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中译的西方文学作品?

周玉清-相濡以沫



1、“信达雅”

“信”“达”“雅”这一翻译要求是由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的: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尤不译也,则达尚焉”。

这一对翻译的要求,也是我们选择中译的西方文学作品的要求之一。所谓“信”是那些中译的文学作品的意义不能悖于原文,即翻译准确,不能随意增减;所谓“达”,是那些中译的文学作品不能太过拘泥,至少要做到句意通畅;所谓“雅”,是那些中译的文学作品用词应该得体,简明优雅。当然,这信达雅只是我们挑选中译的西方文学作品时最基本的要求。



2、选择老译者的译本

这一看法无意冒犯新译者,不过按大多数人的经验,年轻的译者们的译本容易有较重的翻译腔,而老一辈的译本,更加圆润,翻译腔不重,读来更为畅快。比如说傅雷先生所译的巴尔扎克的作品、罗念生先生所译的《荷马史诗》、王科一先生所译的《傲慢与偏见》(这一译本算是笔者大爱了)……不过,老译本貌似很容易过“雅”,毕竟老译者们大多为大才子,很容易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些什么,这样,雅是雅了,但已经偏离了原文。关于这一问题,穆旦先生曾就译诗这一问题谈过:

有时逐字‘准确’的翻译的结果并不准确。……译诗不仅要注意意思,而且要把旋律和风格表现出来……要紧的,是把原诗的主要实质传达出来。……为了保留主要的东西,在细节上就可以自由些。这里要求大胆。

译者不是八哥儿;好的译诗中,应该是既看得见原诗人的风格,也看得出译者的特点。



3、最后,给大家推荐两个翻译作品较好的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这两个出版社主要是出版外国文学且一般翻译都没有什么问题。


欧美文学风

因为历史原因,我国翻译的沙俄作品都相当接近原著,推荐汝龙的契诃夫选集,巴金翻译的屠格涅夫中短篇选集和父与子,文学译作的高度不亚于原著。译作是不折不扣的再创作,而不是技术性的语言转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