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女友回乡,她不做家务被差评了

想了想,今年似乎已经写了好几篇关于过春节的文章?

是的,从过年去婆家要不要下跪,谈到女人能不能上桌吃饭;从山东春晚的“买个女人好便宜”的爱老婆大法,谈到了小城女性为什么找不到匹配的对象;但还有很多故事没有谈到,比如说,女孩第一次去男友家不干活、被差评,怎么办?

有些问题,你觉得已经很滑稽了、很荒唐了,但是,不好意思,很多人认为这理所当然。

他甚至不明白你为什么觉得“女人不能上桌吃饭”不正常,而认为你矫情:“我们这儿都这样啊。”

平时在城市里,大家可以选择跟自己类似的人交往,矛盾不那么突出;一到春节,从城市回到家乡,城市文明和农村风格的冲突,现代社会与充满了尊卑高下的传统文化的冲突,生活方式的对撞,不同价值观的短兵相接,煞是好看。

就连男女朋友,不回老家一趟啊,你都看不出他或她全部的性格和人品哪。

带女友回乡,她不做家务被差评了

1/2

2018年春节之后,有一则新闻:《河北小伙带美貌女友回村人人羡,女友不做家务被差评》,说的是,河北小伙赵某将重庆女友顾某带回农村老家过年,回家之初,亲友邻里都夸小赵女友漂亮、洋气。不到两天,女友却被全家人一致差评。

赵某说,晚上,小顾洗漱把家里烧的所有热水全部用光了。大年初一,全家人一起包水饺,小顾化妆到10点过才出来。当母亲让小顾来一起包水饺时,小顾称包不好拒绝,坐在沙发上玩手机。

初二晚上,赵某找小顾谈心,“我爸妈都说你懒,你要不还是挣下表现,让大家认可你啊。”小顾表示实在难以适应。初三当天,小顾坚持改签机票,赵某将原本初六的机票改签为初四晚上。

估计这对是要分手了,喜大普奔啊。

带女友回乡,她不做家务被差评了

在赵某看来,你这个客人怎么能不好好表现一下?一点活都不干,怎么能讨我家里人喜欢?

在小顾看来,当“客人”,还要“挣一下表现”?老板给我发工资,我也只干我份内活,没必要处处讨好,连他的亲戚都要讨好啊。

社会阶层不同,观念不同,没必要在一起。你可以找愿意回你的农村给你做家务的女孩,她尽管去找一个能让她不干家务的家庭。各取所需吧。

最奇葩的还是,媒体还找到重庆市心理学会会员采访,该“心理专家”表示,

“人与人相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因此第一次去公婆家,主动做一些家务就显得很有必要,能体现自己的勤劳。”

“但在做家务时,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千万不要大包大揽。最应该注意的是,不要直接吆五喝六的指使男友溜溜转,这样不但不会加分,还会被认为性格太强势且不矜持。”

“聪明的女孩应该让自己处在打下手的位置,比在厨房帮忙完成一些清洗、准备的工作,饭后也不要直接甩手就走,而是应该帮忙一起收拾、打扫。”

带女友回乡,她不做家务被差评了

这个故事,可讨论的内容挺多的,这里我们就只谈一下:为什么女性一定要在男方家“表现一下”。

实际上,这是要求女方要进男方的家门,要被男方认可;因为这可以显示出,女孩子是愿意低眉顺眼、服从男方家庭的规矩的。

善意来揣测,男友并不一定以后就会指挥或奴役女友,但他期望的是,女方要懂得示弱,要表现出以他为尊。

还有,那位专家说的,“聪明的女孩应该让自己处在打下手的位置,”、“不要让自己显得性格太强势且不矜持。”也是很鸡贼的。

哪怕明白女方家境好、出身好、身份比他们高,也一定要女人“示弱”,主动比他们矮一头、把他们哄好、服侍好。这样,男方把女方压倒了,心理才平衡。

带女友回乡,她不做家务被差评了

这还真挺逗的。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女友第一次到男友家,并不是只有男方家人给她打分;她也在给男方家庭打分,衡量是否与这样的家庭走出来的男人结婚,才是更重要的。

——说到底,结婚,家人的意见顶多也就是参考,当事人的感受才更值得重视。

再多说一句:部分农村女性,也许会接受男方家庭家的条条框框、规规矩矩,因为她们被迫接受的教育就是男尊女卑;但同时,这套传统的另一面,就是男方要给女方高彩礼——这是换取她们为奴役的代价。

