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剛:科技創新與國家核心競爭力

科技創新與國家核心競爭力

科學技術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

在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開幕式上的

報告全文

王志剛:科技創新與國家核心競爭力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學者們,大家好!非常高興參加第二十屆中國科協年會,並有機會跟大家一起就科技創新與國家競爭力進行交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非常重要的核心位置。十八大報告提出科技創新是國家綜合國力和社會生產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工作全局的核心位置。在十九大報告裡又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並且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以及“三步走”的目標。 

總書記對科技創新的論述、新的認識,應該說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科技創新實踐的一個最新的理論成果。同時,也是總書記在科技發展戰略、規劃和落實方面的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從科技創新本身的歷史和現實來看,已經成為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這在剛才我講的十八大報告和十九大報告裡面都作了體現。同時,在實踐中也是科技創新和經濟結合,最早的科技創新集中於科技本身,向科學要規律、要方法,到後來發展為向科技要生產力、要動力。所以,中國的發展階段也是這樣的,從我們原來的以規模數量為主的發展到質量效益的發展,以及我們科技和經濟結合,到科技服務於“五位一體”的戰略。這些方面都對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的地位和重要性也在日益提高。同時我們也看到,科技競爭與國家競爭力在今天的國際政治格局中也顯得尤為重要,所以科技的開放合作與科技在國家競爭中的位置,都是我們今天必須認真對待的話題。 

我們國家科技創新主要源於“三個邏輯”。一是國家強盛的“歷史邏輯”。從歷史上,世界經濟中心幾度轉移,其中有一條清晰的脈絡,就是科技創新一直是支撐經濟中心地位的一個強大力量,領先的科技和尖端的人才流向哪裡,發展的制高點和經濟競爭力就轉向哪裡。我們經常講現在“融資難、融資貴”,現在有些企業、有些人融資很容易,並且成本很低,這一點反映出人才、科技的先進性以及在整個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是不是體現出來。同時,從我們國家來看也是這樣,從歷史上看,明末清初以來,中國應該說屢次遭受國外侵略,很大一個問題就是科技不強,別人把科技作為國家競爭力,但我們在明末清初以及到新中國成立之前,應該說科技還沒有擺在應有的位置上。所以,沒有把科技作為一個國家強盛的重要力量,使得當時我們國家在整個發展中總是受制於人。

同時從國際視野來看也是這樣,現代化強國無一不是創新強國、科技強國,過去講國家實力,後來講國家競爭力,競爭力很重要的就是人才、科技,就是能夠吸引人才,能夠讓科技創新更好地發揮的一個政策法律和社會文化環境。 

第二個邏輯,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邏輯”。從中國來講,改革開放40年,我們相繼實施了農村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從單一公有制到各種所有制以及我們加入WTO,這一系列的改革很大程度上使得我們有今天的發展,但是從今往後更重要就是把科技和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和提升生產力的主要渠道。二是中國的發展還面臨著一個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表面看是發展速度的問題,實際上是質量、競爭力的問題,也是一個結構問題。同時我們講從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是其中的關鍵。

第三個邏輯,科技發展的“演進邏輯”。最早科技創新是從最初閒人的“思維體操”,從古希臘一些人喜歡打獵,有的人喜歡喝酒,但是一部分人喜歡進行數論的推演和天文的觀測等等。今天科技已經不僅是閒人的思想體操了,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建制,已經成為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力和指引發展的一個主要的方法論,對整個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結構調整起到一種校正、支撐和引領的作用。 

