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共享單車還在苦尋出路時 萬興科技已經憑藉“共享軟件”上市了

近些年,資本領域誕生了一個全新的名詞,叫做“風口”,從幾年前的“百團大戰”到後來的打車軟件、共享單車,都曾是“風口”上的行業。然而狂風過後,幾多唏噓,幾多狼藉,非箇中人不能理解其中甘苦。

馬雲說過:“豬碰上風也會飛,但是風過去摔死的還是豬,因為你還是豬,每個人要思考怎麼把控這個風,怎麼提升自己,不應該去尋找風口,而是真正把自己變成一點點風就能夠飛起來。”

確實,當你沒有御風飛行的能力,最好別去追所謂的風口,因為對於沒有飛行能力的人來說,飛得越高,就意味著摔得越慘。畢竟,在真正盈利之前,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應該被質疑。

然而有這麼一家公司,不僅憑藉著 “共享軟件”實現了盈利,甚至還上市了!1月18日,萬興科技(300624.SZ)在深交所敲鐘上市,成功登陸A股。

當共享單車還在苦尋出路時 萬興科技已經憑藉“共享軟件”上市了



提到共享經濟,大家都不陌生,共享汽車、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共享型”行業已經嵌入大家的日常生活中。互聯網技術的進步,讓我們處在一個共享經濟爆發的時代。按照經濟學的定義,共享經濟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目的,採用互聯網媒介,將物品使用權暫時交給陌生人的一種經濟模式。

在我們看來,共享經濟其實就是一種基於互聯網平臺的短時租賃。

其中,獲得報酬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無論在前期如何燒錢,採取怎樣的免費策略,到了最後都需要歸結到盈利上,否則只能在燃盡“激情”之後黯然退場,小藍、小鳴等共享單車的案例都在提醒我們這一點。

那麼,什麼是消費類軟件,跟“共享經濟”有著怎樣的相似點?

萬興科技積極地迎合了這一市場變化,啟用了一種全新的盈利模式——SaaS(軟件即服務)。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功能模塊,選擇不同的使用時長,這種“訂閱”模式更加靈活,價格也相對便宜。

這樣一來,用戶購買的僅僅是某種“工具”,而不是一個“工具箱”。消費軟件讓用戶快速獲取他們需要的某種功能,按需付費,方便而快捷!

目前,萬興科技自主開發並在售的軟件產品主要包括多媒體類、跨端數據管理類和數字文檔類三大類,適用Windows、macOS、iOS、Android 等主要操作系統。這些軟件都在某種程度上都具備一定的“共享”的屬性,人人都可以下載使用,而且“租賃”的方式可以自定義。

在人們傳統認知裡,共享的對象一定是某個實物,然而在互聯網領域,“共享經濟”則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軟件產品。雖然共享軟件的商業模式走得通,但由於市場熱點頻出,產品更新換代快,所以對萬興科技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第一時間理解和辨析市場需求,快速推出產品?萬興科技又是怎樣憑藉著這些共享軟件取得今天的成績?

萬興科技董事長吳太兵認為,消費類軟件在某種層面上跟日化用品的特性類似,消費者的需求心理也大致相同,都是快速獲得。所以,傳統日化品採用了一種多產品市場策略,每個款產品主打一個細分賣點,從而滿足大部分用戶的產品需求。

當共享單車還在苦尋出路時 萬興科技已經憑藉“共享軟件”上市了



萬興科技董事長 吳太兵

受此啟示,萬興科技在多媒體、跨端數據管理、數字文檔等方向推出多款產品,現在有上百款產品在售,每個產品有多達8個語言版本,用戶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最早的時候,萬興的產品主要通過海外專業的軟件和實體IT產品線上銷售商進行售賣,比如Digital River和Avangate。這些平臺也是微軟、甲骨文等明星公司軟件產品的代銷平臺。選擇知名海外電商平臺做代銷,可以讓小型軟件公司更容易取得海外用戶信任,同時也不擔心收不到錢款。

之後,為了降低對第三方平臺的依賴,降低公司運營風險,萬興科技開始自建軟件銷售平臺。為了滿足全球用戶的快捷支付需求,萬興科技跟PayPal等海外支付平臺簽訂代收款協議;每代收一筆款,萬興科技向PayPal支付一定比例的服務費,錢款也可以隨時申請提現。

隨著網絡推廣手段逐漸豐富和立體化,萬興科技的產品知名度不斷提高,總體營收也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當共享單車還在苦尋出路時 萬興科技已經憑藉“共享軟件”上市了



合併利潤表主要數據(單位:萬元)

隨著萬興科技的上市,其商業模式發展路徑也受到了外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對於國內消費類軟件企業來說,或許有一定的借鑑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