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女友回鄉,她不做家務被差評了

想了想,今年似乎已經寫了好幾篇關於過春節的文章?

是的,從過年去婆家要不要下跪,談到女人能不能上桌吃飯;從山東春晚的“買個女人好便宜”的愛老婆大法,談到了小城女性為什麼找不到匹配的對象;但還有很多故事沒有談到,比如說,女孩第一次去男友家不幹活、被差評,怎麼辦?

有些問題,你覺得已經很滑稽了、很荒唐了,但是,不好意思,很多人認為這理所當然。

他甚至不明白你為什麼覺得“女人不能上桌吃飯”不正常,而認為你矯情:“我們這兒都這樣啊。”

平時在城市裡,大家可以選擇跟自己類似的人交往,矛盾不那麼突出;一到春節,從城市回到家鄉,城市文明和農村風格的衝突,現代社會與充滿了尊卑高下的傳統文化的衝突,生活方式的對撞,不同價值觀的短兵相接,煞是好看。

就連男女朋友,不回老家一趟啊,你都看不出他或她全部的性格和人品哪。

帶女友回鄉,她不做家務被差評了

1/2

2018年春節之後,有一則新聞:《河北小夥帶美貌女友回村人人羨,女友不做家務被差評》,說的是,河北小夥趙某將重慶女友顧某帶回農村老家過年,回家之初,親友鄰里都誇小趙女友漂亮、洋氣。不到兩天,女友卻被全家人一致差評。

趙某說,晚上,小顧洗漱把家裡燒的所有熱水全部用光了。大年初一,全家人一起包水餃,小顧化妝到10點過才出來。當母親讓小顧來一起包水餃時,小顧稱包不好拒絕,坐在沙發上玩手機。

初二晚上,趙某找小顧談心,“我爸媽都說你懶,你要不還是掙下表現,讓大家認可你啊。”小顧表示實在難以適應。初三當天,小顧堅持改簽機票,趙某將原本初六的機票改簽為初四晚上。

估計這對是要分手了,喜大普奔啊。

帶女友回鄉,她不做家務被差評了

在趙某看來,你這個客人怎麼能不好好表現一下?一點活都不幹,怎麼能討我家裡人喜歡?

在小顧看來,當“客人”,還要“掙一下表現”?老闆給我發工資,我也只幹我份內活,沒必要處處討好,連他的親戚都要討好啊。

社會階層不同,觀念不同,沒必要在一起。你可以找願意回你的農村給你做家務的女孩,她儘管去找一個能讓她不幹家務的家庭。各取所需吧。

最奇葩的還是,媒體還找到重慶市心理學會會員採訪,該“心理專家”表示,

“人與人相處,第一印象極為重要,因此第一次去公婆家,主動做一些家務就顯得很有必要,能體現自己的勤勞。”

“但在做家務時,也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千萬不要大包大攬。最應該注意的是,不要直接吆五喝六的指使男友溜溜轉,這樣不但不會加分,還會被認為性格太強勢且不矜持。”

“聰明的女孩應該讓自己處在打下手的位置,比在廚房幫忙完成一些清洗、準備的工作,飯後也不要直接甩手就走,而是應該幫忙一起收拾、打掃。”

帶女友回鄉,她不做家務被差評了

這個故事,可討論的內容挺多的,這裡我們就只談一下:為什麼女性一定要在男方家“表現一下”。

實際上,這是要求女方要進男方的家門,要被男方認可;因為這可以顯示出,女孩子是願意低眉順眼、服從男方家庭的規矩的。

善意來揣測,男友並不一定以後就會指揮或奴役女友,但他期望的是,女方要懂得示弱,要表現出以他為尊。

還有,那位專家說的,“聰明的女孩應該讓自己處在打下手的位置,”、“不要讓自己顯得性格太強勢且不矜持。”也是很雞賊的。

哪怕明白女方家境好、出身好、身份比他們高,也一定要女人“示弱”,主動比他們矮一頭、把他們哄好、服侍好。這樣,男方把女方壓倒了,心理才平衡。

帶女友回鄉,她不做家務被差評了

這還真挺逗的。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女友第一次到男友家,並不是只有男方家人給她打分;她也在給男方家庭打分,衡量是否與這樣的家庭走出來的男人結婚,才是更重要的。

——說到底,結婚,家人的意見頂多也就是參考,當事人的感受才更值得重視。

再多說一句:部分農村女性,也許會接受男方家庭家的條條框框、規規矩矩,因為她們被迫接受的教育就是男尊女卑;但同時,這套傳統的另一面,就是男方要給女方高彩禮——這是換取她們為奴役的代價。