從工業革命看也是這樣,到底幾次工業革命,說法不一樣,有講三次,有講四次,有講五次,還講到六次工業革命,但是真正的工業革命有幾個標準,第一是有基本理論和方法,第二是要有生產工具,第三個是要有新的對人們生產生活進行重大的改變,同時對世界的經濟產業各方面的格局帶來一些突發性、顛覆性並且滲透性和擴散性的改變的技術。從這一點看,第一次工業革命可能還是以蒸汽機為代表的工業革命,生產工具就是蒸汽機。第二次工業革命當然是以法拉第電子感應現象、以邁克斯為代表的電氣化,由於第一次發生在英國,第二次發生在美國和德國,所以在十八世紀中葉和十九世紀中葉的時候,這些國家成為世界的強國。第三次信息革命以計算理論和計算機架構為代表,今天還是講信息社會、信息化以及網絡、互聯網等等。 

我們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加速演進,今天我們講是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與傳統的一些物理、化學、機械等相結合,可能是新一輪的科技革命。這個革命的一些前兆、一些跡象已經出來,但是能不能有新的生產工具,能不能有新的理論產生,以及能不能使世界生產生活的方式、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發生變化,以及改變國際上的經濟產業等方面的格局和結構,我們要進一步地研究,而且要更多的跟進,持積極的態度。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有六個特徵,從尺度上講,從微觀到宏觀,中間現在也有人講叫介觀。第二點是前沿技術呈現一種多點突破的態勢,正在形成多技術群相互支撐,齊頭並進的鏈式變革。第三是科技創新呈現多元深度的融合特徵,人、機、物是不同的世界,有物理世界認知世界等等,如何相互地融合,生物世界都加快融合到一起。四是科技創新的範式正在發生變化,過去我們講實驗科學、理論分析、計算機模擬,今天我們還有一個大數據研究,過去我們物理、化學的研究總是把有一些實驗室,把一些自然界長期演進的東西在實驗室裡在一些極端的條件在短期內把它的一些規律性的現象總結出來。還有是顛覆性創新呈現幾何級的滲透擴散,剛才萬部長舉的數碼相機就是這樣一種例子,本身科技革命就帶有顛覆性、突發性,同時科技本身又有它的滲透性和擴散性,這種創新就會真正起到一種歸零的作用。

在一些熱點方向上,也有像深度學習,到底學什麼,這也是一個問題。像AlphaGO,沒有任何的對奕,AlphaGO就贏了,這可能中間就是通過學習以後,不是形成一些科學的方法,才叫學習,也在探索。另外,人機協同這也是越來越深入,從人和機的交互到人機協同到人機的一體,這都是方向。還有群智演進,大數據本身來說並不在於數據多,而在於數據的分析、綜合,同時在於多類數據在一起的時候能夠起到1+1大於2的效果,這都是一些新的方向。當然人工智能對應的和過去我們對應的人和機器的關係不同,可能它是反映人的情感、人的認識、人的好惡都在這裡體現出來,這對人類本身來講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未來我們國家科技創新面臨一些新的挑戰,在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方面有一些新的挑戰。這個問題總體上來講還沒有解決好,有局部的突破,這一次中興事件也反映出來,在一些利益方面,國與國之間有合作也有競爭,在這方面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怎麼樣能夠在自主創新方面,在科技方面能夠更加主動,始終是我們一個題目,只不過這個題目今天越來越迫切,越來越尖銳。

到底科學新發現可能會是什麼,技術發明創新的這些領域可能是什麼,以及他們未來在科學上的價值和技術上的價值,以及對產業、對經濟、對社會乃至於對國家安全到底有什麼影響,這些方面的判斷是非常難的。科學技術本身就是往前看,在這一點上對於我們科技人員提出的要求很高,如果都是往後總結,這件事情可以有很多總結的方法,很多分析的方法,但是我們是要往前看,科技是往前看,沒有辦法解釋一些問題的時候,當我們發展的路子不確定的時候,我們應該向科學要方向,來得到一些科學的預測,這是一個難點。 