城市女性,美丽时髦人见人爱,她们能赚钱,还不要彩礼、或者有好嫁妆;但也别指望她们能像少部分命苦的农村女人一样被丈夫所呼呼喝喝,她们不会理那一套。

想两头通吃,哪有这样的好事。

没有必要改变这家人的观念,也没有必要改变这个男友的观念。各生安好罢。

2/2

在这里,不想再谈老生常谈的“阶层问题”了。我想说的是,包括什么半拉子“心理专家”在内,他们实在是太青睐那一套女性的“示弱文化”了。

在他们看来,男性的面子,就是要通过女性的示弱来彰显的。这也是常说的“在家里关起门来你怎么骂老公都行,外面你要给老公面子。”

不好说这样的家庭里男性的地位一定比女性高多少,但是,靠女人假装比不上你才能刷存在感的男人,真是又怂又无能啊。

要求女性阴柔、卑下、柔弱,认为男为天女为地、男为乾女为坤,就是一种独特的“示弱文化”。

带女友回乡,她不做家务被差评了

我还记得,马伊俐在《我的前半生》热播时,曾接受过访谈,说,

你再要强也要懂得示弱,不能一强强到底,那这个人就不可爱了。人总是要有示弱的时候,更何况你总是想要有爱情、有婚姻,太要强的男人不喜欢。别说男人不喜欢,你身边的闺蜜也会烦,出来总是一副很强势的样子。”

带女友回乡,她不做家务被差评了

这话,得放在男人身上,才能认清对错。

社会不认可女强人,不认可女人“强势”,因为“男人不喜欢”。可是,社会认可男强人吗?认可男人强势吗?“强势的男人”招女人迷恋吗?

社会是认可的。要不然,怎么“霸道总裁”那么讨人喜欢?要不然,为什么人人都说,女人要给男人面子、好让他在别人面前显得强势?

其实,大家对一强到底、要强、强势、强大这些问题,并不觉得不好;只是觉得放在女人身上不好。

甚至,也不是觉得女人强大不好,人都是趋利避害、有慕强情结的——否则文章就不会找年龄比他大得多、知名度和收入比他高得多的马伊俐了——但是,要求女人再强大,也该向不如她的男人示弱,以便让男人压一头,显得有面子。

回到这个河北小伙子那里。他为什么不去追求那种能干家务、能吃苦的同村姑娘,而去追求大城市里人人都夸漂亮的女神?因为她漂亮、时髦、会打扮、有生活情趣、懂得多、应该也能赚钱。

这就是强大的一种,人的本能是向往的。

但问题是,他又要求强大的她,低下头来,吃苦耐劳。你说他们家真忙到缺人包个饺子吗?不是的,谁也见不得女人享乐,不让她来家里吃点苦头,被修理一番,就不足以彰显这个男人的面子。

甚至,有点像民间的说法:新婚之夜谁的衣服放在上面,谁就在婚姻当中压倒对方。这样的会面,就是杀威棒。

带女友回乡,她不做家务被差评了

但有时我想,这是性别的问题,也不全然是。台湾文化学者孙隆基说过,“中国文化是弱者文化”。意思是,中国人是一个特别喜欢“弱化个人”的社会。这造成了,不同个性的男男女女,都被安排进了同样的套子和规则当中,双方都不爽。

像在美国,典型的新教文化提倡的是个人得救,亦即是认为每一个不同的个人都必须自寻最适合自己的得救之路,不能被世俗关系所连累。普通人没有那么复杂,但也是强调独立,个人自扫门前雪。

中国人则不然。我们常说,中国社会是一个有“人情味”的社会。但比起害怕孤独,我们更加畏惧的其实是“落单”。只有与人结伴时,内心才会感到安全。

孙隆基认为,“在这种情形下,中国人的‘合群’,是基于一种内在的需要,而不是一种道德上的选择。”

每个人都害怕落单,每个人都怕不合群。传统观念里,男人被要求保护女人,也被要求能够震慑女人,尽管他们未必每一位能做到;女人要求服从男人,至少是在外表上假装服从男人,让男人在家庭性别结构当中,与别人没有什么不一样。

他们就是靠这样壮胆的。

女人嘛,也是靠帮男人壮胆,赢得了一顶贤惠、会看人眼色的好帽子。

这算不上什么特别糟糕的事,以后,想一个人走,不想随大流的女人、男人,会越来越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