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844到2018|偉大的城市 偉大的河流

從1844到2018|偉大的城市 偉大的河流

1844-2018

偉大的城市

偉大的河流

1844,福州開埠啟幕一個時代輝煌時光

2018,一流撰寫千載閩江文明未來總量

1865年,見證了黃金時代的巴黎的Baudelaire,懷著期待到達布魯塞爾,與十年前就舉辦過世博的巴黎不同,這座“沒有靈魂”的城市令他十分失望。這位蜚聲歐洲的詩人對布魯塞爾寫下:一條沒有河的城市,悲哀。

人類學,地理學的所有證據,都證明著河流與城市的偉大關係文明於此兩者交匯處誕生,聚落在此發展,到了第一個海洋時代,河流更從城市的依存變革為國家的港口。河流塑造了城市,城市塑造了國家;影響力擴散至全球的同時,一切的內核卻仍在城市的“起源處”。

談流說變

三座全球城市的偉大起源

作為“世界首都”,倫敦沿著泰晤士河兩岸生長出來,流經之處集萃著英格蘭文明的精華,矗立數百年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等則構成了國家誕生時的精神寄託,而從“倫敦的正門”倫敦橋至金絲雀碼頭TowerHamlets的11km河岸,構成了數百年來的全球金融的永動機”,即使在後工業文明和互聯網時代,這裡仍然是極具創造力的“全球動力站”。與之呼應的是,作為“世界第一城市”的紐約擁有同樣的偉大河流;哈德遜河連通著整個美國東北部與中西部,為紐約帶來巨大的經濟腹地,誕生了左右世界的曼哈頓,從主宰全球指數的華爾街,到世界的十字路口時代廣場,從一條河流漫溯而來的10km曼哈頓島,成為過去一個世紀的“全球CBD”。正如泰晤士河之於倫敦,哈德遜河之於紐約,縱觀中國福建,能擁有左右巨大經濟腹地的河流造就的城市,僅有福州。

從1844到2018|偉大的城市 偉大的河流

說閩江塑造了福州這座城市,一點也不過分。千百年來,從上流南平市起,閩江年復一年衝擊帶來的沙洲平原,形成了我們腳下的土地。閩江帶來了水源與肥沃土地,提供了最基礎的生存條件。宋代以後,以閩江為承載的水運,又為福州帶來一段輝煌的商貿歷史,即使在今天,人們依舊吃著閩江的魚鮮蝦蟹,在江邊吹風散步、運動遊憩,享受著一灣江水帶來的愜意生活。

從1844到2018|偉大的城市 偉大的河流

隨江建立

偏安南位的城市

縱覽福州城的地理歷史,基本就是一部江流、海退、城進的發展史,如果你去過閩侯的曇石山遺址博物館,一定會詫異地發現,原來在五千年前,閩侯甘蔗往下的大片區域那時還是一片大海。自曇石山文化起,為閩族聚居地,至宋,設為行都,宋代知州修築冶城時,城牆邊的西湖還是海岸線,再往東南的鼓樓區、臺江區都還深藏水中。一千多年來,江水將上游的泥沙沖刷而下,源源不絕沉積在福州盆地中,形成南臺。前202年,閩越王無諸從江上登岸,在大廟山築臺設壇祭天,“登南城翹望,有臺臨江”,後南臺改稱臺江。

從1844到2018|偉大的城市 偉大的河流

三面環山,一水繞城的福州,閩江水為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提供了良好庇佑,覆蓋了半個福建的閩江流域。無數條奔湧的支流就像一個高速公路網絡,順水而下將大半個省的貨物和財富匯聚到省城福州。“閩都地勢,三面環山,中流一水。”著名作家郁達夫來福州時寫成的《閩遊滴瀝之二》中,就這樣形容過福州的獨特地貌,作為其中“一水”的閩江,被他贊為:“水色的清、水流的急,以及灣處江面的寬,總之江上的景色,一切都可以做一種江水的秀逸的代表。”

從1844到2018|偉大的城市 偉大的河流

大山阻隔了福州與外界的溝通,富饒的土地自給自足,依靠閩江水路,自唐宋以來福州的商品經濟就十分發達,自古以來,偏安東南一隅。而偏偏閩江水往東去流入大海,在三面環山中又為福州城打開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下南洋、漂洋過海到另一片大洲,福州的人民從此遍佈世界,將閩越文化帶往世界。