全社會創新資源的組織方式,這也是一個新的挑戰。現在中國研發投入去年已經達到1.7萬多億,這麼大的數量,78%左右是企業社會投入,22%左右是政府財政投入。這樣一種組織方式,怎麼樣能夠瞄準重點,怎麼樣能夠兼顧科學家的興趣,怎麼樣能夠更好的開展國際合作,這些方面都需要一個結構上的和大家認識上的一種組合。同時我們主導一些新技術、新產業的標準、規則,當一項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可能會在規則方面、在標準方面都會提出一些要求,對這些方面我們是不是能夠提出一個規則、一個標準,一個規則、一個標準提好了,可能會對我們整個產業、對經濟、對這個領域的發展都有好處,如果提的不好,可能是引偏了方向,或者約束了大家的創新。 

從上面來看,有三句話,創新是國家命運所繫,創新是發展形勢所迫,創新是世界大勢所趨。所以,我們要走出一條人才強國、科技強國的路子,這是我們著力的地方,然後才有產業強、經濟強和國家強。同時只有人才強、科技強,中國的科技才能與全球的科技融為一體,中國科學家才能夠和世界各國的科學家一起來相互合作,以及中國科學家能夠作出中國對國際科學的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創新有一系列重要的思想,這是我們一個根本指導。總的來講,我們向科技要規律,科學的方法,對自然現象的理解,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包括我們今天開會有一個科普相關的內容,如何以一種通俗的語言來使得大家能夠聽懂一些科技的東西,比如量子力學,真正講清楚是很難的,但是大眾不清楚,又怎麼真正自覺的、有意識的支持科技,對科技高看一眼,這是一個難題,這不但對政府管理部門,包括科協,對科學家都是一個難題,用通俗的語言形象比喻來講這些事情。另外就是向科技要力量,我們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這個動力和生產力不是直接就來的,真正是理解科技、用好科技,以及科技的能力與現實各方面發展需求的對接,同時要調動我們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性,這樣才會真正發揮“力”的作用。 

總書記也講“三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科技本身來講要走在前面,另外要為國家經濟社會服務,要實現國家意志和國家戰略。同時要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標誌是什麼?有這樣幾點:一是科技和人才成為國力強盛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這不單我們如此,在各國都是如此,尤其是一些發達國家,我們在學習和合作中也都感覺到,都把人才作為科技、作為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勞動生產率、社會生產力的提升,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全面創新。像我們講顛覆性產業,首先有顛覆性技術,然後才有政府的平臺服務,才有金融的加入,才有一種社會文化氛圍等等,才有一些像法律、知識產權等等保護。有了這些,科技應該是前面的“1”,它是一種充分條件,後面這些是必要條件,當充分必要條件具備了,自然這樣的科技就能轉化為生產力,成為新的動能。擁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機構、研究型大學和創新型企業,創新的法律制度環境、市場環境和文化環境。創新型國家的本質,我們理解依靠創新活動推動經濟發展和競爭力提升,其測度指標主要體現在創新支援、知識創造、企業創新、創新績效、創新環境。昨天公佈的洛桑管理學院中國的創新排位又提前5位,成為第13位,也反映出中國的創新這些年確實在不斷地提高。 

同時科技創新要和經濟結合,這是過去多年講的,科技如何支撐產業結構調整,支撐產業升級,到今天不僅是科技和經濟結合,還要和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等方面結合。我們的文化怎麼樣靠科技,生態環境改善怎麼靠科技,社會治理如何靠科技,這些問題都需要把它解決好。同時中國在創新方面,第一是要有自主能力,第二是堅持開放。因為中國這麼大一個體量,中國自己的發展有這麼多問題需要解決,所以科技創新需要我們自身要有一個創新體系,要有創新的戰略,要有創新的目標和重點,同時要有激發全社會包括全球各方面科技人士到中國來創業創新的一些法律和政策方面的環境。但同時中國的科技創新是開放的,改革開放40年也是科學的春天40年,在改革開放40年當中,科技在改革開放中始終是走在前列的,今天仍然如此,在博鰲亞洲論壇,我們的習近平主席講中國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絕不會關上。科技更是如此,本身科學就是一種世界性的,一個好的發現,一個好的觀點,或者一個好的方法出來,我們要趕快發表一篇論文,讓全球同行的科學家知道。當我們有一項技術出來的時候要趕快申請專利,能夠為大家所共享。這些都是開放的內容。中國與美、歐、日等科技發達國家都有科技創新的一些合作機制,與發展中國家,像亞洲一些國家,非洲一些國家等等都有一些科技夥伴計劃,也就是我們願意和全球的科學家、技術人員、工程人員等一起來從事科研的活動,為人類找到規律、找到方法、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 

