生態環境的“天然指示器”,也因為苛刻,使得適生範圍狹小。此外,自然狀態下,獨葉草的種子大多不能成熟,主要依靠根狀莖繁殖,天然繁育能力差。因數量稀少,近年已很難見到。而在臥龍有如此大面積連成片生長的獨葉草,實屬罕見。

獨葉草起源迄今有6700萬年,比始熊貓和珙桐都早,是我國特有孑遺植物。它反映了那個時期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以前的古老植物區系分佈情況。其一花一葉的結構,十分獨特,且其原始性在被子植物中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對被子植物進化研究具有很高的價值和科學意義。

目前,鄧生保護站計劃將該區域劃出,作為保護小區納入固定巡護監測點,進行保護和研究。#SplitPageHere#

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上萬株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獨葉草(程躍鴻 攝)#SplitPageHe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