流水為財

江水帶來的商貿史

古人常說“流水為財”,對於福州來說,也十分適用。覆蓋了半個福建的閩江流域,無數條奔湧的支流就像一個高速公路網絡,順水而下將大半個省的貨物和財富匯聚到省城福州。

1844年福州開埠。臺江街市上漸漸多了外商的身影。那時,所有到過福州的外國人,都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十九世紀,美國漢學家盧公明(Justus Doolittle)在他的福州遊記中這樣寫到:歐洲遊客常將這裡的景色與瑞士相提並論,美國人則用紐約的哈德遜灣美景來比喻閩江風光。越來越多的洋人來福州定居,在倉前山一帶租地置業蓋房,這裡慢慢地洋樓林立,勝似“租界” 了。

從1844到2018|偉大的城市 偉大的河流

民國初年,政府在船政局成立了飛機制造工程處。在中國近代史上,馬尾已經形成以造船為核心的產業基地。彼時,巨輪和飛機同時在這裡起錨、翱翔。昭示著福州這座城市,也如巨龍昂首,蓄勢騰飛!

從1844到2018|偉大的城市 偉大的河流

被闢為五口通商口岸之後,來自世界各地的進口貨物開始乘著潮水靠泊臺江,堆積如山的洋貨土貨在此貿易流轉,下揹負閩江三面環繞之地利,臺江成為了福建進出口貨物供銷集散的總樞紐。從此福建出口的土特產、海外的進口貨物再也不用千里迢迢運到廣州了,各種貨物流水一樣從四面八方匯聚到此。迎來了商貿繁華期,商賈雲集、行棧鱗次,商人們資本雄厚,按經營商品的不同,組成不同門類的“商幫”,壟斷和控制著福州乃至全省的市場。

從1844到2018|偉大的城市 偉大的河流

改革開放揭開了新的篇章,馬尾造船廠不斷攀登新臺階,贏得了有史以來最好的發展局面。閩江口,千帆競發,不斷有大件貨物通過水運抵達福州。船的噸位紀錄也不斷被刷新,把福州推進“大船時代”。

從1844到2018|偉大的城市 偉大的河流

閩江兩岸的臺江和倉山在這個時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功能區劃和商業配套系統:當時鼓樓老城區與臺江茶亭街銜接,臺江與倉山之間有萬壽橋相連;上南街彙集了各式酒樓和茶館,茶亭街是有名的手工業一條街,下南街和中亭街則充斥著錢莊當鋪、金銀珠寶、蘇廣百貨、南北果品等大小店鋪;上下杭背靠閩江,前店後倉,物流貿易極便利,成了茶葉、藥材、閩北土產的集散地,各地商幫紛紛在此地設立會館,極盡福州之繁盛。

從1844到2018|偉大的城市 偉大的河流

沿江漫步

四時八景間的江岸生活

在閩江邊,曾經還能見到一群特殊的族群,他們終生生活在船上,被稱為“疍民”。疍民分佈於閩江流域,福州流域主要集中在臺江和倉山的義洲、幫洲、鴨姆洲、三縣洲、中洲、上渡一片。這群特殊的居民有自己的節俗傳統與生活習慣,基督教、天主教來到福州時,長期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疍民也成了第一批信眾。民國、解放後幾次疍民上岸潮之後,如今在福州市區的江邊已經看不到疍民了。

從1844到2018|偉大的城市 偉大的河流

隨著閩江兩岸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的推進,馬尾東江濱公園、閩江公園、花海公園等一批公園沿著閩江兩岸一字排開,居民休閒的好去處越來越多。夏天人們喜歡泡到沿江浴場裡,傍晚江風習習,江邊運動、散步、閒坐的人不少。夜幕降臨,閩江公園南北兩岸的高樓光影變幻。每到夜晚,閩江北岸萬達廣場等11棟樓體和南岸世歐上江城等10棟樓體,通過光影,向大家呈現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白塔烏塔名勝古蹟等福州特色美景。這是屬於江城人民的生活方式。

從1844到2018|偉大的城市 偉大的河流

穿城而過的閩江,見證著福州大地的歷史變遷。福州城從最初的誕生,到後來的發展沉浮,命運始終與閩江糾葛在一起。而每一個福州人的一生也都離不開這滾滾江水,依江而居,才是福州人一生的歸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