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內如此大的音樂市場,為何歐美巨星訪華次數少之又少?

無論是電影,音樂,還是其他商業娛樂,其市場規模在我國十幾億人口下都是非常可觀的,如今隨著中國電影業的持續發展,已經和國際接軌,引進的外國電影數不勝數,但在音樂方面,似乎歐美並非覺得我們的市場很大,近幾年國內的歐美流行音樂粉絲不斷增加,其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但真正能夠來到國內的歐美巨星確是鳳毛麟角,為什麼呢?

面對國內如此大的音樂市場,為何歐美巨星訪華次數少之又少?

首先是知名度的問題,歐美巨星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並非在中國就很出名,十幾億的人口真正是粉絲的只佔少數,因為我們能夠了解到歐美巨星的消息渠道很少,偶爾只能看到一兩則新聞,相對於國內的娛樂媒體,他們更喜歡報道國內的明星,久而久之其知名度也就不及國內明星。

面對國內如此大的音樂市場,為何歐美巨星訪華次數少之又少?

再一個是成本的問題,對於全球的一線明星,他們的演出費都相當的高,折算成人民幣出場的成本都在千萬級別,加上其公司的設備和人員都在國外,總體成本要比在國內演出的費用高出很多,考慮到不一定獲得利潤和如此高昂成本,娛樂公司自然不會冒這個險。

面對國內如此大的音樂市場,為何歐美巨星訪華次數少之又少?

還有一個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面對國內的文化審批,這個審核可謂是非常嚴格,不但要審核歌曲的內容,還有審核他們的表演形式是否符合標準,相對於我國的傳統,外國明星就顯得開放很多,有些言語方式和服裝的打扮就不一定能符合條件,例如Lady Gaga,Britney Spears這些唱跳型的Diva,往往歌曲和表演中充斥著裸露,性暗示等元素,自然無法過審,還有Emenim, Kanye West等嘻哈歌手的歌曲中往往還會涉及到暴力,政治等敏感題材,這也會被國內禁止。

面對國內如此大的音樂市場,為何歐美巨星訪華次數少之又少?

面對國內如此大的音樂市場,為何歐美巨星訪華次數少之又少?

中國人口雖大,但音樂市場並非達到了國際級別,但國內已經有些藝人進入榮登了國際音樂榜,這在音樂界也是個很大的進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藝人走向世界,和引進全球音樂藝人已經不是難事了,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