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总第101期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梅里雪山下,穿梭在森林中的护林员

雨崩村,隶属云南德钦县云岭乡,是梅里雪山脚下的一个藏族自然村。

碧蓝如洗的晴空下,是一片连绵不断的青山绿树,各种不知名的野花在丛林间争相盛开,绽放着如云霞般绚烂的色彩。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村民们谁都说不清,这个村庄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但他们都知道,自己从一生下来,就一直受到神山卡瓦格博的保护,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们对神山的崇敬,是卡瓦格博养育了他们,养育了这个村庄。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所以雨崩村时至今日,依旧保持着淳朴的民风,保持着平均分配制度。村民们崇尚自然,靠耕作和冬夏牧场过着自给自足,宁静而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雨崩村群山簇拥,人烟稀少,全村只有四十五户人家,一百多人,自古只有一条人马驿道通向外界,至今仍无公路可通行。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在这里,除了徒步或骑骡子,并没有别的“交通”方式。

去雨崩村,就要从梅里雪山脚下搭车,往西藏方向走十公里,在云南西藏两省交界的地方左转下到海拔两千多米的澜沧江大桥,再一路向西直到西当温泉,现代交通工具到这里也就完成了它的全部使命。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下车后到雨崩村,需要上坡12公里下坡6公里,这18公里的山路通常要走上7-8个小时,从海拔2560米起,翻越3700米的垭口,要爬45度乃至60度的坡。

这段不平坦的路途告诉你想要看见的世外桃源并没有那么容易到达,即便骑骡子也需要六,七个小时。

所谓的山高路远便是如此。正是因为这样的天险,才造就雨崩村这样的隐世之境。进入雨崩村,虽有为了货物运输和游客出入而设的驼队,但沿途部分险道,依旧得下马靠脚步去丈量这些险峻之地。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雨崩,其名在藏语中意为“经卷”。如此神圣的两个字总是令人忍不住去猜想在它背后的故事,但问来问去,得到的都是当地人一个若有若无的微笑。

不过世人是如何发现这个藏匿于梅里雪山背后的世外桃源的,倒是有着一致的传说:

雨崩在很久以前并不被外界所知,后来,梅里雪山后有一个老人常到澜沧江边的西当村借粮,西当村的人谁也不知道老人从哪里来,于是便有人跟踪他,可走着走着就不见了。后来,有一个人就想出一个办法,当老人再来借粮时,西当村人说“这次不借给你青稞,也不借麦子,借给你小米”他们在老人将口袋扛上肩膀时,乘机在口袋上扎一个洞。小米一路洒着,村民们紧跟着找到一块巨石下,小米不见了。他们奇怪极了,众人掀开巨石,却发现下面有一个村子,雨崩这才被发现。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雨崩的吸引力不止是它柔情地卧倒在梅里雪山念慈母峰下,而且它还曾经见证过极乐世界守护神的洗礼全过程。

由于地形的关系,雨崩村分为上雨崩和下雨崩。

下雨崩位于山脉峡谷中的洼地,上雨崩则依山势而建。上下雨崩中间仅有几百米的相隔,却要行走约40分钟的山路。上村可以通往攀登卡瓦格博的中日联合登山大本营,而下村通往雨崩神瀑,沿途可以看到古篆天书、五树同根的奇景。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雨崩村仍然保留着不少纯朴的藏式民俗,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藏族村落之一。

这是我们寻色之旅的第三站。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梅里雪山消融的冰雪形成的雨崩神瀑、最美的雨崩神湖、春天被杜鹃花包围的雨崩冰湖、尼农峡谷都在这里,但它们不是我们记录的主题。

初见雨崩,如拨开密云,现一片青天。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浓密的绿色不断奔入眼帘,高大的树木和别致的木屋在一起,卡瓦格博山和天际线在一起,纯朴而强大的味道蔓延在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雨崩的人们维持了几百年来的农耕畜牧的传统生活方式。木质结构的平房,用山石搭建庭院的围栏,悠然行走于土石路上的牛羊与骡马,无不显示着这个村落的与世隔绝和宁静安详。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他们种青稞、小米、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但只能自给自足。近几年来雨崩徒步的游客增加,粮食需求变大,几乎平均每户每年都要从外面买近千斤的粮食。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这里至今没有通公路,依旧保持着半农半牧。到了耕种、收割等农忙季节,亲戚、邻里之间都会集中劳力,把几家活集中起来,忙完一家,再忙下一家。

每年的深秋是雨崩村能见到最多外人的季节,大批来自青海、西藏、四川藏区的藏民,都会徒步跋涉来到这里朝拜神山卡瓦格博,藏民们把这种苦行的朝圣方式,叫作“转经”。

他们吃青稞炒面,喝酥油茶、酸奶和青稞酒。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他们养骡子和牦牛,但不卖不杀,骡子满足旅客的骑行,牦牛的奶用来制作牛奶和酥油茶。

也有些人家,养斗牛参加比赛,赢家能获得一笔不小的奖金。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除了旅游收入之外,采虫草和松茸等药材也是他们很可观的经济来源。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老村长劳顶是雨崩村的传奇人物。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一是因为他万能。

能修高压电,能修拖拉机、能修打麦子的柴油机。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无师自通学会这些手艺,对于村里人,从来只象征性地收一点材料费。

二是91年的那段往事。

讲起这段往事,就不得不说说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卡瓦格博。

梅里雪山是他的阴差阳错的别名,这是进入雨崩前最著名的地方。

除了壮观的日照金山奇观和浓厚的宗教气息,无法征服和著名的山难事件也让卡瓦格博蒙上了一层神秘且令人敬畏的面纱。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自登山史开启以来,人类陆续登上了海拔8000米以上的14座山峰。然而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仅有6740米,却是一座从未有人登过顶的处女峰。