城市女性,美麗時髦人見人愛,她們能賺錢,還不要彩禮、或者有好嫁妝;但也別指望她們能像少部分命苦的農村女人一樣被丈夫所呼呼喝喝,她們不會理那一套。

想兩頭通吃,哪有這樣的好事。

沒有必要改變這家人的觀念,也沒有必要改變這個男友的觀念。各生安好罷。

2/2

在這裡,不想再談老生常談的“階層問題”了。我想說的是,包括什麼半拉子“心理專家”在內,他們實在是太青睞那一套女性的“示弱文化”了。

在他們看來,男性的面子,就是要通過女性的示弱來彰顯的。這也是常說的“在家裡關起門來你怎麼罵老公都行,外面你要給老公面子。”

不好說這樣的家庭裡男性的地位一定比女性高多少,但是,靠女人假裝比不上你才能刷存在感的男人,真是又慫又無能啊。

要求女性陰柔、卑下、柔弱,認為男為天女為地、男為乾女為坤,就是一種獨特的“示弱文化”。

帶女友回鄉,她不做家務被差評了

我還記得,馬伊俐在《我的前半生》熱播時,曾接受過訪談,說,

你再要強也要懂得示弱,不能一強強到底,那這個人就不可愛了。人總是要有示弱的時候,更何況你總是想要有愛情、有婚姻,太要強的男人不喜歡。別說男人不喜歡,你身邊的閨蜜也會煩,出來總是一副很強勢的樣子。”

帶女友回鄉,她不做家務被差評了

這話,得放在男人身上,才能認清對錯。

社會不認可女強人,不認可女人“強勢”,因為“男人不喜歡”。可是,社會認可男強人嗎?認可男人強勢嗎?“強勢的男人”招女人迷戀嗎?

社會是認可的。要不然,怎麼“霸道總裁”那麼討人喜歡?要不然,為什麼人人都說,女人要給男人面子、好讓他在別人面前顯得強勢?

其實,大家對一強到底、要強、強勢、強大這些問題,並不覺得不好;只是覺得放在女人身上不好。

甚至,也不是覺得女人強大不好,人都是趨利避害、有慕強情結的——否則文章就不會找年齡比他大得多、知名度和收入比他高得多的馬伊俐了——但是,要求女人再強大,也該向不如她的男人示弱,以便讓男人壓一頭,顯得有面子。

回到這個河北小夥子那裡。他為什麼不去追求那種能幹家務、能吃苦的同村姑娘,而去追求大城市裡人人都誇漂亮的女神?因為她漂亮、時髦、會打扮、有生活情趣、懂得多、應該也能賺錢。

這就是強大的一種,人的本能是嚮往的。

但問題是,他又要求強大的她,低下頭來,吃苦耐勞。你說他們家真忙到缺人包個餃子嗎?不是的,誰也見不得女人享樂,不讓她來家裡吃點苦頭,被修理一番,就不足以彰顯這個男人的面子。

甚至,有點像民間的說法:新婚之夜誰的衣服放在上面,誰就在婚姻當中壓倒對方。這樣的會面,就是殺威棒。

帶女友回鄉,她不做家務被差評了

但有時我想,這是性別的問題,也不全然是。臺灣文化學者孫隆基說過,“中國文化是弱者文化”。意思是,中國人是一個特別喜歡“弱化個人”的社會。這造成了,不同個性的男男女女,都被安排進了同樣的套子和規則當中,雙方都不爽。

像在美國,典型的新教文化提倡的是個人得救,亦即是認為每一個不同的個人都必須自尋最適合自己的得救之路,不能被世俗關係所連累。普通人沒有那麼複雜,但也是強調獨立,個人自掃門前雪。

中國人則不然。我們常說,中國社會是一個有“人情味”的社會。但比起害怕孤獨,我們更加畏懼的其實是“落單”。只有與人結伴時,內心才會感到安全。

孫隆基認為,“在這種情形下,中國人的‘合群’,是基於一種內在的需要,而不是一種道德上的選擇。”

每個人都害怕落單,每個人都怕不合群。傳統觀念裡,男人被要求保護女人,也被要求能夠震懾女人,儘管他們未必每一位能做到;女人要求服從男人,至少是在外表上假裝服從男人,讓男人在家庭性別結構當中,與別人沒有什麼不一樣。

他們就是靠這樣壯膽的。

女人嘛,也是靠幫男人壯膽,贏得了一頂賢惠、會看人眼色的好帽子。

這算不上什麼特別糟糕的事,以後,想一個人走,不想隨大流的女人、男人,會越來越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