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三)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三)

普氏原羚

普氏原羚(學名:Procapra przewalskii)別名灘原羚、黃羊,1875年由俄羅斯博物學家普熱瓦爾斯基(Przewalski)在中國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上發現並命名。

普氏原羚全身黃褐色,臀斑白色。僅雄性有角,雙角角尖相向鉤曲。棲息于山間平盆地和湖周半荒漠地帶,以數頭或數十頭為群,冬季往往結成大群。以莎草科、禾本科及其他沙生植物為食。曾經廣泛分佈於內蒙古、寧夏、甘肅及青海。由於人類活動影響及棲息地惡化,該物種的數量下降,分佈區範圍銳減,而現在普氏原羚只分佈於中國青海省,包括青海湖周圍,以及天峻縣和共和縣。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三)

藏羚羊

藏羚羊(學名:Pantholops hodgsonii)體長135釐米,肩高80釐米,體重45-60千克,雌性略小。頭形寬長,吻部粗壯,鼻部寬闊略隆起。雄性具黑色長角。

棲息於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早晚覓食,善奔跑。可結成上萬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線向北遷徙。由於常年處於低於零度的環境,通體被厚密絨毛,為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已成立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護區,主要分佈於中國以羌塘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區(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見於印度拉達克地區。

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佈,將藏羚羊的受威脅程度由瀕危降為易危。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三)

高鼻羚羊

高鼻羚羊(學名:Saiga tatarica):別名賽加羚,屬於牛科。體型中等,體長1.2-1.7米,背部黃褐色,臀部、尾、腹部白色,夏毛短而平滑;冬毛色淡、濃密且長;四肢較細;鼻骨高度發育並捲曲,內佈滿毛、腺體和粘液管,每個鼻孔中均有一特殊具粘膜的囊,可使吸入的空氣加熱並變得更加溼潤,以適應高原寒冷環境,同時也與靈敏的嗅覺有關。因鼻部特別隆大而膨起,向下彎,鼻孔長在最尖端,因而得名“高鼻羚羊”。僅雄性具角。

棲息於荒漠、半荒漠地帶。結成小群生活,有時形成數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遷移。冬季多在白天活動,夏季主要在晨昏活動。善於奔跑,速度快,且有耐力。於秋未冬初發情交配。雄性間有激烈的爭雌現象。由於羚羊角是為名貴藥材,長期遭到大量捕殺,中國的野生種群已經滅絕,原分佈於俄羅斯南部、蒙古國及中國新疆北部,現僅見於俄羅斯。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三)

臺灣鬣(lie)羚

臺灣鬣羚(學名:Naemorhedus swinhoei):體長100-120釐米,尾長10-12釐米,肩高60-72釐米,體重50-60千克。臺灣鬣羚的形態與鬣羚十分相似,只是體形略小,頸部和背部的鬣毛較短。體色以黑灰色為主,下頜為淡黃色,有黃褐色的喉斑,腹面的顏色較淺,四肢的顏色卻較深而黑,體毛粗糙,但顯得非常密實。雄雌均有角,長於頭的前部。角短而尖,直接向後伸出。吻鼻部裸露,眶下腺明顯,耳朵狹長,四肢強健,尾巴較短。

因為蹄的構造特殊,它可以輕鬆行走在裸露的岩石崩塌處和險峻陡峭的山區。從200米的低海拔地區到玉山南峰、南湖圈谷和雪山圈谷附近等高海拔地區,都有分佈。是臺灣特有動物,也是臺灣唯一的野生牛科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三)

赤斑羚

赤斑羚(學名:Naemorhedus baileyi):又叫紅斑羚、紅山羊、紅青羊,體長95-105釐米,肩高60-70釐米,體重為20千克左右。四肢粗壯,蹄子較大。雌雄均具一對黑色角,短而圓,向上後方傾斜,基部有環稜。體型與斑羚相似,但頭部、頸、體背以及四肢均為紅棕色,背部中央具有一條黑褐色的縱紋,比斑羚略顯寬闊,腹面黃褐色,體側稍顯淺淡。

是典型的林棲動物,多活動在密林深處較空曠或林緣多巨巖陡坡的地方。活動範圍小而較固定,活動高度一般不超過林線上限(除少數外)。1961年確定學名,因此也是世界上定名較遲的獸類之一。分佈於中國,印度和緬甸。中國僅分佈於西藏境內東南部的察隅、波密以及雅魯藏布江南岸的米林縣林區一帶。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三)

喜馬拉雅塔爾羊

喜馬拉雅塔爾羊(學名:Hemitragus jemlahicus),別名長毛羊、塔爾羊,屬於牛科,主要分佈於中國的喜馬拉雅山。以草本植物為主食。其體型健壯,皮毛粗厚光滑,行動有力,善於攀爬,常結群活動。

中國於1974年上半年,青海省生物研究所蔡桂全、王祖祥和北京自然博物館曹俊和在西藏自治區波曲河谷的曲象地區首次發現了喜馬拉雅塔爾羊。已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三)

北山羊

西伯利亞北山羊(學名:Capra sibirica)又叫懸羊、野山羊等,體長105-150釐米,尾長12-15釐米,肩高100釐米左右,體重40-60千克,但最大的體重可達120千克。

北山羊棲息於海拔3500-6000米的高原裸岩和山腰碎石嶙峋的地帶,冬天也不遷移到很低的地方,所以堪稱為棲居位置最高的哺乳動物之一。非常善於攀登和跳躍,蹄子極為堅實,有彈性的踵關節和象鉗子一樣的腳趾。分佈於印度北部、阿富汗和蒙古等地,在中國分佈於新疆和甘肅西北部、內蒙古西北部等地。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三)

河狸

河狸(學名:Castor fiber),是河狸科、河狸屬的動物。河狸軀體肥大,雌、雄無明顯差異,頭短鈍,眼小,頸短,四肢短寬,前肢短,足小、具強爪,後肢粗壯有力,尾大、扁平。

河狸夜間活動,白天很少出洞,善游泳和潛水,不冬眠,自衛能力很弱,膽小,喜食多種植物的嫩枝、樹皮、樹根,每年繁殖1次,每胎1-6仔,棲息於寒溫帶和亞寒帶森林河流沿岸,主要分佈於歐洲,其他地區數量較少。 河狸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野生動物圖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