1991年,中日曾经组建联合登山队尝试登顶,却发生了一场重大山难,十七人无一生还。也正是这次山难,引发了一场世纪争论,让这座山峰引起了世人前所未有的关注。

这支登山队的队员中三分之一的人都有8000米以上的登山经验,并配备了最先进的装备。

在他们的登山生涯中,这座六千米级的雪山在他们眼里实在没有什么特别。

没有人能够预料,这一队信心满满的登山队员,会在这样一次看似普通的登山行动中折戟沉沙,震惊中外。

要知道,这是一只由中日的精英登山人员组成的队伍,主力登山队员有十四人,主体是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

登山队的背后有着日本大财团的支持,队员们又汇集了中日登山精英,拿下这座雪山,他们认为只是时间问题。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1991年的那场山难,几乎让日本登山界的精英全都埋身于卡瓦格博峰上。他们中最年轻的世仓俊一和工藤俊二,当时都只有21岁。

最令人不解的是,十七个活生生的人和一个营地就那样人间蒸发了,之后的搜索队也从未找到他们的痕迹。

直到遇难者家属来过之后,登山队员的遗物和遗骸才逐渐被找到。

1998年7月18日下午3点,明永村村民尚木达瓦等三人在400多米的夏季牧场赶牛回家时,发现了一些花花绿绿的衣服,散落在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的范围内,等他们走近,就陆陆续续地看到了海拔表、照相机,直到登山者的残骸出现在他们的眼前,他们终于明白了这些东西是什么。

他们立刻跑下山来,将这个消息通知了村里,传到了当年的组织者耳中。就这样,十七具遗体才逐渐被发现,时隔七年之后才回到了人间。

遗体发现后,卡瓦格博之争愈演愈烈,许多专家聚集在德钦县,就如何保护这座山发表看法,争论一时十分剧烈。会议结束时,大家达成了一个共识:

“我们要保护这座山,并且永远不让人再来攀登卡瓦格博。”

2000年,当地政府颁布法令,明令禁止攀登这座雪山。

这是中国第一座因其文化和信仰而备受尊敬、禁止攀登的山峰。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这段不愿被提及的往事,被拍成了一部禁播多年的纪录片《卡瓦格博》。

然而,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在91年那场雪崩中遇难的十七人里,除了14位登山队成员,还有另三位雨崩村民,他们,是为了给山上的队员们送补给物资的。

而当初,原本送物资的一共是四个人,而那个唯一的生还者,就是劳顶。

今年57岁的劳顶,在讲起这段故事时,显得异常平静,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也许他的福,就是一辈子在雨崩安然地生活吧。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雨崩村,还有个特别的职业,叫护林员。

每一届的护林员,只有一人,但这个人并不是谁都可以,需要全体村民投票选出。

而成为护林员,除了善良、爱护野生动物、身体好还不够,你还得是一本行走的森林地图,是一个深谙森林动物习性的专家。

思那定巴是现任护林员,他的工作就是巡山。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然而巡一次山至少需要一整天,有时候需要在山上过夜,所以需要带齐干粮、帐篷、被子、工具等必备物资。

巡山的主要工作,除了拆除各种偷猎者设下的捕猎陷阱外,还要及时查看森林里的病虫害与火情并报告方位。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有趣的是,思那定巴用一个在各大应用市场里下载不到的APP报告方位和行踪。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但他是快乐而满足的,他看到了不走进深山里就无法看到的美景和各种珍稀的动植物,这种满足,还影响了他19岁的儿子其米此仁。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而其米此仁最大的心愿,正是希望能成为父亲一样的护林员。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雨崩跟我们之前拍摄的大多数村落都不太一样。

不仅只是因为它的难以到达,而是在这100多人的村落里,有三分之二是年轻人。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他们很少有人想过要离开雨崩,包括护林员思那定巴的儿子其米此仁,大学毕业之后也想要回到这里。

六年前的雨崩村还没有通电,村民和游客洗澡、取暖、给手机充电都是奢望。没有电,村民每个月有十天要去山里捡柴,也没时间去赚钱。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变化始于2012年,雨崩村通电之后,旅游条件越来越好,游客一年比一年多,这六年也是雨崩村发展最快的五年。

在这之后,雨崩村民接触了世界各地的人,学会了用手机,连护林员思那定巴也用上了APP,外出的年轻人回归故里,经营起客栈、马夫的生意。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以前连普通话都说不好的马夫,现在都会时不时来上一句“OK”。

不用捡柴了,生态环境更好了,游客多了,家里养个567匹马,每年赚个十来万,在如今的雨崩村已经成为很平常的事。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尽管出趟门要八个小时,尽管巡一次山需要好几天,但我们从这个仅180人的村落里,看到了它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路线:

昆明-香格里拉客运站-德钦客运站-西当村-西当温泉-雨崩上村

最佳旅游时间

雨崩的最佳旅游时间是秋冬之际,这个时候的雨崩色彩斑斓,如同梦幻般的童话世界。这个时候的雨崩天高气爽,非常适合进入雨崩。没有雨季的困扰,没有泥泞的道路。

住宿

雨崩住宿大多是民宿,也有一些客栈,设施条件都比较有限。最好带上睡袋、防蚊液和手电。

翻山越岭18公里才能到达的村落,不通公路也没人舍得离开的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