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創新為魂 科技添翼 “智慧寶安”打造國內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樣板

  1月15日凌晨1點16分03秒,119接警平臺接到松崗燕川塘尾小區一處住宅的火情警報。1點16分07秒,智慧寶安管控指揮中心通知燕川微型消防站出警,1點43分29秒,燕川微型消防站完成滅火救援,結束火警。

「網絡媒體走轉改」創新為魂 科技添翼 “智慧寶安”打造國內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樣板

  智慧寶安管控指揮中心的“聯合應急指揮平臺”上,工作人員展示滅火調度地圖。中國網信網陳舞陽 攝

  這樣的工作場景,每天都在寶安區真實發生著。管控指揮中心的“聯合應急指揮平臺”上,輕輕一按鼠標就可以調出寶安社會治安、防洪防澇、平安校園、交通運行的數據和實時監控視頻,城市就像安上了“千里眼”“順風耳”,隱患無處遁形。

  像許多處在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中的大城市一樣,幾年前的寶安也曾備受“城市病”困擾:人口流動性大,管理服務力量不足;行政審批任務量大,政務服務人員數量有限;各個部門各自為政,“信息孤島”普遍存在……2015年10月,寶安把目光對準了“智慧城市”建設,開始尋求破解城市治理困局的新路徑。

  創新思路——提出“制度+科技+責任”方法論

  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寶安是全市的行政大區、人口大區、經濟大區和產業大區,各個部門都存在“小馬拉大車”的局面。從最初規劃開始,寶安便本著“360度全覆蓋”的思路,把城市的各種問題、需求進行整合,提出了“制度+科技+責任”的方法論,以此作為“智慧寶安”建設的思路統領——用制度規範運行機制,用科技提高管理服務水平,把責任層層壓實、落到實處,確保各項工作有序、嚴謹、可控、高效運行。

  基於“制度+科技+責任”這一創新理念,寶安構建起了“智慧寶安”的運作機制和應用體系,逐步搭建起了“智慧寶安”的骨骼與脈絡。

  構建智慧體系——武裝“頭腦”,“手腳”並用

  思路已有,裝備上陣。藉助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高科技,寶安構建了“一中心,四平臺”應用體系框架。“一中心”即大數據資源中心,“四平臺”即智慧政務平臺、智慧管理平臺、智慧服務平臺和智慧產業平臺。大數據資源中心彙集整合了全區各部門的信息數據,科學分析、高效應用,成為“智慧寶安”的核心大腦,指揮著四個平臺“手腳並用”,發揮治理功效。

「網絡媒體走轉改」創新為魂 科技添翼 “智慧寶安”打造國內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樣板

  智慧寶安大數據資源中心的“數據集成”功能,實現道路交通、防洪防澇、校園安全、醫療衛生等視頻數據全接入。中國網信網陳舞陽 攝

  在“一中心,四平臺”體系下,智慧寶安管控指揮中心作為其中一環應運而生,按照“數據集成中心、運行監測中心、分撥處置中心、指揮協同中心和應用評價中心”五大職能開展工作。每個部門的每名工作人員均形成了“人事合一、事人捆綁”的責任閉環,實現了巡查、分撥、執法的全過程數字化記錄、全痕跡電子化跟蹤、全流程信息化查辦,寶安的智慧管控格局就此形成。

「網絡媒體走轉改」創新為魂 科技添翼 “智慧寶安”打造國內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樣板

  智慧寶安管控指揮中心的值班人員在實時監測平臺系統。中國網信網 陳舞陽 攝

  2015年底,中央召開城市工作會議提出要創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別是要注意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寶安順應時代趨勢,結合區情實際,通過兩年多的建設,搭建起精細智能的城區綜合管理體系、集約高效的電子政務體系、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務體系、蓬勃發展的智慧產業體系。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寶安這一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秉承著敢闖敢試的特區精神,以提升民生服務和城市治理能力為核心,推進了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現代化的深度融合、迭代演進,為建設新型智慧城市、打造智慧社會提供了精彩樣板。(中國網信網 陳舞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