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薪资超过中产?灭亡的北洋水师原来这么有钱

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在与世界海军排名第二的法国海军船队作战时,短短40分钟内,南洋舰队被击沉。这次战争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海防事业再次被提上日程,而这件事情竟出乎意料地,朝廷各派系无一不赞成。

当兵薪资超过中产?灭亡的北洋水师原来这么有钱

短短3年时间,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这支舰队为何战斗力如此强大,原来是因为舍得投资:北洋舰队工资高!

当兵薪资超过中产?灭亡的北洋水师原来这么有钱

其实,创办海军之前,李鸿章一直担心找不到人,怕出现“左帅在甘,诸将不愿西行之情见于北洋。”因为,首先,当时中国处于传统农耕社会,种地是人们的本分。其次,即便是当兵,大家也都倾向于陆军,不习惯需要离开土地,常年漂在海上的海军职业。但出乎意料的是,当发出北洋舰队招海军的通告后,报名的人都要踏破门槛,甚至还出现了为当海军走后门的情形。

从海军兵种上来看,只要能上船的,都是有技术有本事的,除了搜罗人才,加之海上作业比较辛苦,故而“高薪制”成为北洋海军吸引人才的一种模式。正如《北洋海军章程》里所说,“海军为维护国威远之大计,不宜过从省吝也。中国海军创设,饷力未充,未能援引英国等海军行情待遇。但兵船将士涉历风涛,异常劳苦,与绿营水陆情形迥不相同。不能不格外体恤,通盘筹计。”

那北洋舰队的工资有多少呢?

军官的工资分为“年俸”和“船俸”,分别占工资的40%和60%。

海军提督年收入8400两,是绿营提督的3倍多;

海军总兵年收入3960两,是绿营总兵的1.97倍;

海军副将年收入3240两,是绿营副将的2.75倍;

海军参将年收入2640两,是绿营参将的3.55倍。

除了这些基本工资外,其实海军上还有一些“灰色收入”。北洋海军有一笔叫做“行船公费”的支出,用于船只维修、日常用品等上,这笔“行船公费”按舰艇吨位来定,比如,主力舰“定远”、“镇远”号的公费就会多一些,每月有850两。当然对于这笔费用,军官们都用过购买章程规定以外的物品了。所以正常收入加上隐形收入,其实海军军官待遇还是不错的。

而舰艇上一般士兵的工资也要比绿营士兵薪水高,从几倍到十几倍不等,较之于普通民众的话,海军士兵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当时的中等收入家庭。所以出现踏破门槛也要当上海军的现象也不足为奇了。

当兵薪资超过中产?灭亡的北洋水师原来这么有钱

如果清政府的海防事业计划可以持久,或许就没有那么多丧权辱国的事情发生了。1888年以后,也就是北洋舰队刚成立没多久,就因舰队经费被政府挪用等,导致海军技术因资金不到位而无法突破瓶颈,装备水平竟一度处于滞留状态。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老骥伏枥,出海迎战,可是,几乎没有击沉一艘日本舰艇就全军覆没了。后北洋海军被改编为巡洋舰队与长江舰队,成精叱咤一时的北洋水师之名不复存在。

其实,金钱只是塑造战斗力的充分条件,而政府的忧患意识与强国意识却是必要条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