總書記還在“三會”上專門講了國家管理部門要“抓戰略、抓規劃、抓政策、抓服務”,政府管理部門確切講就是科技部,所以科技部就是做服務。我們要制定發展戰略,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同時要做出一些規劃,把國家關注的一些問題,科技界關注的一些問題,與我們的戰略規劃進行很好的對接,要體現出來,同時要有政策、法律等等這樣一種環境。這是我們必須做的,政府不做,大學、企業、研究所是不能做的,如果在政策方面做不了,就是我們的失職。當然我們要很好的服務。科技部的主要工作:一是依靠科技人員,二是服務科研機構,包括大學、科研機構、企業、社會,從事科技團體,這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同時營造良好的法律政策、文化、社會環境,使得大家從事科技都有機會,我們講叫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權利公平,但是我們不講結果公平,這是帶有競爭性的。這樣使得全社會的人願意到中國這塊熱土上從事科技創新活動,都有機會,都一視同仁。

同時也希望我國的科技工作者在價值追求和使命擔當方面能夠更好地做出表率,這裡有表率,像黃大年、南仁東、李保國、鍾揚等一批先進典型,科學家是有擔當的,科學家是有責任感、使命感的,當然科學家也是必須具備科學精神的,在科學上有一種追求。中國科技界有自己的一些精神,兩彈一星、載人航天等等,科學的東西我理解有兩方面:一方面是有一種邏輯上的縝密科學,另一方面也需要一種情懷,需要一種執著,需要一種激勵,如果光有一種邏輯上的合理,沒有後面這一條,這件事情多半是半途而廢。想想合理,講講就算了,而有這種情懷,有一種激勵、有一種擔當,就會有一種追求,這時候他會一直做下去,這樣才可能有付出,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會有收穫。另外,在轉作風方面,大家都在說科技界有浮躁,也有張揚之風,這方面要注意。科學家應該是最冷靜的,也是最安靜的一批人,從西方來講是這樣,從中國來講歷史上的一些作出貢獻的科學家也是如此,都是比較安靜的。另外,科學家都是愛國的,愛國愛崗敬業專業,以能力,講自己專業滔滔不絕,講其他的可能話就不多,這可能是我自己理解科學家應有的一種性格和風格,他的成果可能半張紙、一張紙就夠了,幾句話可能就說清楚了,更讓人信服。另外是敏於行、樂於言,甘為人梯,桃李天下,科學家尤其我們已經有貢獻和成果的科學家,怎麼樣扶持年輕人、怎麼營造更好的氛圍,讓年輕人有更好的機會,這可能是一種社會責任,也是對科技延續不斷髮展的一種貢獻。 

科技的兩方面,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兩翼齊飛”。所以,科技部和中國科協之間也是兩翼。科技部主要在政策制定等方面有自己的職責,但是具體如何去科普,主要是科協。要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使得我們有一個氛圍和土壤。各國科學家到中國來看到這個環境,是一個熟悉的、認可的環境,這樣我們可能工作就做到了。一般的老百姓雖然不從事科學工作,但是對科學工作能夠理解認識,不是從知識層面,可能從常識層面能夠去支持和理解,這是我們的工作。 

最後,我們會按照多聽科學家的聲音,多多的提供我們的服務,使中國的科技能夠在新的時代不斷地進步,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環境改善以及中國科學家與國際同行加強合作緊密配合,能夠為國際科學發展作出中國的貢獻。謝謝大家!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